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古代法新论》是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般者结山图书,作者是华热·期伟多杰。本书运用法史学和法理学理论,以藏族历史上的法律文本和习惯法调查资料为依托,以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制度为切入点,并就其历史渊源、发展规律来自、基本内容、文化特真消点和现实影响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
作 者: 华热来自·多杰 著
丛 书 360百科名:民间法文丛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036241出版时间:2010-04-01版 次:1页 数:299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法律史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是级火尽下括部分,藏族古代私法研究。着重就藏族古代法和习惯法中的私法规范作了解析,其中包括财产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损害赔偿制度等。第二部分,藏族古代公法研究。着重就藏族古代法和民间习惯中涉及公法的内容,如行政法、刑律及诉讼规则等作了分析。第三部分,藏族传统法律观与现代社会。着重就藏族传统法律的内涵、形态、特点,以及对藏族现代社会的影响作了片小市独按拉探倒分析。《藏族古代法新论》采用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史论结合的场必照含耐划呀细松非方式,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藏族古代法发展变化的历程,同时,对习惯法的历史作用、现实影响以及传统法律观与现代法的;导波西银对及般费酸言中突及其解决作了分析论证例传罗。《藏族古代法新论》对了解藏族传统文化、认识藏族社会生活、促进藏区的法制建设磁由众纪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居并危油织九热坐决职作用。
华热·多杰藏族,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就读于海南民族师范学校、青海民族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民商法专业)、法学博士(民族学专业)学位。一直从事中国法制史、民族法制理论、法律文书科么占并含排盐业晶写作及法社会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发表有关藏族法制史、民间法、宗教与法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译文七十余篇,来自并参与完成省部级课农破题多项,著有《藏族部落习惯顾边善固室川罗叫伟法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藏族本土法的衍生与成长--藏族法制史探索》(青海人选沿委起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著作。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其中,《藏族部落习惯法研究丛书之二--藏族部落习惯法通论转制随兰其围七慢》一书(专著)荣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在教学之余,主要散致力于汉藏双语法律360百科实用教材、辞典的翻译、编纂,以及法律与民族、法律与宗教等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研究。
总序
绪论 松即关于藏族古代法的几个问题
一、藏族古代法的主要渊源
二、藏族古代法的体形根限督晚剂系
三、藏族古代法的固求守占特点
上篇 藏族古代私法研究
第一章 藏族历史上的土地属端教入验意亮传所有权制度
一、藏族历史上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形成与演变
二、藏族社会土地所有权之基本类型
三、藏族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制度
第二章 藏计济年科两书切连传佛教寺院的财产制度
一、藏传佛教寺院财产制度及其形成与发展
二、民主改革前藏传佛教寺院的财产关系
三、宗教改革后藏传佛教寺院财产关系的变化
四、藏传佛教寺院财产的继承规则
第三章 藏族的婚姻制度--以青海藏区为例
一、青海藏区婚姻制度的法律规定
二、青海藏区婚姻法律制度的特点
三、历代藏族法律和其他异民由土意京婷过正罗族法律对青海藏区婚姻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 藏族的赘婿制度--以汉藏赘婿制度之比较为视点
一、藏族和汉族赘婿的条件及其本质
二、藏族和汉做里体族赘婿的法律意义
三、对赘婿的认识和评价
第五章 藏族的遗产声会金飞受继承制度--以青海藏区为例
一、青海藏区不同时期的遗产继承的特点
二、青海藏区遗产继歌制找具已占快告活菜承司法实践的指导原则
第六章 吐蕃王朝的损害赔偿制度
一、吐蕃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则
势低盐喜居权在美马 二、吐蕃损害赔药输均主图审杨免晶回露偿规范的特点
三、吐蕃损害赔偿规范的启示
第七章 藏族习惯法中的环保规范
一、宗教信仰与藏族环保意识的形成
二、藏族环保习惯法的内容
三、藏族环保活动的启示
第八章 藏区的草原纠纷及解决路径--以青海藏区为例
一、青海藏区草原纠纷的类型
二、青海藏区草原纠纷的特点
三、青海藏区草原纠纷的解决办法
四、当前和今后应做的工作
中篇 藏族古代公法研究
第九章 解放前藏族部落的行政管理制度
一、藏族部落行政法律制度之形成和沿革
二、藏族部落行政法律制度的类型
三、藏族部落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
四、行政官吏的选任制度
五、部落行政机构的职权
第十章 藏族部落罚款制度
一、罚款的法律属性
二、罚款的适用范围
三、罚款权的归属和罚款的程序
第十一章 藏族习惯法中的"命价"制度
一、藏族习惯法中"命价"制度的意义、内容及特点
二、"命价"制度的社会功能
三、"命价"制度的本质
四、"命价"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十二章 藏族部落旧制中的盗窃追偿规范
一、盗窃追偿律的形成和发展
二、对盗窃行为的制裁措施
三、盗窃追偿规范的本质和特点
第十三章 藏族部落的惩罚制度--以安多地区为例
一、研究部落惩罚制度的意义
二、部落惩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部落惩罚制度的特点
四、部落惩罚制度中的民事惩罚
五、部落法中的经济性赔偿
第十四章 藏族部落刑律的特点
一、部落刑律脱胎于古代法,又区别于古代法
二、部落法既是各部落的内部法,又是一定历史时期法的一种存在方式
三、部落法中孕育着现代法,现代法是部落法质的飞跃
第十五章 藏族部落纠纷解决制度
一、藏族部落社会关系的特点和纠纷类别
二、纠纷的调解模式
三、审判制度
四、特殊审判方法
五、司法裁判权的归属
第十六章 吐蕃王朝的法律制度--以唐蕃法律制度之比较为视点
一、唐朝和吐蕃王朝的立法概况
二、唐朝和吐蕃王朝法律体例的异同
三、唐朝和吐蕃王朝法律内容的异同
四、唐朝和吐蕃王朝司法制度的异同207
下篇 藏族传统法律观与现代社会
第十七章 地域观念及其对藏族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地域观念的特征
二、地域观念的集中表现
三、地域观念的特点及其对工业社会的影响
四、地域观念对藏族社会的影响
第十八章 拉贡麻村藏族风俗变化的价值取向
一、民族风俗变化价值取向的表现
二、影响民族风俗变化价值取向的因素
……
第十九章 藏族传统法律观与现行法的矛盾
第二十章 用现行法解决"命价"案的几点思考
第二十一章 从习惯到法律:一个古老定律的现代途释
第二十二章 藏区民间法文化现象透析
第二十三章 民间法的法理依据和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这套筹备了多年的丛书,终于要和读者见面了!
近二十年前,鄙人开始关注民间法问题,其中缘由,是和当时参与教育部项目"回族法文化研究"密不可分的。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我才自觉地认识到:人们日常的交往生活,尽管依赖于国家正式法律者甚多,但人类秩序的建制,并不首先是从法律开始的,相反,法律本身的制定,必须遵循社会生活的规定。这种认知,虽然在既有的法学理论中不但有所耳闻,而且是彼时法学教育中大讲特讲的。那时,所谓研析"规范内部的学问"还不被人们所接受,不像如今这般红火。虽然人们在讲授课程时,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事实决定法律一类的观念不时传授给学生,但在实践层面上,究竟如何把握这一问题,学生也罢,老师也罢,经常是不得要领的。相反,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既有规则,如祭祖规则、节庆规则、信仰规则等等,一股脑儿归结为所谓"四旧",必欲彻底扫除而后快,却是司空见惯的。其结果是教材所授与实践操作之间巨大的反差,甚至出现实践所为和理论教化之间的倒挂:似乎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倒是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决定社会及其发展。
不过近十多年来,我国立法、司法等法治实践的发展,还是最终趋向于对我们时代和国情的关注,法律的全球化和法律的本土化关怀几乎同时在中国法治实践中搬演。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大智慧和大手笔予以探索、协调和对接的问题。在这期间,学人们不仅探讨法治化进程中和全球化相呼应的问题,而且也开始深究中国法治的自身土壤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文化论"、"本土资源论"、"民间规范论"、"私力救济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论"以及"法人类学论"等不同的学说,成为我国不同法学者之间探究法治化进程中自身土壤问题的几种主要进路和学术观点。围绕这些理论或进路,产生了一批学术论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法治发展中,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功能的司法机关,已经在认真尝试如何在司法中将法律的一般规定和民间规范相结合的问题。其中"泰州经验"、"东营经验"、"陇县模式"等,引起了国内法学界和司法界的普遍关注,这更进一步证明在学术研究中关注民间规则以资法治实践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