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虽正林皮章区怪小说集。一卷。又称《十洲记》。旧本题汉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记来自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360百科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
《十洲记》所载汉武帝华林园射虎事。据《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李善注引八顾失曲《洛阳图经》,"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可见汉武帝时还没有这个名称,显然此书非东方朔所著。来自然而《隋书·经籍志》已著录。李善注《文选》多次引用其文,据此可知是六朝人依托之作。书中称武帝不能尽东方朔之术,故不得长生,款依括次费报亚房磁以及篇首记载东方朔自谓"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云云,似是方士"藉以震眩流俗,且自解嘲之作"(鲁迅《中国钟斯长致评家证伤烟小说史略》)。有《旧满本啊家原员阳汉魏丛书》本、《古今逸史》本、《龙威秘书》本、《说郛》本等。
书中对道教宫室、道教人物叙述颇为详细,其他奇事异闻亦充满道教气息,故清代有人指出它"好言神仙,字字脉望",乃"道家之小说"。
本书现存版本,有《道藏》本、《顾氏文房360百科小说》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多种。今以《顾氏文房小说》本为底本,校以其他诸本进行标点,错讹处据之径改,不出校记。
《汉书·东方业岁混围氢钟地朔传》未提及此书,估计也是"后世好事者"假托东方朔之名集撰而成者。其成书时间,《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当在六朝时,但从书中多涉道教来看,则成于汉末道教炽盛时的可能性居多。
《海内十洲记》 一卷。或题《十洲记》《十洲三乐和条食响东岛记》《十洲三岛》《海内十洲三岛记》《十洲仙记》等等。作者伪。旧题汉东方朔撰。
委托者大约是东汉六朝的方士,因东方朔长于文辞,又喜诙谐,是委托将指当力际束命著述的理想人物。的右频晁公武《郡斋读书孙体钢七春松坐面口仅志》说:"班固《赞》言:'朔之十象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好事者,爱问观附钢着凶取奇言怪语附著之朔。'岂此书之类乎?"陈振孙、胡应麟亦证其伪,见本书《神异经》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指出了书中不少地方存在讹误:"其言或称臣朔,似对君这联晚谓木威善职论之词,或称武帝,又似追记之文。又盛称武帝不能尽朔之术,故不得长生,则似道家夸大之语,大抵恍惚职题具坏吗移脚点成章支离,不可究诘。考刘向所录朔书无此书名。书中载武帝幸华品几林园射虎事,案《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李善注引《洛阳图经》日:'华林园在城内东北隅,魏明帝起名芳林园,齐王芳改为华林',武帝时安少劳宗剧每更某灯春有是号?盖六朝词人紧种得先指办所依托。观其引卫叔卿事,知出《神仙后传》,后引《五岳真形图》事,知出《汉武内传》后也。然自《隋志》已著于录,李善注张衡《南都赋》、宋玉《风赋》、鲍照《舞鹤赋》、张衡《思玄赋》、曹植《洛神赋》、郭璞《游仙传》第一首、第七首、江淹《拟郭璞游仙诗》、夏侯玄《东方朔画赞》、陆任《新刻漏铭》并引其文为证,足见其词条丰蔚,有助文章。"这里从叙述体例、著技束础洋积酸防员势并录情况、地理历史沿革以查确神云毫财美及援引他书情况等几个方面详细证实了属伪托之书,是可信的。
《海内十洲记》的内容为:汉武帝闻西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遂向东方朔询问其所在及所有之物名,东方朔就详细地向武帝介绍了十洲及沧海岛、方丈山、蓬莱山、昆仑山之所在物产、神仙。
该书模仿《山海经》、《神异经》,属地理博物类作品,却重在记仙家故事,一味称道仙家,文字缛丽,铺饰颇多,不似《山海经》《神异经》那样文字简洁。叙事上章法较严谨,十洲三岛娓娓道来,每洲的故事,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次序井然。但本书多写神仙方家之事,荒诞不经,充满迷信,无多少社会意义,内容也不甚新鲜,缺少应有的情致,难及《神异经》、《洞冥记》。
该书有《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
《海内十洲记》
祖洲在东海 瀛洲在东海
炎洲在南海 玄洲在北海
长洲在东海 元洲在北海
流洲在西海 生洲在东海
凤麟洲在西海 聚窟洲在西海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迹所稀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名儒墨于文教之内,抑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抑绝其威仪也。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广陟天光,极于是矣。未若凌虚之子,飞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万。北极勾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大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所识乃及于是,愧不足以酬广访矣。"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如乌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船等入海寻祖洲,遂不返。福,道士也,字君房,后亦得道也。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而兽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焦。斫刺不入,打之如灰囊。以铁锤鍜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为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净。唯火烧此衣服,两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亦多仙家。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各五千里,去岸二十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又有风山,山恒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元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此五芝,亦得长生不死,亦多仙家。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割泥。亦饶仙家。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去西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芝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之水,味如饴酪。至良洲者也。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四两,吉光毛裘,武帝受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用也。以为西国虽远,而上贡者不奇,稽留使者未遣。又,时武帝幸华林园射虎,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弩弦。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之,终日不脱,如未续时也。胶色青如碧玉。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帝于是乃悟,厚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牡桂干姜等诸物,是西方国之所无者。又盖思东方朔之远见。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秦始皇时,西胡献切玉刀,无复常满杯耳。如此胶之所出,从凤麟洲来,剑之所出,必从流洲来,并是西海中所有也。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验。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又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黄。命国使将入呈帝见之,使者抱之,似犬,羸细秃悴,尤怪其非也。问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百禽者,不必系之以大小。是以神麟故为巨象之王,鸾凤必为大鹏之宗。百足之虫,制于螣蛇。亦不在于巨细也。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将贱百家而贵道儒,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而贡神香,步天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飞沙。契阔途遥,辛苦蹊路,于今已十三年矣。神香起夭残之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济众生之至要,助政化之升平。岂图陛下反不知真乎?是臣国占风之谬矣。今日仰鉴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贪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恧然不平。又问使者:"猛兽何方而伏百兽?食啖何物?膂力何比?其所生何乡耶?"使者曰:"猛兽所出,或生昆仑,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生天路。其寿不窃,食气饮露,解人言语,仁慧忠恕。当其仁也,爱护蠢动不犯虎豹;当其威也,一声叫发千人伏息。牛马百物,惊断絙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骛。处于太上之厩,役御狮子,名曰猛兽。盖神光无常,能为大禽之宗主,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长帅者也。灵香虽少,斯更生之神丸也。疫病灾死者,将能起之。及闻气者,即活也。芳又特甚,故难歇也。"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又两目如□磹之交光,光朗冲天,良久乃止。帝登时颠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久许,咸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来,乃相聚屈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遣四出寻讨,不知所止。到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太半。帝试取月支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为神物也。乃更秘录余香,后一旦又失之,检函,封印如故,无复香也。帝愈懊恨,恨不礼待于使者。益贵方朔之遗语,自愧求李君之不勤,惭卫叔卿于阶庭矣。明年,帝崩于五柞宫。已亡月支国人鸟山震檀却死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时,何缘不得灵香之用耶?自合命殒矣。
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岛上俱是大山,积石至多。石象八石,石脑石桂,英流丹黄子石胆之辈百余种,皆生于岛。石服之神仙长生。岛中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仙官数万人居焉。
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箓,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玉石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玄。其树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状。真仙灵官,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有能分形为百身为十丈者也。
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上通璇玑,元气流布,五常玉衡。理九天而调阴阳,品物群生,稀奇特出,皆在于此。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此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矣。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于珉城,象网辅也。诸百川极深,水灵居之。其阴难到,故治无常处。非如丘陵而可得论尔。乃天地设位,物象之宜,上圣观方,缘形而着尔。乃处玄风于西极,坐王母于坤乡。昆吾镇于流泽,扶桑植于碧津。离合火生,而火兽生于炎野;坎总众阴,是以仙都宅于海岛。艮位名山,蓬山镇于寅丑;巽体元女,养巨木于长洲。高风鼓于群龙之位,畅灵符于瑕丘。至妙玄深,幽神难尽,真人隐宅,灵陵所在。六合之内,岂唯数处而已哉!此盖举其标末尔。臣朔所见不博,未能宣通王母及上元夫人圣旨。昔曾闻之于得道者,说此十洲大丘灵阜,皆是真仙隩墟,神官所治。其余山川万端,并无觌者矣。其北海外,又有钟山。在北海之子地,隔弱水之北一万九千里,高一万三千里,上方七千里,周旋三万里。自生玉芝及神草四十余种,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舍,天帝居治处也。钟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龙山,西有劲草山,东有束木山。四山,并钟山之枝干也。四山高钟山三万里,官城五所,如一登四面山下望,乃见钟山尔。四面山乃天帝君之城域也。仙真之人出入,道经自一路,从平邪山东南入穴中,乃到钟山北阿门外也。天帝君总九天之维,贵无比焉。山源周回,具有四城之高,但当心有观于昆仑也。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跷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归大功于九天。又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里数高下。刻山之独高处尔。今书是臣朔所具见,其王母所道诸灵薮,禹所不履,唯书中夏之名山尔。臣先师谷希子者,太上真官也。昔授臣昆仑钟山、蓬莱山及神洲真形图。昔来入汉,留以寄知故人。此书又尤重于岳形图矣。昔也传授年限正同尔。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传授宝秘。臣朔区区,亦何嫌惜而不止所有哉!然术家幽其事,道法秘其师。术泄则事多疑,师显则妙理散。愿且勿宣臣之意也。
武帝欣闻至说,明年遂复从受诸真形图。常带之肘后,八节当朝拜灵书,以书求度脱焉。朔谓滑稽逆知,预观帝心,故弄万乘,傲公侯,不可得而师友,不可得而喜怒,故武帝不能尽至理于此人。
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 ──《清平乐(西池烟草)》· 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 ──《留春令(画来自屏天畔)》· 晏几道
越叶不用引离声,便登荣、十洲三岛。 ──《蓦山溪(出门西笑)》360百科· 葛胜仲
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清平乐(断崖流水)利好养审似英唱钟逐致鱼》· 苏庠
著向十洲三岛,入海何妨登陆。 ──《喜迁莺(凭高寓目)》· 史浩
如今向、仙家觅得,挈来十洲东畔。 ──《永遇乐(鄞有壶天)》· 史浩
三岛烟霞,十洲风月,四明古号仙乡。 ──《夜合花(三岛轮烟霞)》· 史浩
暂驭青鸾紫凤,来玩十洲三岛,旌旆卷芙蓉。 ──《水调歌头(河汉湛秋碧)》· 王质
有苍崖乔木,石磴鸣泉,尘不到,掩映十洲三岛。 ──《洞仙歌(东楼佳丽)》· 卢祖皋
十洲缥缈何许,风引彩舟行。 ──《忆旧游慢(望红渠影里)》· 赵以夫
三岛十洲无限景,稳驾鸾舆鹤驭宁否己主角铁。 ──《贺新郎(天上神仙路)》· 夏元鼎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水龙吟(去年看月诗成)》· 曾敦
坐啸的湖额蓬宫,移旌天府,往来三岛十洲。 ──《满庭芳(坐啸蓬宫)》· 鲁訔
安得乘槎更东去,十洲风外弄潺湲? ──《京口江沿绝所至便级每设阻停扩际弄水》· 徐铉
鸾部数环千硫罪区跑厚耐凤戏三岛,神仙居十洲。 ──《牡丹》· 李以商手殖的商隐
好共灵龟作俦侣,十洲三岛逐仙翁。 ──《鹤》· 李中
三岛路歧空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 ──《王道者》· 韦庄
霓裳曲罢天风听家识古至宽胜游讨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上增手径队达解起烧维危配清辞五首》· 李九龄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句》· 沈彬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玉台观》· 杜甫
琴弹三峡水,屏画十洲叶世差春。 ──《献中书潘舍人》· 李中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 ──《悼亡姬》· 韦庄
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 ──《忆山阳》· 赵嘏
欲问灵宪展职做广酸点世员货血踪无处所,十洲空阔阆山遥。 ──《尹喜宅》· 韦庄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奉同厚老亮优家约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 李商隐
又闻求桂楫,载月十洲行。 ──《赠天台逸人》· 廖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