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第二版)》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来自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洪远。
全书内容框架根据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来设置,第1章对环境生态学做导入性同治概述,第2~7章介绍了生来自态学的基础知识,第8~12章介360百科绍了退化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管理,第13、14章介绍了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途径及全球命红喜断著善生态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以及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参考。
1绪论1
11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1
111环境生态学的概念1
112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2
113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
114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4
12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5
121生态学5
单器略功 122环境科学8
1鲁船误六渐画宁个3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学科9
131景观生态学9
132城市生态学10
133恢复生态学10
134保育星年误生态学10
135环境生物学10
136污染济五风践促生态学10
137生态经济学11
138人类生态学11
[课后复习]11
[课后思考]11
[推荐阅读文献]11
2生物与环境12
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3
21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13
212环境的基本功能和特性13
213环境工成毫化沿极善振素军福因子分类14
21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5
22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15
221生态因子的概念和出缩15
222生态因子的分类16
22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6
23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原理17
231利比希最小因子运将状好点洋迅全定律17
232谢尔改富们福德耐受性定律17
233生态幅17
234限制因子18
235生物内稳态及耐受限度的调整19
24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19
241光因子的玉古造入顶以望生态作用19
24水心敌医决静求定调境句2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24
243水因子的生态作用28
244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33
[课后复习]39
[课后思考]39
[推荐阅读文献]3易脱区9
3种群生态学40
31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41
32种群的空间格局42
321种群的地理分布42
322种群的内分布42
323集群和阿利规律43
33种群的动态44
331种群密度44
332种群统计45
333种群增长48
334种群的数量变动51
34种群的调节53
341种群调节与调节因素53
342外源性因子厚程似调节学说54
343内源性因子调节学说54
35种群的繁殖55
351繁殖成效55
352繁殖格局56
353繁殖策略56
36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57
361种内关系能况属容棉举迅57
362种间关系5鱼丰静显9
363协同进化62
[课后复习]63
[课后思考]63
[推荐阅读文献]63
4群落生态学64
41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特征65
411生物群落的概念65
412异阳叶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65
4白宁神13生物群落的性质66
414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66
42生物群落的结构71
421群落的结构要素71
422群落的垂直结构73
423群落的水平结构73
424群落的时间格局74
425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74
426影响群落的结构因素74
43生物群落的演替77
431演替的概念78
432演替的类型78
433演替系列79
434演替顶级学说81
435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82
44群落的分类与排序84
441群落分类85
442群落排序87
[课后复习]87
[课后思考]88
[推荐阅读文献]88
5生态系统生态学89
51生态系统概述89
51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89
512生态系统的组成91
513生态系统的结构93
514生态效率97
5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99
52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99
522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102
5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103
52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05
5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08
53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108
532水循环110
533气体型循环111
534沉积型循环112
535有毒物质循环114
54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流动114
541物种流动的基本概念114
542物种流动的特点114
5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114
551物理信息115
552化学信息115
553行为信息115
554营养信息115
56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116
561生态平衡的概念116
562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116
563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117
[课后复习]118
[课后思考]118
[推荐阅读文献]119
6景观生态学120
61景观生态学概述121
611景观的含义121
612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122
61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23
614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125
62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127
621斑块127
622廊道130
623基质131
624景观结构133
625景观格局135
63景观的功能137
631斑块的功能137
632廊道的功能137
633基质的功能137
634网络的功能138
64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38
641遥感技术138
642数量方法138
65景观生态学的应用140
651生态系统管理140
652土地利用规划141
653城市景观生态建设141
654自然保护区规划141
[课后复习]142
[课后思考]142
[推荐阅读文献]142
7地球上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143
71海洋生态系统144
711海洋环境特征144
712河口生态系统146
713红树林生态系统147
72淡水生态系统149
721湿地生态系统149
722河流生态系统150
723湖泊生态系统151
73陆地生态系统151
731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151
732森林生态系统153
733草地生态系统157
734荒漠生态系统159
735苔原生态系统160
74人工生态系统161
741农业生态系统161
742城市生态系统163
[课后复习]168
[课后思考]168
[推荐阅读文献]169
8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170
81人类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170
811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170
81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171
813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173
82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174
821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174
822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74
823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75
83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原理与方法176
831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原则176
832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程序177
833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178
84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180
841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180
842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181
843淡水生态系统的恢复181
844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182
845农业弃耕地的恢复183
[课后复习]183
[课后思考]183
[推荐阅读文献]184
9生物多样性与保育185
91生物多样性概述185
9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85
9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用途187
913生物多样性危机及产生原因188
914生物多样性研究189
92保育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90
921保育生物学的产生190
922种群和物种的保护: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191
923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设计与管理191
924景观尺度上的保护与管理194
93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管理195
931生物多样性监测195
932生物多样性管理196
933生物多样性立法和国际公约196
[课后复习]197
[课后思考]197
[推荐阅读文献]197
10生态系统服务198
101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198
102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199
1021生态系统的生产199
1022产生和维持生物多样性200
1023传粉、传播种子200
1024控制有害生物200
1025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200
1026土壤形成及其改良200
1027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200
1028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201
1029休闲、娱乐201
10210精神文化的源泉201
103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201
103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经济学"意义201
103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特征202
103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类型202
103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203
1035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205
[课后复习]206
[课后思考]206
[推荐阅读文献]206
11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207
111生态系统健康207
1111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207
1112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208
1113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208
1114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209
112生态系统管理209
1121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209
1122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211
1123生态系统管理不同尺度的数据基础212
1124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213
113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成过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214
1131成过熟森林管理计划的发展历程214
1132FEMAT的生态系统管理目标215
1133FEMAT的生态系统管理参数215
1134FEMAT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216
1135空间尺度216
1136实施体制217
1137部门间和组织间的协调217
1138社会经济管理参数217
1139适应性管理217
11310结论218
[课后复习]218
[课后思考]218
[推荐阅读文献]218
12生态监测与生态评价219
121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219
1211污染生态效应219
1212污染生态效应发生的机制220
1213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221
1214环境污染的生态系统效应221
122生态监测222
1221生态监测的概念及理论依据222
1222生态监测的分类223
1223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223
123生态影响评价225
1231生态影响评价的概念225
1232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225
1233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226
1234生态影响评价的方法227
124生态风险评价228
1241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228
1242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228
1243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229
[课后复习]229
[课后思考]230
[推荐阅读文献]230
13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231
131生态规划231
1311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则231
1312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232
1313景观生态规划235
132生态城市建设237
132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特征237
1322生态城市建设内容和原则238
1323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设模式240
1324生态示范区建设241
133生态工程与技术242
1331生态工程概述242
1332湿地生态工程243
1333道路绿化工程246
1334植被恢复工程247
[课后复习]249
[课后思考]249
[推荐阅读文献]249
14全球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危机250
141全球生态问题250
1411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250
1412臭氧层破坏251
1413土地退化与沙漠化252
1414酸雨254
1415水资源短缺256
1416森林锐减257
142生态安全危机258
1421环境污染258
[课后复习]261
[课后思考]261
[推荐阅读文献]261
参考文献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