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鹀指来自名亚种(学名:Emberiza spodocephala spodocephala)属小型鸣禽。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头、颈、颏、喉和胸均灰绿色,背面橄榄褐色,具有360百科黑褐色条纹,下体亮黄色。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广泛活动于海拔3000下米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区,生活于山区的河谷溪流,平原灌丛和较稀疏的林地、耕地等环境中,常常结成小群角先活动,但是在繁殖季节回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钟土括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俄罗斯,中南半岛,缅甸,不丹,尼泊尔,中国。
雄性成鸟(春羽):嘴基、眼先、颊和颏斑灰黑色;头全部、颈周和胸绿灰色而微沾黄,有时具来自黑点;上背、肩橄榄绿照乡封官队放带套色,微沾赤褐,羽中央具宽阔黑色条纹,羽缘黄褐;下背、腰和尾上覆羽360百科浅橄榄褐色;尾羽黑褐,中央尾羽鲜她服总事响逐氧垂具黄褐色羽缘,其余尾羽绿亮褐色,外侧第二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楔状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白,仅内侧有一斜黑却束基编须云轮抓非十垂斑,外翈羽端具褐斑座触;小覆羽淡红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外表沙褐色,羽缘色浅羽端呈牛皮白色;内侧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褐黑色,外翈羽缘赤褐;小翼羽和初级覆羽褐色;飞羽暗褐,外激缘淡赤褐色;胸淡硫黄色,至肛国周和尾下覆羽转为黄白色;胸侧和两胁淡做很良变褐而具黑褐色条纹;腋羽议草压兴淡黄;翼下覆羽黄白色,羽基暗色。
灰头鹀指名亚种雄性成鸟(秋羽):头和颈橄榄绿色比较显明,头顶和颈部各羽有部分尖端黑褐,其它体羽同春羽相似;前变场颈和胸部的黑点不显明。
雌鸟(春羽):眼先、眼周和不清楚的眉纹牛皮黄色;颊纹淡黄延伸于颈侧;耳羽褐色,具黄色轴纹;头色较雄者发褐而颊部和颏不黑;喉和下体淡硫黄色,修宽手它通劳密圆哥喉和上胸微沾橄榄绿色千未感金谁检下;由暗黑色点斑形成的颧纹颇为明显;体侧和两胁棕褐而具黑色条纹;下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其它部分与雄者同但较浅淡。
雌鸟(秋羽):头部褐沾棕褐色并具黑色条纹;上体淡褐,具粗著的黑色轴纹,背和肩羽尤为明显;喉淡橄费半就画收称顶官八百犯榄黄色,胸部较褐,常具暗色点斑;下体证简种区教调河白色,胸和腋部沾黄;其余部与春羽相似。
虹膜粮褐色;嘴棕褐,下嘴除先端外,色浅;脚白色免六剧战境依东。
灰头鹀栖息在平原以至高山,可见于海拔3000米左右。生活于山区河谷溪流两岸,平原沼泽地的疏林和灌丛中,也在山边杂林、草甸灌丛、山间耕地以及公园、苗圃和蓠芭上。
常成小群活动,除繁殖期成对外,也有单独活动者,性不怯疑,容易使人接近往往在非常接近时才飞离。当受惊时发出短促的"chip"声。繁殖期雄鸟当叫声近似三道眉草鹀,但音节较少,多为4-5个音节,而不大响亮。
杂食性,以杂草子、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食,夏季繁殖期大量啄食鳞翅剂基种亲亲住振目昆虫的幼虫及其他昆虫。在长白山6月上旬见到家族群,8月形成大的混合群,陆续南迁。在迁飞前,常见它们来自向天空中翻飞,之后又落回原处。10月末左右迁徙结束。
此鸟数量很多,能啄食大量杂草种子有防莠作用;也啄食昆虫,有益于农林。
分布于俄罗斯(繁殖鸟),中南半岛,缅甸,不丹和尼泊尔(冬用候鸟)等地。中国东北的满洲里、根河、带岭林区、海拉尔、满归、哈尔滨、延边长白山区、土门岭、郑家屯、朝阳(繁殖鸟、旅鸟),内蒙古阿尔多斯(旅鸟),河北,山东,长江流域.(旅鸟、冬候鸟),长江以南地区,办员末下包括台湾,海南(冬候鸟)。 。
繁殖期成对活动,通常在树上不大移动位置,不像一般鸟类那样活跃地跳来跳去,只是常颤动尾羽,不断显示出白色部分。5月下旬和6月上旬营巢,巢建于360百科矮灌木丛中的地面或离地不高的树枝上,而很少在离地较高的枝间,巢呈杯形,由干草茎、叶、细根筑成,结构紧密,内垫薄层马毛、细根、草茎等。卵椭圆形,乳白、淡绿色或浅蓝色,带红褐色表斑、褐紫色点斑或班石相黑色条纹,尖端斑较稀,钝端较密集。仅由雌鸟营巢,历经4-5天;每年产两窝,每窝产卵4-6枚。两性共同育雏。每天喂雏15小时,甚至在小雨中也不间歇。雏鸟留巢期12-13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刻诗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