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脾胃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

  • 中文名 脾胃湿热证
  • 证因 饮食不调,膏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
  • 表现 胃脘嘈杂隐痛,胸骨后灼热灼痛,口苦黏腻
  • 辨证 脾胃湿热,胃失和降

形成来自证因

  可因饮食不调,虽买固受膏梁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如岭南气候易致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分析信息

  一是由于脾胃素为阳虚,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外受时令之湿、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等)侵入,内湿与外湿再助周的互结郁久若化热而成湿热中阻。湿热中阻,中焦不畅,则脾胃功能失调;二是长夏之际,湿热熏蒸,易发湿热疫毒,湿热疫毒乘虚侵入人体后从表入里,郁入肝胆,深入营血,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以致不仅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而且360百科肝气不舒,日久必犯脾或犯胃,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另外常暴食膏梁厚于势味,引致湿热内蕴,导致脾次波象临微限局胃运化升降功能失调。以湿热导致的脾化升降功能失调,其可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而恶臭,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粒夜顺斗区方取还续派早脉濡数。

表现开方

  胃脘嘈杂隐痛,胸骨后灼热灼痛,口苦黏腻。嗳腐吞酸,恶心纳呆。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广场

  脾胃湿热,胃失和降。

治疗方法

  清热通降,芳香化湿。

基本方药

  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甘草克,生姜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脾肾阳虚证
下一篇:脾胃舒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