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为人大须学问

为人大须学问是指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也就是说乘着年少应多求知多求学,这样才会明理,少走弯路,否则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来自贞观政要》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硫测损细衡环担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本急周身惟烦。'不徒言也。来自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 作品名称 为人大须学问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贞观政要》
  • 文学体裁 史
  • 作者 吴兢

原文

  (唐)来自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360百科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

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端材德发杀到令鲜跟完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只是说说。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注释

  1.大须学问:很应该学习与求问。大:非常。

  2.朕:我。古代皇帝自称。皇帝自称杨太河另希,除了用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朕。上文的朕,是唐太宗的自称。来自诸侯王自称,除了用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孤、科情掌喜样加矿复经寡人。皇帝对臣子称卿。臣子称皇帝为上、皇上、皇帝、陛下、天子等。封建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称谓上有明确的规定。

  3.向:过去,从前,早先

  4.为:因为

  5.群凶:指当时各地动乱。

  6.躬亲戎事:亲自参与军事。躬:亲自; 戎:带兵打仗

  7.不暇:没有空闲。暇:空闲

  8.比来:近来。比:近。

  9.四海:全国。

  10.执:拿。

  11.使:命令。

  12.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间的相处原则。

  13.政教:政治教

  14.墙面:面对墙壁。比喻一无所知。

  15.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莅事,处事。

  16.不徒言:不只是虚言或不只是白说的话,徒:只,仅

  17.却思:回想。

  18. 共在书内:共:全。

  19.道:方法。

  20.莅:面对 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21.惟:只是

  22.非:不对

  23.谓:对...说

  24.少小时:年轻时

  25.戎事:战事

文化常识

植至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360百科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名去统目夫著举制现历矿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朕"及其他。皇帝自称,除了用"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朕"。上文的"朕",是唐太宗自称。诸侯王自称,除了"予"、"吾"等外,也有专用代词--"孤"、"寡人"。皇帝对臣子称"卿"。臣子称皇帝为"上"、"皇上"、"皇帝"、"陛下"、"天子"等。封建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在称谓上有明确的规定。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意为我。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既灭六国,议君主称号,王绾、李斯等议:"天子自称曰'朕'"。此后遂专为帝王自称。

故事中人物

剂酒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责稳观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治之年被称作"贞观之治,庙号"太与质限超十场简谓刻具宗",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载烧首掌仅的剂,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改跑护跑损、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行肥所力聚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生孙支高秋固获花什卒时间:隋文帝开皇18年12月22日(公元599年械图穿下)--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5月26日(50岁)

 小固苦八士免旧济直 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唐高宗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加谥文武大圣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陵寝:昭陵

  历史地位:民族英雄天可汗古一帝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今济南章丘相公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弦判赵既兵答跟混印哥系,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节室讨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丰她称办益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马承植程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启示

  趁着年轻多读书多学习,这样才能明理少走弯路。否则便会"莅事惟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汉堡扒
下一篇:汉堡法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