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绥靖

来自靖(suí jìng),绥,   本义是借以登车的绳索,  引申为安定、安抚。靖,安定之意。即以安抚(绥)的手段使局势安定(靖),又称为姑息主义。"慰360百科抚"之意。中华盟立开额激挥二句度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长需走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意图维护地区局势。绥靖有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的意思。现多用于形容政策性的手段,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一般用于贬粉还室书缩染义。

  • 中文名称 绥靖
  • 读音 suí jìng
  • 类别 政策
  • 又称 姑息主义

由来

  绥靖一来自词中国古已有之,最初是安抚、保持地方平静的意思。张伯伦的绥靖政策最初不是贬义的,这对式样翻译是一般的意译。只是最终的效果证明了绥靖的失败,后来才引申为为求苟安而去做一些违岁诉九曾工良负亚克渐报反理性与原则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里还有一种非理性的纵容。绥:安定、安抚360百科。《诗·恒》:"绥万邦。""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三国志·薛综传》:"绥边抚裔。"靖:安定。《书·无逸》:"嘉靖殷邦。"

政策

  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讨好某个咄咄逼人的息始采应东倍场大刘激竞争对手的外交政策。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且一般特指善烈律民影松建向1930年代英、美、法、苏等大国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

  绥靖政策 (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称姑息政策。一时末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

事件

 能病践 绥靖政策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30年代,英美法对德意日侵略者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以至本国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图苟安的政策。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来自八事变"之初,美英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1932年美国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360百科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有田--克莱琪协定,它是慕尼黑政策在远东的重演。绥靖政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以英国为主导。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加制裁,英国反而同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专执垂呼图司永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结素千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住操被给接重要措施: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它的目的在于隔岸观火,从中渔利。

  1936每还战已律讨律年3月,由于英法按兵不动,德国不发一枪一弹,占领莱茵非武装区。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实际上是纵容德意干涉者,结果,西班牙共做圆扩响注粮案龙移派乡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10月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见操画右下占领了苏台德地区。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丑恶的表现。希特勒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占领历灯存夜对易钢倍却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破产。

历史动因

  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尤其是英国社会背景,绥靖政策的推行并非偶然,它是微磁收练求功话测概多种因素的总和。

  1、经济衰败的后作用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衰败的经济无疑是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2、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是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

  3、特定的政治安点触赵备坏素买排 统治阶级的政治安排是对外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面对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当局的政治安排也别有用心

  正是因为经济实力的不济和社会思潮的涌动及当局统治者的片维突诸多考虑,推行"绥靖政策"成为历史的必然。当然,国际环境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也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法西斯德国的迅速崛起和咄咄逼人的态势,使国人深感力不从心,不得不妥协避让。然而,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重合,历史才走向了"绥靖"的起点。

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避免二战的爆发,反而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使英国乃至世界人民案方斯药深受灾难。"绥靖政策"对当今国际政治外交尤其是中国仍有深刻启示。

  1、富国强兵,提高综合国力

  2、友好政治牛财济模耐套阶金剧宗,维护国际稳定

  3、灵活外交,促进世界发展

  • 明知日本野心,英国为何还是关闭滇缅公路?妥协换不来好结果中国沿海沦陷后,滇缅公路成了中国唯一的抗日物资运输通道,日本也看到了滇事饭助缅公路的重要性,遂屡屡对英施压。194院季及百病盟怀太黄0年英日签署协约,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这被认为是英国对日响适绥靖高潮。但应日本要求关闭公路,英国未能得到苟安,反而加剧了日本对英美的轻蔑。 浩然文史 百家榜创作者,百家号金牌导师,学者,历史学博士,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 如果英法搞不绥靖 能击败德国吗?一直以来德意志第三帝国都是欧洲人民心中永远的痛,尤其是对于英法这种原本的列强而言更是如此。那么如果英法真的出来阻止这一切,能否阻挡得住小胡子的野心呢? 凤凰网历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绥阳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