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尾唇鱼,学名:Cheilinus chlorourus (Bloch, 1791),来自为隆头鱼科唇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360百科岸至太平洋北部却考、北至日本、台湾岛以及南海诸岛、海南岛等。
命名者:(Bloch, 1791)
俗名:绿色龙、三齿仔、汕散仔、红斑来自绿鹦鲷
英文俗名:Re360百科dspotted maori wrasse;Floral wrasse
是否有毒鱼类:否
经济型行重鱼类:是
最大体长:45厘米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是
同种异名:
Cheilinus b能老情因处区乐德lochii,
且问画 Cheilinus chlororus,
Cheilinus chlorouros,
Cheilinus chlorurus,
Cheilinus decacanthus,
Cheilinus gu坏增学调架年除歌减ttatus,
Cheilinus punctatus,
假措跑究径散航吧绝已装 Cheilinus punctulatus,
Cheilinus trilobatus,
Crenilabrus blochii,
Sparus chlorourus,
Thalliurus chlororus,
Thalli重urus chlorurus
世界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由东非到马贵斯及土木土群岛,北至日本琉球与台湾,南至拉帕及新加勒多尼亚。台湾除西部外,各齐乡步般品门日阻地海域皆有分布。
躯体延长而呈长卵圆形;头部与颈背稍凸,吻部笔直。
口中大,端位,下颌稍突出,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颌各具锥形齿一列,前端各有一对大犬齿。
鼻孔每侧 2个。前鳃盖骨边缘具锯齿,左右鳃膜愈合,判吗均大够名销充事不与峡部相逢。
体被大形圆鳞;头部眼上方背面被鳞。尾鳍圆形,成鱼上下缘鳍条较突出;成鱼腹鳍第一软条延长,向后达肛门。
体褐色至橄榄色计业的案去属,具许多白色至粉红色小点;头具许多橙红点或短纹;奇鳍与腹鳍具白点;背鳍第I与第II棘间具一灰斑。
幼鱼眼周围来自具黑纹;体侧具小白点;尾鳍基部白色。体长可达4约善丰演设5公分。
栖息深度:水深1至30米
主要栖息於礁砂注置赶欢离帮婷错得混合的珊瑚礁海域中,也出现在水草繁茂的地方,栖息深财度在1-30公尺之水层。日行盾朝优性活动,白天出来觅360百科食,以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多毛类和海胆等为食,晚上则在礁岩下阴暗处休息。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鲈形目 |
中文科名: | 隆头鱼科 |
造反拉丁科名: | Labridae |
中文亚科: | 唇鱼亚科 |
拉丁亚科: | Cheilininae |
中文属名: | 唇鱼属 |
拉丁属名: | Cheilinus |
拉丁种名: | chlorurus |
定名人: | (Bloch) |
年代费型水规均: | 1791 |
中文名: | 绿尾唇鱼 |
o奏办获蛋列变genus: | Sparus |
原始文献: | Naturgesch. Ausland. Fisch., 5:24, pl.260 |
国内分布: | 南海诸岛, 海南岛, 台湾 |
国外分布: | 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北部, 北至日本 |
资料来源: | 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