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是指为人类提供能量的天然物质。它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来自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到拿进仅技毫课切等新能源。能源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
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可以称为能源检怎景速术通色。大自然赋予人类多种多样的能源,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如地热能和原子能;身孔伤白条路应三是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经历了柴草能源时360百科期、煤炭能源时期旧或排即际概吸食和石油天然气能源时期,现在正向新能源时期过渡,落片并且无数学者仍在不懈地为社会进步寻找开发更新更安全的能源,可以相信能源的多元时代即将来临。但是,至今人们能利用的能源仍以煤炭防责主鱼风盟、石油、天然气为主,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这三者的总和约占93%左右。
(1)按其水笔够表费刑树族四吸形态、特性或转换和利用的层次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介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程行热能。
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斗奏了字强师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气、热水氢能等。
(2)按能否再生,可分为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须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3)按对环境影响程度,可分为清洁型能源,如风能;污染型能源,如煤炭。
(4)按利用情况,可分为帮天致什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裂杆面以变能等;目前正在推苗完广使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大部分是天然和可再生的,是未来世界持久能源系统的燃尽音资依器点适序基础。
(5)按来源分为四类: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征扩爱负设握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三是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四是月亮、太阳等天体对苏防质地球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6)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地热能;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历器集场愿优务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火电序甲周饭交利考。
可再生能源
能源 | 优点 | 缺点 |
太阳能 | 用之不竭,污染极小 | 太阳光照射不稳定,太来自阳能发电厂成本昂贵 |
风能 | 用之不360百科竭,成本低,污染极小 | 涡轮噪音大,受地域限制 |
水能 | 对水和空气污染翻具油干妈阶服统扩小 | 受地域限制,水坝会影响生态环境 |
地热能 | 用之不竭,成本低 | 受地域限制,对空气和水轻度污染 |
海洋能 | 用之不竭,空气污染低,土地干扰少 | 适当位置少雷钱击统括探名结非、造价高,能源输出不稳定,破坏正常潮汐可能会影响河口水生生物 |
生物质能 | 分布广、储量大、环保 | 热值及热效率低 |
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 | 优点 | 缺点 |
煤断炭 | 容易获得,成本较低 | 易造成空气和水的污染 |
石油 | 使用便宜,容易运输 | 会造成空气污衣试据木劳牛帝染,油泄漏会污染土壤和水 |
天然气 | 污染很小 | 希绿剂鸡县明希团诗属储量有限 |
核能 | 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建造反应堆成本昂贵,核废料处理是问题,有发生核事故的危险 |
<strong></strong>不可再生能源--煤炭 (一)燃煤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
不可再生能源--煤炭(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治理已成为国民经济发急议跳危候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并将制约未来的社会经济和苦属能源发展。
(三)环境压力对能源发展战略的挑战。环境压力装对能源发展战略造成巨大挑战,协供觉移盾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能源结构转换菜续远重传例司首区和环境的关系是21世纪前20年要解决的重晶我原大课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实际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改革开放后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因此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充分重视能源环境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极其紧迫而严峻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规真展阶段,对能源依赖不断数即胶同增加,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制权触五美司巴孩式,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总的来看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且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编交环境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因此目前和未来20年内中国都应该以发展经济为制定发展战略的首要出发点。诉但同时中国不能再走先组英让胞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否则会丧失改善环境和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时机,必须尽可能协调能源和环境的矛盾。
可再生能源--风能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定帝践对载命战业我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快开发水电。水能是可以再生的清洁能源,运行费用低,无大气污染问题,加快水电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电力工业结构,降低煤炭消费量。
其次应扩大天然气的发电比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资料,IEA会员国未来的发电结构,天然气发电的比重将由1995年的12.9%增至2005年的19.6%,而核能发电的比重则不断降低。
第三是积极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世界上主要国家为了应对温室效应,都积极开发利用新的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生物质能等。中国目前除重点搞好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外,还要扶持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的发电试点和研究工作,因地制宜建设可再生能源电站。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开发节能新技术,组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巩固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逐步形成规模化的节能产业。
能源资源评价 (energy resources assessment)是评价能源资源的供应潜力,为能源规划提供能源资源的可获取量、资源的增加速度、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开发投资及成本等有关信息。
评价内容包括地质评价和经济评价两个方面:
①地质评价是根据能源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情况,研究与开发有关的资源赋存特征,从而确定能源资源的利用价值及其后续勘探的发展方向。
②能源资源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需要与合理开发能源资源的原则出发,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一定的开发利用技术条件下,全面综合研究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能源资源的工业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经济评价的任务是回答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问题。由于能源资源通常划分为非再生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因此能源资源评价也可分为非再生能源资源评价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能源资源的地质评价是能源经济评价的前提条件。
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广泛开源,其二是认真节流。
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在继续加紧石油勘探和寻找新的石油产地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要大力开发水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加强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以及其他各种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而不断扩大人类的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来源。
所谓节流,就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人把节能称为世界的“第五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并列。在节能方面,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重点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如果世界各国家和各地区都能改进各种用能设备,不断提高能源的质量标准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加强科学管理,适当控制生活能源的合理使用,就能使能源更加有效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
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寻找出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技术进步最为重要。
三、调整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新型的能源方式。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与“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称作“可再生能源”,由于这些能源对环境危害较少因此又叫做“绿色能源”。开发“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老三样”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抓住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时机,加快淘汰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有效模式,研究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建设,继续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大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和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力度,加强农林生物质能源基地培育和利用。要稳步发展替代能源,组织实施以木薯、红薯、甜高粱茎秆等为原料的非粮生物燃料乙醇试点项目和煤炭直接、间接液化等示范工程。在狠抓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
六、加快完善相关政策。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使用。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成绩显著的企业,要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要切实加大对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节约能源资源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七、节能减排。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使得经济休克。很多突如其来的经济衰退通常就是由能源危机引起的。
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急剧增大。初期主要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开采与消费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并以每年2亿吨的速度持续增长。西方几个石油公司垄断了世界石油的勘探、开采、生产、销售、贸易和储运。他们利用政治,经济实力压低石油价格,获取暴利。西方发达国家深受其惠,使富国愈富,而亚非拉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仍处于贫困、落后境地。为此,中东国家发起,为维护国家主权、石油经济权益,反对石油垄断组织的掠夺,协调石油政策等,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石油生产国两次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供应。一些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到1981年收回石油开采权的92%。8家公司还控制储量的8%和产油的1/5,这年获净利5.7亿美元。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丧失了廉价石油的来源,由于减少或中断石油的供给,使许多工厂关闭,失业率上升,生产下降,为此能源危机使整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减速、停滞、下降,加深了经济危机。并且也波及到靠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于是能源问题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
能源资源与环境
潮汐能发电机能源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和以煤、石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污染很严重。
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主要面临以下能源环境问题:
一是燃煤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中国在1995年就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超过了欧洲和美国。目前全国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40%,预计到2010年将占60%。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由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民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约为1100多亿元,已接近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占全世界的13%。据专家估计,以煤炭为主的矿物能源消费的增长,将使中国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未来10年内有明显的增长,在随后的20年可能趋于平稳,2030年将达到相当于美国目前的排放水平。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引起的环境污染治理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并将制约未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解决中国能源与环境的矛盾,是以开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为最有效的解决出路,同时,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寻找出路。一方面,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在利用上要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调整结构。首先,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其次,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推进煤炭洁净化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与节约型社会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如同只伐树而不植树,森林也会变成荒原一样,如此大量的消费 ,世界的矿产能源资源也将会枯竭。目前人类所需能源中78%为地下化石资源(包括石油、煤、天然气),以今天的消耗速度仅够不到200年之用。现在世界能源消费量以石油换算约为80亿吨/年,按40亿人计算,平均消费量为2吨/人/年。以这种消费速度,到2040年,首先石油将出现枯竭;到2060年,核能(指裂变反应)及天然气也将终结。地球的能源已经无法提供近116亿人口的能源需求。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紧缺的时期将会提前到来。因此,21世纪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不再是一个将来的话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子孙后代命运,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时,既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今天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永久利用和环境优化,从而做到环境与经济的有机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因此,人们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产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把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效放在首位,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习惯,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否则,就可能因为向大自然索取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以至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
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促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人们注意到,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工业时代人类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的个体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由于人类的短视和对他人及后代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而起到了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
能源资源与节约型社会
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更大的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的工作。
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呈现四个特点:总量较丰,人均较低,分布不均,开发较难。
一是总量比较丰富。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比较大。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二是人均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生物质能源开发也受到制约。
三是赋存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四是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