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吹牛

来自牛,又叫吹牛皮,吹法螺,指说话不根据事实,夸大或浮夸话的内容。

  • 中文名称 吹牛
  • 外文名称 kvell
  • 拼音  chuī niú
  • 注音  ㄔㄨㄟ ㄋㄧㄨˊ
  • 同义词  吹法螺、夸口

来自语概念

基本解释

  吹牛,吹牛皮 chuīniú,chuī niúpí

  (1) [boast] ∶说大话;夸口。

  (2) [chat] 〈方〉∶闲聊天 。

引证解释

  1、指夸口,说大话。

  清 李伯元磁阻更住功《南亭笔记》卷十一:" 翁叔平 两番访鹤, 吴清卿 一味吹牛。"

 360百科 茅盾《子夜》五:"管车 王金贞和稽查 李麻子 本来不过是法快尔为流氓,吹牛,吃醋,打工人,拿津贴,是他们的本领。"

  巴《要不要制定"文析律晚情流殖艺法"?》:"'四人帮'吹牛整整吹了十年,把 中国国民经济吹到了崩溃的边缘,难道底齐那位作者就看不见,就不明白?"

  2、方言

  在苏州、贵州等地的方言中,吹牛又有聊天的意究清容送仍刻盐不镇思。

  --你在干吗呢?

  --我在帮同学一起吹牛!

相关英语

  吹牛 翻译成英语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在"horse"这个可数名词前面,既没有定冠词,也没有不定冠词,这是英语中的一种习惯用法。

近义词

  吹法螺、夸口、自大

反义词

  自谦、谦、谦虚、低调

词语由来

说法一

  据专家考证,"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一带 。古代的交通不太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沿途水急滩险多流沙,很难行舟(木制船难操纵还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渡河运输上的困难,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车感英来负教始另种 皮筏子是黄河沿岸人们渡河面早贵较序级台时,最具特色的传统工具。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因其使用羊皮或牛皮制成而得片杨多治测苦慢育名。当人们宰杀牛、羊时,先剥下牛、羊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把植草完物油涂抹在四肢及沉济初升队颈部,最后将其浸水、曝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制成袋状,只留一范须义府据双和洋板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白操列及慢师群后,将小孔封紧,然后把多个皮袋固定在木排下,如此就制成一个皮筏了。

  当然,在古代是没有打气筒和帮浦可利用的,要想将羊皮袋灌饱显独季才高久象气,就只能靠嘴吹了。虽然羊皮袋体积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是吹的人也若统标格实统要体格强壮、肺活例态量很大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由于体积太大,想用嘴直接吹起来根本就不章甲让安看财上钟可能。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满气,通常就必须由几个肺活量大的成人,轮流往牛皮袋里吹气。

  因此,在黄河赶黄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的人听了,没人会相信,都会认为他是在说大话;而对的终布他作非族草记灯自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不仅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了。

说法二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说法三

  源于屠夫。屠夫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俗称捅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吹皮,让猪羊胀鼓起来,更容易用刮刀刮掉动物的毛。这叫吹猪或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是在"吹牛"。

  "吹牛"又叫"吹牛皮",但不明其来源的人,为了进一步强化其贬义,将它连谐带讹地说成"吹牛B"或略作"牛B";由于这最后一个字在书面上常用"×"来代替,所以,又有人把"吹牛"说成"牛叉"。

  人在"吹牛"的时候,常常会显得气势夺人。依据这一点,人们又把运势走旺的人和事形容为"真牛"(真棒)。股市的"牛市""熊市"中的"牛"并不来源于此。股市上涨,走势曲线便向上扬起,形状恰似昂头立角的公牛的轮廓;下跌,曲线便呈下弯的弧形,与弓背垂首的熊相似。

  不过,"牛市"之"牛",与"真牛"之"牛"来源虽不相同,但在"运势走旺"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说法四

  人们称呼说大话叫吹牛皮。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作为渡河的工具,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

  宋朝有一个人,叫杨璞,很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把屁给憋了出来也没有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

  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饿死很多跳蚤,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待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积极作用

  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人每天至少讲一次大话,超过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过三次。对多数人来说,说大话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一方面,这是为了显示自我、增加自信、弥补心理落差。比如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身份等,获得他人尊重。另一方面,适当的"吹牛"能降低恐惧和焦虑,比如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就用"希特勒永远造防良岁以次增型静往径审不出来能将麦克阿瑟炸掉的炸弹"等大话稳定军心。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似乎永远在说大话,他们不知疲倦,满嘴跑火车,什么事情都能吹得天花乱坠,甚至觉得自己神通广大,具有某种特殊能力。这样 "吹牛上瘾"的人,则要警惕是否有心理疾病作怪。比如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早期,大脑的神经传递失衡,会导致精神亢奋、自我评价过高。

  无论何种原因,过分说大话都会影响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因此,爱吹牛的人要学会审视自己、认清自我能力,不要总是承配都厂静诺,而要从擅长的小事做起, 给他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家人和朋友也要及时提醒和告诫他们,将他们"拉"回现实。如果吹嘘得很离谱、完全不符逻辑,则要及时带他们去精神科或心理门诊检查,必要时进行治疗。

消极作用

  从心理学上来说,吹牛与说大话是一种心理需求,它可以让我们快速地得到他人的肯定朝到可修积查单认行与认同,同时也可群等好缺来时下西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缓解我们内心的焦虑。

  喜欢吹牛的朋友,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在心理上达到理想自我的境界,也是出于显示自我、获得别人关注的目的。

  而借助大话提高来自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的典范,当属二战期间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有一次,德国空军一颗炸弹在他附近爆炸,警卫问他为什么不 赶快躲开。他说:"希特勒永远造不出来能将麦克阿瑟炸掉的炸弹。"这种大话也被称为"正常的大话",它能让人获得心理块机江状映仅博弈优势,在刻意"蔑视"对手的同时,降低了焦虑情绪。

  但是如360百科果吹牛过于离谱,那么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心理疾病,躁狂症与妄想会让人变得亢奋、不知疲倦、自我评价过高。这种不正常很容易识别,如果吹嘘得很离吃远谱或完全不符逻辑,就该带他们去精神心理科检查与诊断。

相关文章

原文

  京师选将军,群聚以观。有人出,首如斗,足如箕,其力士也。其时山东一人曰:"此辈未足魁伟,吾乡销振为响喜白素伯怎右一巨人,立则头顶栋。"山西一人曰:"吾乡一巨人更在上,坐则头顶梁。"既而一人曰:"此皆未之奇,吾乡有一巨人,开口时上唇抵栋,下唇搭地。"旁有难者曰:"然则身何居乎吃怕福金重候?"众咸哂之。

注释

  1栋:房屋的正梁。

  2 既而:不久。

  3难:反驳。

  4哂:嘲笑。

译文

  京城(北京)挑选将军,很多人聚在一起围观。有个人站出来了,头有笆斗大,脚有簸箕大,真是大力士啊。这时,有个山东人说:"这人不算魁武,我家乡有个巨人,站华业袁果试尔起来头能挨住房梁。" 一个山西人说:"我家乡有个人比你的更厉害,坐着头就能挨着房梁。"不久一个人说:"这些都不算稀奇,我家乡有个巨人,说话时,上唇挨房梁,下唇搭在奏来积县两告欢经另杀地上。"旁边有人反驳他道:"那么他站在哪儿呢?"众人都嘲笑他了。

相声:吹牛

  名称:吹牛

  表演:马季赵炎

  台词:

  甲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乙 头一回。

  甲 但是跟大家也是老朋友了。

  乙 怎么呢?

  甲 因为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我们。

  乙 大家经常看我们的节目。

  甲 就是没有面对面瞧见过。

  乙 没有这样的机会。

  雨式甲 所以大家很有兴趣,想弄张票看一看:这马季长的什么模样啊?

  乙 都挺关心的嘛。

  甲 好吧,借这个机会,公开在这儿展览一下。

  乙 啊?展览哪?

  湖绍识父油沙黑于宁菜甲 欢迎参观,请勿拿走!

  乙 哎!谁抱的消湖今述沙兴进刘饭告钢动啊?

  甲 前边都是表演的节目。

  乙 对。

  甲 咱们俩人呢,在这儿来个别开生面的节目。

  乙 什么节目?

  甲 咱们在这儿划困下进行一次体育比赛。

  乙 在哪儿?

  甲 就在这舞台上。

  乙 这差面做伯往查春舞台上能运动得开吗?

  甲 咱不搞大型的比赛项目。

  乙 那咱比赛什么呀?咱们下棋?

  甲 下棋不行,下棋大家看不首判滑固投蛋练名策事鸡清楚。

  乙 那,咱布达宽素面再俩拔河。

  甲 拔河是集体项目哇。

  乙 那,咱俩拳击。

  甲 拳击?咱俩谁打谁都不合适。

  乙 那咱俩比赛什么呀?

  甲 咱俩比赛吹牛吧。

  乙 哎!吹牛?

  甲 啊。

  乙 说大话呀?

  甲 哎,这是一种新兴的比赛项目,古今中外吹牛的人是大有人在呀。

  乙 是吗?

  甲 吹牛的方式还多种多样。

  乙 都有怎么吹的?

  甲 直截了当吹的、拐弯儿抹角吹的、互相对着吹的、捧着吹的、海阔天空吹的。

  乙 嘿哟!花样还不少。

  甲 咱们通过今天这场友谊比赛,把一个个吹牛的嘴脸勾划出来,推荐给大家。

  乙 啊?

  甲 您爱学哪样学哪样。

  乙 有学这个的吗?

  甲 咱们就是让大家看一看。

  乙 可以。不过我在吹牛上可没什么经验呐。

  甲 不要紧哪,一回生两回熟,熟中生巧哇。只要你不断地吹、经常地吹、刻苦地吹、用不了多久,你能吹出亚洲,走向世界。

  乙 啊?我吹出亚洲啊?

  甲 你应该有信心,你条件确实好哇!

  乙 我什么条件好哇?

  甲 脸皮比较厚实。

  乙 哎……谁呀?

  甲 怎么样?

  乙 既然这样,我就吹吹试试。

  甲 好,那我们吹牛比赛开始了。

  乙 行,行。

  甲 请大家都坐好了。在座的哪位,如果对吹牛有兴趣,我欢迎您上来咱一块儿吹。

  乙 这队伍就别扩大啦。

  甲 好,吹牛比赛开始,双方运动员入场。

  乙 还有入场式?

  甲 (学吹奏)

  乙 这什么乐队呀?

  甲 吹管乐伴奏。

  乙 好嘛,全吹一块儿去了。

  甲 首先,由种子队员赵炎开吹!

  乙 好!我呀!

  甲 啊?

  乙 我还真没吹过这玩艺儿。

  甲 要吹咱就铆足了劲儿吹。

  乙 那当然了,咱还想破纪录哪。

  甲 对。

  乙 要想吹牛啊!

  甲 嗯?

  乙 在座的谁也不如我!

  甲 这属于直截了当吹。

  乙 我吹牛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甲 不简单呀!哈哈,吹了十几年啦?

  乙 啊。

  甲 我吹二十多年啦。

  乙 他比我还厉害。我在吹牛上可有绝招啊。

  甲 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啊。

  乙 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

  甲 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

  乙 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

  甲 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

  乙 嘿,你可太厉害啦。

  甲 吹呀!

  乙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世家。

  甲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门里出身。

  乙 我们家是吹牛作坊。

  甲 我们家是吹牛工厂。

  乙 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

  甲 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

  乙 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

  甲 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

  乙 嗐!比不了。你可真能吹呀!

  甲 吹呀!

  乙 比不了!

  甲 吹呀!开局你就失利啦!不行吧?咱再来。

  乙 来。

  甲 咱们换样吧。

  乙 什么样?

  甲 咱们绕着吹吧!

  乙 什么叫绕着吹呀?

  甲 你吹我,我吹你,吹来吹去,目的还是为了抬高自己。

  乙 嗬!吹牛的名堂还真不少。

  甲 吹牛人全是这样嘛!来,吹吧!

  乙 哎哟!马季同志。您的相声说得太好啦。

  甲 哪里哪里,赵炎同志!您的相声比我说得好啊。

  乙 不行,不行,您可以称的上是名家高手,权威大师啊!

  甲 不能这么说,您可以说是新星新秀、新的潮流的代表。

  乙 哪里,哪里!您的相声是高雅而不粗俗哇。

  甲 您的相声是幽默而又含蓄呀。

  乙 您的相声真是脍炙人口啊!

  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当代佼佼者。

  乙 您的相声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

  甲 您的相声可以说是世界幽默宝库里面的精品哪。

  乙 您的相声让人是前仰后合呀!

  甲 您的相声那真是山崩地裂啦!

  乙 啊?要地震哪?您的相声社会作用太大了。

  甲 您的相声社会效果极佳呀。

  乙 上回东郊一个工厂着火啦,全城的消防队都去了,没救灭呀!没办法把您请去了,您站在那儿嘚啵嘚啵来段相声,眼看着那火苗子出溜出溜、吧叽就灭了。您这作用太大了。

  甲 好,我这相声管救人哪。

  乙 好哇。

  甲 要说您的相声作用更大啦!

  乙 怎么哪?

  甲 西郊奶牛场那个牛哇,不下奶了。后来把您给找去了,你是风尘仆仆,不顾疲劳,对着奶牛您就吹上啦!

  乙 吹上啦?

  甲 您就说上啦!

  乙 哎。

  甲 说了一段相声,感动的那牛啊,顺着眼睛往外流牛奶呀!

  乙 您瞧瞧!

  甲 哗!……

  乙 行啦!这儿开闸啦!您不光相声说的好哇!您那笔头子厉害呀!

  甲 您那笔头子比我厉害多啦!

  乙 昨天我听说:您一晚上写八篇文章啊。

  甲 我听说昨晚上,您写了仨电影剧本儿啊。

  乙 您那国画也好哇!

  甲 您的书法真是一绝呀!

  乙 您的国画,荣宝斋都不敢公开出售哇。

  甲 您的书法……海关都不让出口哇!

  乙 那为什么呀?

  甲 怕丢人哪!哈哈。

  乙 像话吗?你不光文学上有所成就哇!您还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

  甲 您……我还运动员哪?

  乙 您瞧,您这体形,没怎么运动就先圆啦!运--动--"圆"。

  甲 我什么运动员哪?

  乙 您是体操运动员呢。

  甲 对,我要不是体操运动员,我能有这线条吗?

  乙 嘿!他还承认啦!

  甲 对对!

  乙 嘿哟!前些日子你编了套高难度的动作,什么童非、李宁,根本做不了哇。

  甲 你怎么知道的?

  乙 体育界这点事儿,能瞒得了我吗?

  甲 您给大伙儿介绍介绍。

  乙 说一说?

  甲 啊。

  乙 那套高难度的动作呀!那是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然后蹿到高低杠上,一个佳妮腾越,在单杠上来个单臂大回环,最后掉到地毯上,来个旋转七百二十度,然后从怀里头变出个大火盆来。

  甲 哎呀,你可太能吹啦!

  乙 行行,你也太能吹呀!

  甲 我吹不过你。

  乙 怎么?

  甲 你不愧是吹坛上的新秀。

  乙 哪里,哪里!那我也比不了您这吹坛上的老将啊。

  甲 哎,你是青出于吹胜于吹啦!

  乙 哎!您是老将吹马,一个吹俩呀!

  甲 不能这么说,您是长江后吹吹前吹啦!

  乙 您是……?我都没词儿啦!

  甲 又完了吧?

  乙 再来,再来!

  甲 还来呀,又换样啦。

  乙 又换什么样啦?

  甲 借吹啦!

  乙 什么叫借吹呀?

  甲 借别人的嘴吹嘘自己!

  乙 好嘛!这名堂还真不少。

  甲 来吧!

  乙 要讲借吹呀,你马季可就不行啦!

  甲 马季?

  乙 啊。

  甲 等会儿!马季来了吗?马季在哪儿呢?找找!马季也来啦?

  乙 嘿!这位吹牛吹的,连自己都找不着啦!你不是马季吗?

  甲 不,我不是马季。

  乙 你是谁呀?

  甲 我不值一提。

  乙 你是哪位?

  甲 我是小小的"赵炎"。

  乙 嘿,"赵炎"就小小的呀?那你是"赵炎",我哪儿去啦?

  甲 我哪知道?

  乙 我是谁呀?

  甲 哎哟!你就是德高望重的马老先生。

  乙 好嘛!我俩换个啦!

  甲 哎呀,马老先生真是了不起呀。你是博学多才。您称为活的百科全书。马老先生!

  乙 这位借别人的嘴吹自己呀!不行,不行,我"马季"比你"赵炎"可差远啦。你"赵炎",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啊。

  甲 不能那么说。我小小的"赵炎"见了您是小巫见大巫啦。

  乙 哪里,哪里!我"马季"见到您退避三舍呀!

  甲 我赵炎不行

  乙 我马季不行

  甲 我赵炎不是个东西

  乙 啊!我马季不是个好鸟

  甲 我赵炎是装疯卖傻

  乙 我马季吹牛撒谎

  甲 我赵炎……不是好人

  乙 怎么骂上了这

  甲 怎么样?又完了吧?又不行啦!

  乙 再来呀。

  甲 这回咱们海阔天空吹。

  乙 海阔天空?

  甲 想吹什么,吹什么。

  乙 来吧。

  甲 你来吧。

  乙 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太大啦!

  甲 有什么能耐?

  乙 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能耐大。

  甲 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

  乙 你有什么能耐?

  甲 我经常用鼻子吃饭。

  乙 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

  甲 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

  乙 我隔着墙能看见人。

  甲 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

  乙 我留神吧!告诉你呀!昨天晚上我发高烧啦!

  甲 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

  乙 我高烧六十七度。

  甲 我高烧九十四度。

  乙 你也不怕烧死啊!"

  甲 烧吧!

  乙 烧的这厉害哟!手里摸个玉米粒儿,一张手成爆米花了。

  甲 我烧的也太厉害啦。

  乙 怎么啦?

  甲 今天早晨出被窝一睁眼呢,那被子烧了四个大窟窿啊!

  乙 你可太能烧啦!

  甲 你也够能烧的啊。

  乙 昨天晚上我请人吃饭啦!

  甲 我昨天晚上也请人吃饭啦!

  乙 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

  甲 来吧!

  乙 吃着吃着坏啦。我把筷子咽下去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

  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

  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

  乙 啊?你够得着吗?

  甲 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

  乙 像话吗?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少年老成。

  甲 我告诉你呀,我这个人成熟得过早。

  乙 我十岁就考上大学啦。

  甲 我九岁就大学毕业啦!

  乙 我八岁就结婚啦!

  甲 我七岁我们那孩子十三啦。

  乙 好嘛!像话吗?

  甲 反正吹牛也不上税不是,来吧!

  乙 我跟你说呀,我六岁就长老人斑啦!

  甲 我五岁就有抬头纹啦!

  乙 我四岁就驼背啦。

  甲 我三岁就留胡子啦!

  乙 我两岁就谢顶啦!

  甲 我刚生下来我退休啦!

  乙 这不边儿啦!

  甲 来吹呀,吹呀!

  乙 跟你说呀,我这人可高。

  甲 跟你说呀,我比你高得多。

  乙 我两米六九。

  甲 我三米六九。

  乙 你有那么高吗?

  甲 你有那么高吗?

  乙 我热胀冷缩抽抽啦!

  甲 我热胀冷缩胀出来啦。

  乙 那你也没我高,我跟北京白塔一般高。

  甲 我比白塔高一头。

  乙 还是我高。

  甲 我高。

  乙 飞机从我腰中飞。

  甲 卫星打我脚下过。

  乙 我高。

  甲 我高。

  乙 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不能再高啦!

  甲 我……我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

  乙 啊?!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

  甲 啊!

  乙 那你的脸哪儿去啦?

  甲 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李广墓
下一篇:李广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