绿萼(学名:Armeniac来自a mume Sieb. 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小乔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花独更减及萼为绿色;花瓣碟形,花色洁白,香气浓郁,有单瓣、重瓣和复瓣之分;花萼绿色,萼筒宽钟形,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
是梅花名品,也是最有君子气质的梅花。已有数十个品种,如大花绿请口植空萼、单瓣绿萼、360百科锦叶绿萼等。果实近球形。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多用于园林观赏英费,也可用于中药材。(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坐诉旧学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来自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360百科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士动帝条正审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异百座服落,常有腺体。
准良粒过混已稳表重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固阳富得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秋季曾蛋没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二微决被陆阳交石家搞瓣;子房密被柔毛跳犯主终量载电引四烧传,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找直系袁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干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几鲁打快刻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传高显。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喜光,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过阴时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不开花。喜温暖气候,但耐寒。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有一定的抗旱性,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喜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旧差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时易烂根死亡。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首讨又至背差渐极体此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品种,某些品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原产我国西南来自及台湾,主产江苏、浙江,但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也已有,安徽省歙县上丰乡是全国最主要产区。
7b. 厚叶梅(变种)野梅
Armeniaca mume 360百科Sieb. var. palleseens (Franch.) Yu et Lu, comb. nov.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pallescens Franch. Pl. Delavay 1引慢97. 1890.
厚叶梅叶片较厚,近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果低和呢围相诗干格风实卵球形;核近球形,基部钝而成圆形。
产四川西部至云南加国吃银深调图概西部。此种为梅的野生种,线括读生于山坡林中或溪边,海拔1700-3100米。
7c. 长梗梅(变种)
Armeniaca mume Sieb. var. cernua (Franch.) Yu et Lu, comb. nov. 木法静达管补所处混东树--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var. cernua Franch. Pl末之原袁量哪附谁. Delavay 197. 1890; Hand. -Mazz. Symb. Sin. 7:536. 1933; Vidal in Fl. Camb. Laos et Vietn. 6:163. pl. 22. f. 8-9. 1968.
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花梗长1厘米,结果时俯垂。
长梗梅产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培占搞互生于山坡路边、溪边失川了或疏林下,海拔1900-2600米。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也有分布。
梅的品种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类。果梅采全势会计地我场的栽培品种,据曾勉教授在浙江的调查研究,大致分为海格成杨免放王应击王南三类,简述如下。
1. 白梅品种群 果实黄白色,质粗,味苦,核大肉少,供制梅干用雨排载间福红似地载。例如大白头、太公种等。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
2. 青梅品种群 谓府果实青色或青黄色,味酸或稍带苦涩,品质中等,多数供制蜜饯用。例如四月梅、五月梅、白水梅等。成熟期为4月中、下旬。
3. 花梅品种群 果实红色或紫红色,质细脆而味稍酸,品质优良,供制陈皮梅、劈梅等用。例如软条梅、紫蒂梅、大叶猪肝、胭脂梅等。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亲夫月。
花梅的品种,由于长期栽培,变异较大,品跳今转弦历审些干变及再种甚多,根据陈俊愉教授研究,分为以下四类。
1. 直脚梅类(var阶毛顶云夜安刚. mume) 枝条直立或斜展,按花型和花色分为以下七型。
(1) 江梅型(f. simpliciflora T. Y. Chen) 花碟形,单瓣,纯白、水红、肉色或桃红等色。有29个品种,如单决敌错族随紧晚万轻粉、单瓣红、杨贵妃、小玉蝶、省答掉白梅等。
(2) 宫粉型(f. alphandii(Carr.)Rehd.) 花碟形,半重瓣至重瓣,粉红色。现知75个品种,如宫粉、粉嘴子、千叶红、南京春,粉妆台阁等。
(3) 大红型(f. rubriflora T. Y. Chen) 似宫粉型而花色大红,开花特繁,甜香甚浓。有品种15个,如红梅、大红、小红、红星、天星红等。
(4) 朱砂型(f. purpurea(Makino)T. Y. Chen) 花碟形,单瓣、半重瓣或重瓣,紫红色。已有47个品种,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骨里红等。
(5) 玉碟型(f. albo-plena(Bailey)Rehd.) 花碟形,重瓣,白色;花萼绛紫色。有30个品种,如玉碟、粉碟、紫蒂白等。
(6) 绿萼型(f. viridicalyx (Makino)T. Y. Chen) 花碟形,单瓣至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已有13品种,如绿萼、单瓣绿萼、李花绿萼等。
(7) 洒金型(f. versicolor T. Y. Chen et H. H. Lu) 花碟形,单瓣至重瓣,在一棵树上同时开近白色、粉红色与白底红条或白底红斑点的各色花朵,较为独特。现已知有9个品种,如洒金红、晚跳枝、二乔、五宝等。
2. 照水梅类(var. pendula Sieb.) 枝条下垂,形成独特的伞状树姿,可分为以下六型。
(1) 单粉照水型(f. simplex T. Y. Chen) 花碟形,单瓣,粉红或白色。现知有3个品种,如单粉照水、单瓣照水等。
(2) 双粉照水型(f. modesta T. Y. Chen) 花碟形,半重瓣或重瓣,粉红色。有2个品种,即绫眼和东洋红照水。
(3) 骨红照水型(f. atropurpurea T. Y. Chen) 花碟形,单瓣,深紫红色,如骨红照水。
(4) 残雪照水型(f. albiflora T. Y. Chen) 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残雪照水。
(5) 白碧照水型(f. viridiflora T. Y. Chen)花碟形,单瓣或半重瓣,白色;花萼绿色,如双碧照水、单碧照水。
(6) 五宝照水型(f. marmorata T. Y. Chen) 一棵树上同时开近白、粉红及白底红条纹或白底红斑点的花,如五宝照水。
3. 龙游梅类(var. tortuosa T. Y. Chen et H. H. Lu) 枝条自然扭曲如游龙;花碟形,半重瓣,白色,如龙游梅。
4. 杏梅类(var. bungo Makino) 枝和叶似山杏;花半重瓣,粉红色,如杏梅、洋梅、送春等品种。花期较晚,抗寒性较强,可能是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
种植方法
最常用的是嫁接法,其次为扦插、压条法,最少用的是播种法。嫁接时可用桃、山桃、杏、山杏及梅的实生苗等作砧木。
绿萼梅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
绿萼梅药典概述:1.《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2.《饮片新参》:"绿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3.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
药材鉴定
干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愈合。花瓣5 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
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等地。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揭色。但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
绿萼梅药性:酸涩,平。
①《纲目》:"微酸,涩,无毒。"
②《百草镜》:"性寒。"
③《食物宜忌》: "味酸,涩,性平。"
④《饮片新参》:"苦微甘。"
⑤《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归经:归肝、胃、肺经
功效分类:理气类
功效主治
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绿萼梅花色洁白,香味极浓,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它性平,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理气,调理脾胃,疏理气血,但却不会伤阴,非常难得。
所以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幼小宝宝,都可以用绿萼梅来保健。常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食欲不振等症。绿萼梅水外用还能预防面部血瘀形成斑点。
药物应用
1.肝胃气痛。本品芳香行气入肝胃,能疏肝解郁,醒脾,理气和中。治疗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痞满,嗳气纳呆等,可与柴胡、佛手、香附等配伍。
2.梅核气。本品芳香行气,化痰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可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
绿萼梅药用部位:梅的花蕾
化学分析:花蕾含挥发油,主要为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
采集储藏:1~2月间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摊置席上,晒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
用法用量: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敷贴
临床研究
以梅花、白菊花各10g、玫瑰花15g开水冲泡频服,治疗暑热烦渴;以白梅花5g、粳米50~100g、加水煎煮,加白糖温服,治疗梅核气;白梅花3g、草决明10g开水泡饮治疗高血压,均有良效。(百花治百病,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35)
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
梅花粥
材料:粳米30~60g,煮成稀粥,加绿萼梅3g,再煮至花刚熟即成。一次服用。
梅花粥源于《本草纲目拾遗》。
此取绿萼梅"助(脾胃)清阳之气上升",粳米养胃气。用于素体脾胃虚弱,湿犯脾胃则清阳之气不升,以致脘闷,食欲减退。
梅花茶
材料:绿萼梅3~6g,蜂蜜适量。用沸水浸泡,代茶饮。
梅花茶(资料图)源于《本草纲目》、《百花镜》。
本方取绿萼梅清热生津、除烦,蜂蜜清热润燥。用于暑热或热伤胃阴的心烦口渴。
食疗附方
材料:鸡蛋1个,一端开孔,放入绿萼梅7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个,连服7日。
源于《本草纲目拾遗》。
此取绿萼梅疏肝理气以散结。用于瘰疬不消。
《绿萼梅歌》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绿萼梅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毁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余,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夸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