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脓皮病

在皮肤科门诊中,患“脓疱”,长“来自疖子”的患者特别多。这类病属于化脓性皮肤病,由葡萄球菌、链球 菌等感染引起,简称“脓皮病”。夏季人们出汗增多,细菌易在皮肤表面繁殖,所以脓皮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常见的皮肤感染。多360百科发于儿童。
  • 挂什么科 皮肤科
  • 哪些症状 皮肤坏死、皮肤浓重、发热、脓毒血症
  • 好发人群 卫生不洁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 需做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
  • 引发疾病 脓毒血症、败血症、菌血症、皮肤坏死性炎性损伤

概述

  在皮肤科门诊中,患“脓疱与菜务款星于波各盐”,长“疖子”的患者特别多。这类病属于化脓性皮肤病,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简称“脓皮病”。夏季人们出汗增多,细菌易在皮肤表面繁殖,所以脓皮病的发生率较高。因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常见的皮肤感染。多发儿童。

感染原因

  常因为细小的抓伤、裂伤或昆虫叮咬而感染,亦可经人与人之间接触而传播,还可从身体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本病在炎热、潮湿的夏天,特别是居住拥挤和卫生情况不良时更多发生。

症状

  开始为皮肤的红斑或肿块,发展为脓疱,脓排出后结痂,可有搔痒。痊愈不留疤痕。如抓患处可向其他部位迅速播散。细菌引入皮肤后1-3天出现症状。

分类

  常见的脓皮病有以下几种:

  

脓疱疮

又称黄水疮,夏秋季多发,常通过与病人直接接触而感染。开始皮损为少数散发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米粒至黄豆大小,以后迅速增大增多,并形成脓疱。最后,脓疱破裂,露出糜烂面。脓疱疮常发生在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疼痛或瘙痒。病情严重的,可合并淋巴结炎或其他病症。

  

毛囊炎

多见于头部,其他有毛发生长的部位如腋窝、外阴也可发生。皮损为米粒大小毛囊性丘疹,鲜红色或深红色,中心贯穿毛发,边缘有红晕,迅速变成脓疱。皮疹常多发,但不融合。以后脓疱破裂或拔去中心毛发,可排出少量脓液和血浆。可完全治愈,不留痕迹。

  

疖与疖病

疖是由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引起的深部皮肤化脓性感染,多处发生并反复发作的疖称疖病。疖,开始为鲜红色圆锥状高起的毛囊性丘疹,中心贯穿毳毛,逐渐增大,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表面较硬,自觉疼痛。以后,中心形成脓栓,顶端露出黄白色脓点,破溃后呈火山口状。

  

丹毒

丹毒由链球菌引起,常经皮肤或黏膜的细小伤口进入人体。丹毒发病急剧,常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皮损多发于面部及下肢,婴儿腹部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淡红、鲜红色水肿性斑片,表面紧张发亮,有灼热感,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清楚。严重者可发生水疱或血疱,或伴发败血症、肾炎等严重病症。

  

坏疽性脓皮病

坏疽性脓皮病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较罕见的皮肤溃疡性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最常见于青年及中年人,其中女性较多,儿童约占患病者的4%。其病因不明,但一般认为与免疫系统受损害有关。

  症状

  坏疽性脓皮病发病较突然,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下肢多见,还可发生于头部、颈部、会阴及生殖器,而小腿更多发,且疼痛剧烈。皮肤迅速出现丘疹、水疱或脓疱,这些大疱破溃后成为溃疡,并不断向周围发展,匍匐前进,溃疡面可达10厘米以上;而且溃疡较深并有坏死。由于创面常继发感染,又机体抵抗力较差,故常合并脓毒败血症,而使病情无法控制;有的病人会出现坏疽而不得不截肢。

  疾病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多有发热、关节炎、肠炎、血液肿瘤等全身改变。这是由于脓皮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有类风湿、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急性白血病或其它骨髓增生病。不少患者呈过敏反应,皮肤受到任何轻微创伤,如清创伤口甚至打针注射,都可能变为病灶。

  治疗

  1、 病情较轻时,可采取清洗伤口、抬头高肢体、局部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

  2、 若病情较重,特别是伤口合并感染时,除局部处理伤口外,还要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经验上以泼尼松之类激素为主,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类免疫抑制剂都有助于控制病情。

  3、 局部使用夫西地酸软膏可以有效治疗脓疱疮,显效率可达55%。

  4、 一般病者可望在半年内炎症消失,一年后病情缓解。但复发率很高。炎症消失后可植皮

西医治疗

  治疗脓皮病,可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红霉素、氟哌酸等。一般用药持续两周。

中医治疗

  中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局部治疗

  可选用50%的硫酸镁溶液热敷。如有疱,应挤出疱液,然后用0.02%呋喃西林液湿敷。也可选氯霉素酒精、百多邦软膏等外涂。另外,对于反复发作的丹毒、毛囊炎、疖与疖病,采用紫外线照射,也很有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再见乌托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