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梁克君

梁克君,女,北京人,祖籍江苏盐职族翻互赵营城。艺名:涟漪。曾用撰稿名:墨评、小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评论家,书法评论家。曾任过教师、摄影记者、文学编辑、杂志主编等职。19世纪80年代随先生武微波习画。与来自先生合作水彩画360百科《杨门女将大宋花》《红楼金陵十二钗》,为支持先生艺术事业,改行专著艺术评论。1988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著名论文"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之比较"。

中国艺械象待末安发音银言术研究院、二级美术评论家,二级书法评论家。曾任过教师、摄影探第参逐盟记者、文学编辑、杂志主编容至亮前等职。19世纪80年代随先贵费非酸甲球生武微波习画。与处害预兰先生合作水彩《杨门女将大宋花》《红楼金陵十二钗》,为支持先生艺术事业,改行专著艺术评论。1988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著名论文"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之比较"。出版著作《新海乾坤》(中华参政国际出版社出版)

  • 中文名称 梁克君
  • 外文名称 Liangkejun
  • 别名 墨评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人物作品

来自  《鸿宏潮生》(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永恒的诚信》(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360百科-1996年发表"新派视觉红楼评文"155篇文那土婷金氧化眼独,先生武微波根据评文创作哲理《新派红楼油画》120幅。先生武微波29年创作的1控心真婷杀阶伟触645万字,长度23虽高击海站联正界工华里的长卷《意蕴红楼梦》,为先粒足良适独空执跑消掌呼生提供338万字的中《红跳装均八矛际氢楼梦》新评文稿……发表红楼评命水员易销跳派少文代表作有 《来去空空》、《风月宝鉴》、《更夫贾宝玉》、《巧姐之母王熙凤》、《贾雨参审香另文容村中举回乡》、《李纨十八春》、《红楼红狮徒宗杀红尘》、《忠宗焦大》、《敏探春思忖海棠发悲音》《霜雪林黛玉》、《武微波侃红楼梦意》、《大观大意红楼梦》、《蕴想石头布依烟宗项记》、《曹雪芹影子贾宝玉》等作。

梁克君履历留影

  山断慢顺梁克君"除邪存真"与生俱来,"普渡行善"毕生追求。2009年倡导先生武微波向海南省保亭苗族调难内热黎族自治县,捐赠图腾书法义策燃副《中国人》。公开拍卖孙难世支样后560万全部捐赠给考亚受源国家贫困县。待出版著作《行善与实鲁氢微人》、《我的男人是孝子》、《我的先生武微波》《武微波艺术全集》等。

文章节选

  红楼意观

  《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置六众日转调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宝玉大针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这是一个大问题。悲剧产生于两个选择试给作都令一言环独的不一致。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的知己,宝钗虽也可爱可敬,心灵上总有一层隔膜。贾府的当权者们即宝玉的祖母和父母,则是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慧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都隐含有某种叛逆性。宝钗能把对宝玉的爱,尽量克制在礼法的范围之内,黛玉却往往作了执着的表露。悲剧尤其来自两个选择的权威性大相悬殊,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利也没有的,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于是,悲剧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环绕他们三人的还有一大群少女少妇,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死了的是贾迎春,远嫁的是贾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上吊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撞壁而死的是司棋,斥逐忿而死的是晴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她们都是"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

武微波红楼系列油画《宝钗遮面半边福》

  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

  就拿林黛玉来说,书中充分写出了她的品格,她的思想感情,她的幻想和追求,她的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读者如果不是久已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就不会使读者这样回肠荡气,惊心动魄。

梁克君28岁时任江苏某杂志记者照

  笼罩全书的《红楼梦曲子》,更是直接的女性颂歌的大联唱。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尤其是歌颂湘云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歌颂妙玉道"气质美如玉,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更是高度的尊敬,满腔的同情!读者听了这样的颂歌才能深刻感受她们的悲剧。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全书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有胚胎,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剧,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

  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但是,贾宝玉的觉醒,不是看到了自己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己是人当中"渣滓浊沫",自惭形秽。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是因为他还仅仅是"新人"的胚胎的缘故。

相关作品

绘画作

  工笔水彩画1《东方仕女图》2《双猫图》3《采花舞》4《和平鸽》5《牡丹花开》6《双鹤图》7《寿星老 福图》8《观音送子图》9《双猫嬉蝶图》10《猫嬉金鱼图》11《鲤鱼跳龙门》12《秋菊黄满天》13《花好月正圆》14《万岁祖国》15《竹风》16《月季寒霜》17《秋季秋月菊》18《猫戏双鸟图》19《玉兔拜福》20《春燕桃花源》21《燕桃春祝》22《桃仙供奉图》23《福禄寿喜图》24《喜鹊登梅》25《万家春》26《福来是五》

梁克君工笔水彩画《采花舞》

摄影作品

  人像摄影 1《慈祥的奶奶》2《青华老支书来自》3《放渡人》4《青春校长》5向采类光盟呢客则东《劳动模范》6《农场老牛360百科官》7《三个放羊娃》8《盐李又场晒盐人》9《秀才老外公》10《村头老石程操呢系直哥匠》11《卖肉娘子》12《小小少年》13《船翁的长孙》14《街头卖饼人》15《陈家理发师》1套领乐尔越句基镇儿6《河床上痕丹青泪》17《渔家渡少妇》18《黄海巴表宽渔季图》19《拾黄蟹的人》20《南海唱渔》21《喊海》22《拾珊瑚的道人》23《南海三女子》24《海边钓鱼人》25《洋槐树下的养蜂人》26《缝衣服的外婆》

  风景摄影 1《青华的春天》2《横港渡口的早晨》3《小闸口的春天》4《烈士园林松》5《林海晨曦》6《石桥头的炊烟》7《青青杨柳独木桥》8《渔舟唱晥》9《小荷尖尖露》10《鸟瞰芦围湾》11《水宽流曲慢》12《涓涓细流水》13《乡间泥泞路》14《绿色的田野》15《好雨知时节试笔》16《春风吹满绿》 17《累累的硕果》18《春雾农家炊》19《一江春水映明月》20《冬雪鸟觅图》21《油菜花开春又来》22《浅水鱼花》23《海江一天》24《黄海一线天》25《黄海雾晨》26《丹顶鹤的栖居》27《靠海吃海》28《静静的幽巷》29《风情五指山》30《万泉水畔》31《踏浪》32《潮起潮落》33《海上的太阳》34《搁浅的海船》35《滩涂的诱惑》36《西沙卫敌晨曦》37《留得残荷听雨声》38《病树前头万木春》39《榕树下的景象》40《海边位由收审著浴场》41《南海椰树》42《绿树丛中红花笑》43《苍海茫茫》44《大风中的渔舟》45《海鸥掠食》46《老树新芽》47采氢先抓阿原准《崇山峻岭》48《层林尽染》49《山间小溪》50《修竹吐嫩叶》51《夕初须备氧开促音宽设括阳无限好》52《朝霞印象》53《绿草如茵》54《不知名的野花》55《回青倒影》56《古树缠藤》57《素湍绿潭》58《觅食的小鸟》59《霜染菊花肥》60《腊梅傲雪》61《桃李争妍》62《层峦耸翠》63《林木萧森》64《一枝红杏出墙来》65《向阳花木易为春》66《千树万树梨花开》67《绿洲中的小草》68《柳絮池塘》69《秃丘中的橡树》70《疏影横斜水清浅》71《乱草深处》72《一枝独秀》73《映日荷花别样红》74《曲径通幽处》75《野旷天低树》76《春水碧于天》77《鸟向檐上飞》78《明月照高使家志干被工财各快和楼》79《林间新绿一重重》80《浓绿万枝红一点》81(林幽不见天)82《折得一枝花在手》83《清泉石上流》84〈晴空一鹤排云上〉85(日斜归路晚霞明)86《暮霭生深树》87《明月有情随人行》88香声《山静只见泉流水》89《乱花迷人眼》90《一帘春色浓》91《满地落花红几片》92《老特回破七源客树着花无丑树》9才轮输里农来烟3《月移花影上栏杆》94《满地残阳》95《金灿灿的柑橘》96《桃花春水绿》97《春花春草浓》98《去年桃花今又赏》99《古村长街小楼》100《客舍青青柳色新》101讨几引织我胞花福己《小鸟草花溪流》102《名增妒续讨种芳树无人花自落》103《绿叶成荫子满枝》104《池塘生春草》105《杂英满芳甸》106《夏木阴阳正可人》107〈野芳发幽香〉108《佳木秀繁荫》109《家乡的柠檬黄》110《远去的外婆》111《那儿是我的故乡》112《连理枝》113《看家的白鹅》

梁克君摄影选《河床上痕丹青泪》

艺术评论

  武微波侃谈绘画《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巨著是了不起的,这在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都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历史上就有研究《石头记》的文豪,代表人物有十八世纪的太平闲人、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如今的"红学"研究巨子那更是数不胜数。根据《红楼》原著改编的国戏、地方戏早已登台大演;《红楼》电影、《红楼》电视也走进千家万户。以《红楼》游园、《红楼》美食的《红楼》文化更是闻名遐迩。

  《红楼梦》的电影、电视、戏曲的表现,是观众根据原著思路去看戏。电影与电视只是长短之差,戏曲是根据地方民俗的勾通而曲的戏。一切的一切表现的是把曹雪芹的笔墨艺术改成行为艺术。那抽象艺术、超思维艺术怎么去表现呢?"我和夫人梁无君先从《石头记》的认识着手,再从研究了十多年的《红楼梦》中走出来,用新思维的方法走进去,去认识曹雪芹,认识贾宝玉,认识林黛玉,最后定用'红黄蓝'表现他们,表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内心世界。"

梁克君讲画意武微波画意境还帮夫君喝水

  武微波先生的《红楼》系列油画,不是对红楼的表现,而是红楼的再现,是红楼思路外的思路。

  有人说武微波人怪、才怪、思路怪、搞的作品也怪。

  再看武微波的《林黛玉》,他所表现的是她内心的反抗、孤独、爱情的失落,生活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痛苦环境中,用形象思维从画布上表现出来又是什么模样……

  《王羲之与中国书法》

  有人说,王羲之的出现给中国书法的变革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书法的艺术欣赏本来是无公式的,就是因为有了偏嗜和信仰才导致了无形的变为有形的,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例。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曾一度失传,后被唐太宗求得,便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临摹了大量的翻本,唐太宗将其真迹殉葬昭陵。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兰亭序》,这不过是他个人的审美观和癖好而已,就因为唐太宗是一代帝王,故而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旧的传统观念应该被新的观念所代替,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书法有几千年的根本,这是中国书家们感到自豪的。从艺术圣地的领域里作出诸多的评述,各抒已见常常是争论不休。而邻国的书家们没有资格参与争论中国几千年的书史,因为他们没有值得自豪的几千年。他们走自己的路,然而让人们惊奇的是,他们也搞出了辉煌的成就,甚至也搞了有几千年书史的中国都尚未能搞出的新奇迹。但也有人说:"国外的书法不好跟中国的书法相比。王羲之只有一个,而且在中国。国外的书法没有传统,无宗无派,不能登大雅之堂。"又有人说:"大雅之堂是否是中国才有?西方崇高的艺术殿堂能不能算是大雅之堂?如果说不是,那么世界各国艺术珍品又为何都芸集在西方?为什么日本、新加坡等国近几年来书法作品能大量被西方人收藏购买?而中国这个有几千年书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比日本、新加坡多若干倍的大书家又有多少杰作珍品被人收藏购买呢?"

  我们认为"邯郸学步"典故的悟性能在国外书家身上体现出来,而对中国书家却好像是无足轻重。继承传统历来是中国的文明,诚然,传统的继承应该是借鉴发挥有助于文化遗产的再创造。

  中国的王羲之的书法推崇为鼎盛时期,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美学趣味,潇洒、飘逸、清爽,其书法骨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此作确系杰作。后人把它作为书法艺术之魂的象征,然而应知这是一千多年前的杰作。王羲之的出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自豪,我们尤感欣慰,但是这不能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阻碍。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我们应是借助继承趋向于多元化。中国书法的继续存在必须用现代文明的更新观念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切不能传统越古老,封闭越坚固。不然书法的存在都将成为问题。

  《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之比较》

  书法源于中国,中国人对自己的书法艺术最有发言权。书法起源于中国的汉字,中国人书写书法把传统放在第一位,有一定的道理。在日本书家看来,中国书家是缺乏想象力,缺乏一定的幽默感。中国的传统书法,受历史和现实的羁绊太多,过于局限于传统,以致形成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传统,削弱了个性和浪漫主义的地位。在日本,书家首先考虑的是艺术构思,他们常常以传统为基础,注入自己的个性,运用想象,熔铸新意,突出书者对传统的独特见解、独特意境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传统书法与日本的现代书法有着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在纪念上海、大阪结成友好城市十周年的书法、篆刻展览作品中得到充分的最有说服力的体现。看到中国的书法好像在看古人的字帖与历代的碑林。在整个书法的完整性来看和所表现的形式是历史再现,我们的书家作品从传统中走来,几乎每幅作品都能一目了然,中国的书家都非常忠实于传统,书写的作品都经得起考证和推敲。作为新一代的艺术家所推出的作品来说,这种传统的书写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书画本身不敢突破传统观念,容易淹没在刻意求实的氛围之中,尤其作为书法艺术都用这种传统的框框套套的刻板模式和平铺直叙的传统方式来书写,一种风格,相同的笔法,看多了会使人生厌。如写生画,逼真有余,灵气不足,这些作品尽管功力深厚,但决不是好的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品应该是显示出书家的创作个性和自成一家的风格。

  日本的现代书法虽然大体上忠实于传统,但绝大部分书家才气横溢,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不受迷信限制。整个书法作品带有现代的再创造的韵味,包括他们对传统的理解和认识,虽然他们的书法功底不深,但作为艺术品来说意境是主要的。中国人对书法是继承传统,死守传统,围绕在传统上下功夫,很少中国书家研究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须知,一幅好的书法珍品是有着它的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境地。

  《通俗书法》

  武微波先生又说:如今时代是信息、时间、速度这三个独立而密不可分的体系,三者相连又三者相关的特别时代。什么的什么,一点,就是要缩短时间,在很短时间内让人听一首充满激情的歌、读一篇若有所思的文章、赏一幅善解人意的书法。

  谈到文化系列时,武先生深思地说,为什么我的小品通俗书法能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一个由复杂转为简单的过程,准确地说是回归与朴实的共存。我的小品书法就是一首通俗歌曲。它如同一首歌曲只有一句词,能激情起伏,能诉说衷肠,能怀情思乡。从"酒干倘卖无"到"我想有个家",再从"纤夫的爱"回到"九月九"。这些歌曲不像美声咏叹的高昂激慨,但它以朴实无华的歌声唤醒您的回归,唤醒您的怀旧,唤醒您的友爱,那我的通俗书法则是奋进、共鸣、发泄、召唤……

  武先生动情地说"现代人时间太紧张,所需求的东西又多,什么都想懂得一点。比如说:书法作品喜欢的人甚多,但是他看不懂的不要,作品当中自己认不识的字他坚决不挂。由于每天的时间十分紧张,他又不能为一幅书法的欣赏去买一本书法鉴赏大词典。作为今天的书法家,首先要懂得书法为大众服务的道理,做到作品能震撼父老乡亲的心灵。

  武先生再次感触地说:我们国家有十二亿人口,有多少人懂得书法,又有多少人懂得大篆和狂草,就是有人稍懂得些,他又有多少时间去研究。我不信那些手拿大哥大、腰挂BP机的先生们不喜欢狂草书法。但你要为他们想想,有时连睡眠都不足五小时的人,他能为一幅狂草而奔波吗?为此,我认为要有通俗书法,书法要简单、实用化,能让更多的人在瞬间看懂精神内涵,这是新旧世纪交替时现代书家研究之路。

  武先生最后说:"通俗书法作品的创作构思,小中见大为思想,运笔个性为真谛,作品创作过程要复杂,作品的呈现要简单,简单到让一般水准的人也能看懂;时间要短,几秒钟的通俗书法的观赏,能唤起几十年的回忆,这种作品我正在努力探寻。

  《宝玉打更》

  《宝玉打更》是根据《红楼梦》新补而作。《红楼梦》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这才撰出宝玉这个人来。按书云: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能大能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嚎惭愧。后来有一僧一道,来至峰下,见得那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便袖了这石飘然而去。不知投奔何方何舍,再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见一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有一首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武微波系列油画《宝玉打更》

  宝玉即是那个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顽石。这个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的贾宝玉,其祖母爱如珍宝,父亲则认为他是酒色之徒。宝玉的聪明乖觉处,百个也不及他一个,被其母说成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画中的贾宝玉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提明瓦灯,趔趄在那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泥泞路上。可怜这个富贵弟子,如今成了更夫,想当年荣国府的宝二爷是何等的娇惯贵重,如今从头上戴着束发的嵌玉紫金冠换成了斗笠;从穿二色金蝶穿花大红箭袖还有束着五采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再罩上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如今换成了身披蓑衣;从脚穿青缎粉底小朝靴换成了旧日木屐。

  当日富贵不知乐业,如今却要耐贫穷凄凉,从无故寻愁觅恨转换成要伴星随月,踏月御风,过那夜以继日寒暑无间的击柝生涯。何谓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虽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百年的贾府宝玉成了更夫。正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地如无恨地当平。

  《李纨》

  荣国府贾政的媳妇、宝玉的大嫂子--李纨,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都是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漩涡。李纨青春丧偶,且处于膏梁锦绣之中,但她似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什么事仿佛都是无见无闻,惟知内会侍亲养子,外则陪待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武微波红楼油画《李纨的三枷锁》

  红著中许多重要事情上李纨都在场,但她从没有给读者留下特殊的印象,李纨是被封建社会的绳索套住的。画家认为:李纨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尽管她身在温柔富贵乡之中,但她的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尽管有儿子功名,自己的荣华也不过像梦境一样虚幻。李纨年轻守寡,安安分分,为儿子操心一辈子,待到儿子爵禄高登,自己戴珠冠披凤袄之时,却已昏惨惨黄泉路近。李纨这个人物形象在封建社会中是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但画家认为,李纨是受封建主义思想的约束。俗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到别人夫妻恩爱,而自己却是再休提绣帐鸳衾。画家认为:李纨应该有她自己的幸福和欢乐,但她的幸福被封建婚姻制度吞食了。在统治者看来,李纨是完全有资格受表旌立牌坊编入列女传的。但这位早年守寡的李纨一生茹苦含辛、贞洁自守。她纵然得到了凤冠霞披的富贵荣耀,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到头来只不过是枉为他人作笑谈罢了。

  这幅画的构思构图隐寓了李纨是受封建主义四大绳索的压迫,在李纨的前面是层层曲折的枯藤,她被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紧紧锁住,画面上的三个似竹筒的形状代表神权、族权、夫权。在封建社会里像李纨这样的人,注定要守一辈子寡。这是封建婚姻制度酿造的悲剧,封建道德礼教铸成的悲剧。

  《巧 姐》

  《红楼梦》十二钗中,巧姐年龄是最小的,也是着墨最少的一个人物。书中对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女子的个性和思想,以及她们的追求和爱好都作了或多或少的介绍和交待。

  众钗中黛玉是一个聪明机警、且多愁善感的女子;湘云则是一个英气勃勃、宽宏大量的豪迈之人;探春是一个精明干练、威严泼辣的女丈夫;惜春是一个孤癖冷漠、麻木不仁最后出家为尼;李纨是一个优于德而短于才的孀妇;妙玉是一个标榜清高的尼姑;宝钗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卫道者;巧姐是娘亲王熙凤则既是一个治世之能巨,又是一个乱世之奸雄。

  巧姐出身于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大家庭,她系贾府的重孙女,那充满花招绣带、柳拂春风之美的景象,在她心里还没能留下痕迹之时;那烈火烹油、鲜花著景的时事,在她还没有记忆时,这个盛极之家的衰败便已来到,使巧姐这个幼小的孩子便尝到了"势败休云贵"的凄苦。

  画家对巧姐是抱同情怜悯态度的。他认为巧姐是封建家庭的牺牲品。如果说有错的话,就错在她是贾府的一员,尤其是王熙凤的女儿,画中的巧姐是在思索她有个权势母亲作依靠,还是忧愁呢?总之,画家用这种表现手法,不外乎是留给观赏者们遐思!

  《敏探春思忖海棠发悲音》

  这幅"敏探春思忖海棠发悲音",画的是大观园《怡红院》里已经萎了一年的海棠,忽然开得很好的花。众人诧异,都争着去看,谈论着这花开得古怪。这花本应在三月里开,但如今却在十一月开了。有人认为是喜事来临,此花先来报信。探春心内在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本知运,不时而发,恐怕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画中探春独自站在那里出神,她那敏锐的眼睛,忧愁的表情,不似单担心这花开得不祥,她还忧虑着家来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凡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然而,还要摆着阔气,外面的名声又大,父亲又不理财政,如此下去不知怎么样个结局,自己纵然想立番事业,无奈是女孩儿家。那悲哀的神情,像是在恨自己命薄,没有造化,未能托生在太太的肚里。还恨自己的亲娘心术不正,不自尊重,每每生事,诽谤亲生女儿。探春是明智之人,她知道自己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太太满心疼她,只是为自己的亲娘所累。

敏探春思忖海棠发悲音

  画中的探春心事重重,她仿佛预感到家内要遭不幸。探春的内心痛苦不堪,眼看着当初的钟鸣鼎盛之家,一日不如一日,而家里的爷们成日家与一干游荡纨绔斗鸡走狗,问柳评花,游顽旷荡。她一个女儿家是不可能问得了的。看得出探春是一个有治家才能和有头脑有远见的。画中的探春似悲似忧,悲就悲在她把一些事看清楚了,若是糊涂倒也省心,活得也自在。偏她是个聪明的有心人。幸亏太太看重,使得她能为家里尽了一点力,她在主持家政中,兴利除弊,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忧愁是自己终不是正出,不知将来的造化怎样,命运如何!尽管她的"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却是"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雨村中举回乡》

  这幅《贾雨村中举回乡》,画家采用西欧画风的格调、法国画家柯罗的画风,画面色调低沉,景色起伏不平,在宁静中似透出黯然的气息。

  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他一心求取功名,不甘久居人下,从他"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这首诗中,即看出贾雨村是自惭形秽,恨不得马上即能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以便满足自己的欲望。"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是贾雨村思亟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之愁也,使人看出了他那追求显贵的灵魂。再从"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中,使人更为明了贾雨村的所谓抱负,即是一旦时机成熟,爬进官场可以声威赫赫。从他隐现出的这个基础思想,再加之那个深刻阶级根源,便导致了贾雨村以后的拍马钻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贾雨村是一个热中躁进、贪酷背义的人,但又是一个有相当识力的人。

  曹雪芹对于贾雨村这个人物并不是草草率率地写来的,而是用了粗大简练的线条,一丝不苟地写出了一个有矛盾、有深度的性格,贾雨村这个人是小有才干,在诸多地方往往能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然而为利欲所驱,不走正路。其聪明才智不足以匡正,反足以济恶,他为追求显贵的欲利所图,即是可以飞黄腾达于一时,到头来还是自食其果,一败涂地。

  贾雨村从一个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的落魄书生辗转成了一个乌帽猩袍的官老爷。综观红楼全书,贾雨村是个有见识、有深度的人物,他能从"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中悟出其深奥之处,推想到庙中该有一个翻过筋头来的人,并带兴相访,从此便看出他并不是愚蠢无知之人,他是对自然、文艺、人生都有相当的理解。不知那副对联的深意,是否就是对他的热中躁进的一声棒喝?他既能欣赏,就表明他还有一点超出狭隘的欣赏力。他在诸多地方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智,如他说出的天地之间有两种气、两种人、两种时世,大仁者秉清明灵秀的正气应运而生,来修治天下。大恶者秉残忍乖僻邪气应劫而生,来扰乱天下。除了这些君子小人,天人感应之类的,他还说出非常新奇的。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怪僻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偶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逸出者,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如风水雷电,地中相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搏击掀发,既然发泄,那邪气亦必赋之于人。假使或男或女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的人物。这些石破天惊之论,出自贾雨村之口,表明他的见识和才智在一般人之上,无奈他被利欲所薰。官场所迷,一心想使自己高官厚禄。贾雨村是个有才而没能用,还是作了封建社会的代表,是遗憾贾雨村既中举升官原可施展自己的才智,但却又贪酷徇私而被革职。此幅贾雨村中举回乡是对贾雨村这个人的褒?贬?还是对封建社会官场中的典型代表的再表现?

  《来去空空》

  《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曹雪芹把刘姥姥写入百余万字的锦绣文章中,足以说明刘姥姥在这巨著中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随便出现的人物。作为一位画家,要想画出曹雪芹耗费心血塑造出的这个人物,并非易事,要画好画出新意来,则更不易。

  总之,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是曹雪芹对人生理解日益深透的结晶,是他世界观的一大飞跃,在文学巨著里像曹雪芹对刘姥姥的刻画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今日的画家武微波先生与当年的《红楼梦》作者相隔已有二百余载,曹雪芹当时的生活背景与今日微波画家的生活背景截然不同,他们各自所处环境也是迥然不同的。那么,画家是画出《红楼梦》重复的刘姥姥?还是画出《红楼梦》延伸的刘姥姥呢?画家微波几番折腾,要把这样一个复杂的举足轻重的人物画出来,并立意要画出红楼作者的思想深度和生活广度。

  画家原先构思的刘姥姥,是一个全景场面,满脸堆笑的刘姥姥搀着外孙儿进贾府亲躬小巧巴结的样子。后又构思刘姥姥三进贾府,王熙凤命在旦夕,她准备带走巧姐时回顾凤姐的神情。当时可以说微波先生已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但也没能把这个经历了人世沧桑的封建妇女形象表现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画家在四年中翻阅了近万件素描作品,寻找他深入生活时所接触的经历过半世艰辛的形象。武微波是他母亲40多岁时生下的老来子,长期与老母的生活使他得到母亲的慈爱。至今母亲的形象常常浮现在他的眼前,散发的银丝被风吹乱,满脸的皱纹记载着她历经的沧桑岁月,"三寸金莲"走路时的艰难,一生的辛苦勤劳,给自己唯一的装饰只是耳朵上的铜耳环……随着时间推移,画家思母之心更为深切。曹公笔下的刘姥姥年龄与画家母亲寿终时的年纪相仿。画好刘姥姥就是画像母亲。画家心中的刘姥姥经过数年的孕育又在大量资料陪伴下终于定名为《来去空空》。画家拿出守家本领的超写实主义,用阳春白雪的格调、下里巴人的形象,用画法国女郎的技巧与原始山顶洞人的面部神情作对比,画面的一洋一土与中西结合没有丝毫的痕迹,刘姥姥面部皱纹条条都似乎是脑海中的结绳记事。刘姥姥神情是哀、是悲,是喜还是思?画面面向不远的前景,刘姥姥后面为什么是石狮子呢?是不是石狮子在对刘姥姥讲话:"你根本就不应该来,"或者似在说,"万贯家财的贾母死了,乖滑伶俐的乱世奸雄凤姐命在旦夕,我石狮子也将走了。"画中刘姥姥是否在反省自己一生的坎坷?后景的烟雾缭绕的空荡之气使人似乎有"来是空,去是空,来去空空"之感。不知观者是否能解其中之味!

  《红楼红狮》

  狮子在百兽之中,除了虎就是它令人生畏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吉祥之物中少不了狮子。最显著的是,在大户人家的门前,总有一对卧坐着的石狮子,它的威严也好,吉祥也好,或者说是气派也好,当然它总有应该立在门前的道理。文学作品写到狮子的著作数不胜数,但最为巧妙的莫过于曹雪芹笔下的石狮子: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对贾宝玉说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狗儿都不干净。"曹雪芹这惜墨如金的二十七个字在整个巨著的一百多万字里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就因这一粟便使画家灵性大发,遐想联翩,他似乎已看到贾府门前的石狮子魂。在《红楼梦》这部巨著里人物多而复杂、情节深奥奇妙。画家讲:"在这众多的人物中和一个接一个的故事情节里,仿佛石狮子也和人一起去探究大观园似的。"

  画家在1985年所构思的油画《来去空空》,内容是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看到的惨景,这幅画里就是石狮子,此画喻意的是贾府变了,一切都面目全非了,唯有石狮子一如既往依然如昔。1990年7月画家又另辟蹊径,创作了既独特又独立的油画《红楼红狮》,此画气氛狂热而窒息。橙红虚变的背景似火红带刺的活狮子欲扬长而去,又好像走向太阳。这幅变形离奇、荒诞怪异格调的《红楼红狮》据说是画家对红楼石狮子的延伸。贾府变,大观园变,人变物变,一切都变了,当然石狮子也在变,变好变恶全然不知。从画面上看,石狮通灵了,带刺、带火、带性,究竟是走向太阳还是走向庙堂?是被熔化了,还是修性了?

  有一点,石狮子看清楚了:太阳是红的,不是绿的。当问及《红楼红狮》的作者--江北一怪--武微波先生这些是否是画的意境?"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画家含蓄地答道。不过相信这幅《红楼红狮》总有识意之士的。

  《忠宗焦大》

  曹雪芹在第七回与第一百零五回中用了约一千五百字的文字,把焦大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画家从曹雪芹的一千五百字中窥视到焦大跟随太爷的功劳情份,和他晚年的不顾体面,以至发展到无人不骂的情景。不知画家是对曹雪芹的一千五百字的最经济的笔墨能写出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的钦佩,还是隐喻别的什么。

  这幅题名《忠宗焦大》的油画,画家前后进行了三年的构思,期间他与夫人梁克君反复研究了焦大这个有独特个性、独特语言、独特心理状态的人物。通过若干次的草图构思都没有能把焦大对现实的满眼看不惯,以及他对贾家先祖的永不更改的无限忠诚的心,偏遇上不长进的爷们,而发自内心地跟随贾家祖宗,他为贾家献出一切。画家把焦大喻寓为一条忠实的狗,但又认为像一头勤恳卖命的牛。据知,画家对牛有种特殊的感情,他曾搞过不少牛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无私的生活》、《灭亡的生命》。

  《忠宗焦大》一画特写的既像狗又像牛的头像,是否是画家借其喻焦大有牛的勤恳卖命精神和那狗对主子的无比忠诚;或是有感而发的什么呢?本来在他作这幅《忠宗焦大》的初稿时是在原著的基础上,用写实稍带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的,后景是贾府的衰败之景中焦大半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面向石狮子,近景是一条神态忠诚的老狗形象,整幅画面是印象派的格调。然而,经过多次的草图斟酌和构思酝酿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人的灵感到处可发。1990年初夏,画家武微波夫妇在送《红楼》系列作品油画稿件赴杭州,参加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时,路经昆山到苏州的途中,看到漫步在路旁的神态颇为可怜的一条老狗,它的眼神中全无一点恶意,惟有一副向人乞求似的可怜兮兮的样子,这时画家为之一惊,仿佛鬼使神差般地把它和曹公笔下的焦大连在了一起。不知是毕加索的灵气在他身上再现,还是曹公在阴间向他托了梦,武微波居然胆大妄为地突破传统绘画中的传统平面造型,在50.3x60.4厘米的特别油画板上,用油画布精心制成自己所需要的作品规格,用特定手法默画了记忆中的狗和印象中的牛混为一体的头像的局部,用抽象立意加超写实主义的手法,把似狗似牛的眼球部位用美术刀挖去,将自己女儿吃饭的碗反补在这个灵性的洞处,成了非狗非牛特殊凸出的眼球,且巧妙运用了透视学、光学、色彩学的原理,把那忠实奴才焦大的形象写实在眼球里,那既像狗又像牛的头部造型,采用的是粗犷的油画刀技法,画面一粗一细、一平一凸、一冷一暖的强烈对比,使《忠宗焦大》这幅作品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风月宝镜》

  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离不开艺术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每一件作品的问世都有艺术上的选择和概括,艺术家选择的正是那些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最能全面体现作者构思的材料。

  《风月宝镜》一画的构思构图和材料的选用,在艺术中有很大的意义,艺术家加工材料并使材料服从于自己的创作构思,在创作中一切东西都可用来表现于艺术作品中。正如高尔基所说,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作家靠语言的帮助来描写生活现象,表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音符是音乐的材料,雕塑家则使用粘土木材、花岗石、大理石和青铜。画家使用涂于画布上的颜料。艺术中的尺度,往往是艺术家善于选择自己生活印象中的主要东西,来反映在艺术作品中,并使用最适当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结果。作者最得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想在作品中表现的那个思想,而且这个思想尤为重要。这幅《风月宝镜》,在酝酿中作者即把自己的认识态度和审美理想融在曹雪芹的作品里。

  《风月宝镜》是反映封建大家族必然衰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本画作者透过所谓太虚幻境空灵济世保生之功,还说把它带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的,而且一再言明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从贾瑞看到镜子中的骷髅和美人那似神幻实荒诞的迷惘中,洞察那深藏于书中的奥秘,和那隐寓在背后的意蕴。从《风月宝镜》中看到了封建大家庭内的淫乱,突出了大家闺秀的王熙凤心地狠毒,这从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里,可以看出贾瑞固可诛之,正如平儿所说:癞哈蟆想吃天鹅肉,没有人味的混帐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贾瑞丧生于淫欲,《风月宝镜》照出他死到临头仍是淫迷心窍。

  作者创制的这幅《风月宝镜》利用多种镜子的组合重叠折射,又用抽象派的手法,布置上似同贾瑞看到镜子中的美人一般,整幅画面的景致像似鸿蒙太空,又像似浩渺的宇宙天空,此画尤为有趣的是倘若观者仔细向镜中观望,便会看到镜子里面有一个似是似非的自己,这幅画是作者运用的又一表现手法。

梁克君履历留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双台风效应
下一篇:梁克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