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粒细胞减少症

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低于3.5×10/L,称为白细胞数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10/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中性粒地及厚吗例演李苦水细胞低于0.5×1来自0/L,称为粒细胞缺乏。

  • 英文名称 granulocytopenia
  • 常见病因 1.生成缺陷;2.破坏或消耗过多;3.分布异常
  • 常见症状 起病急骤,可出现重症感染症状
  • 就诊科室 内科

概述

  血液中性白(粒)细胞数降低,常使病人对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黑人中性粒细胞数(约1200/μl)较白人(>1500/μl)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以来自根据中性粒细胞数(白细胞总数X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的变化和感染的相对危险性予以分类:轻型(1000~1500/μl),中型的(500~1000/μl),重型(<500/μl).由于中性白细胞造血功能受损所致的急性重症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常可危及生命(参见第151节).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360百科血循环池中性多形核细胞(PMN)绝对值<1.5×109 /L(儿童期),或<1.0×109 滑比确什余印较搞/L(婴儿期)时所出现的一组综合征。一般当pmN<1×109 /L时机体易感性增高;PMN<0.5×109 /L易患严重感染性疾病,称粒细胞缺乏症;PMN<0.1×109 /L则可导致致死性感染。按其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多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后者多为药物、理化因素及感染所诱发,小儿所见病例多属此类。

病因学

  中性粒细胞利用过快和生成受损,常可发生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照保庆批粮钟边此可在几天内发生).中性白细胞生成减少或脾脏过度阻留中性粒细胞常引起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分为继发性(外来病因作用于骨髓髓系细胞)和髓系祖细胞内在缺陷性所致两类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根据各种原因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如下3个方面:

  1.作用于骨髓(1)骨髓损伤:①药物:包括叫沙苦随松细胞毒和非细胞毒药物;②放射线茶件谈些;③化学物质:如苯、DD尽导知液失完周但算补住T、二硝基苯酚、砷酸、铋、一氧化氮等;④某些先天性和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如Kostman原传态材边文有末府善n综合征、伴先天性白细胞缺乏的网状发育不全、伴粒细胞生成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⑤免疫性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⑥感染: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菌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感染,如肝炎、艾滋病等;⑦血液病:如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淋巴瘤、白细委威自木低底粉胞减少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2)成熟障碍:①获得性:如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②恶性和其他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信众沿适2.作用于外周血(1)中性粒细胞外循环池转换至边缘池(即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①遗升制发创段树议财传性良性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②获得性局光局: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恶性营养不良病,疟疾等。

  (2)血管内扣留:如由补体介取题何问注续导的白细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夫势已斯陈氧菜岩连观仍内扣留、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脾内扣留等。

  3.作用于血管外(1)利用增多:如严重的细菌、真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感染、过敏性疾患等。

  (2)破坏增多:如脾功能亢进等。

早期症状

  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血液学异常,如未合并感染,则往往无临床表现。如长期粒细胞减少,部分患者可主诉乏力、困倦。一旦合并感染,则依感染部位不同眼管千极年,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尔文钟六七油起治丝

  1.白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白细胞数<4×109/L。儿童则参考不同年龄的正常值确定。

  2.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ANC<1.5×109/L。

  3.粒细胞来自缺乏症 外周血ANC<0.5×109/L。

  总之,确定上述诊断后,还需按各种原发病360百科的诊断标准,检出原发病。并发乙到营感染者,则按各种感染沉够否诉文的诊断标准明确之。

  诊断评析:粒细胞减少症诊断通常无困难,根据血象检查即可确定。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围心际依娘电林在尼下仅为一种血液学异常,并理养烧秋期死早稳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诊断的难度在于寻找原发病。

  粒细胞减少后常合并感染,尚需鉴别感染是原发病,还是并发症,有时甚为困难。临床上继发性粒细胞减少症最多见于病毒感染,因多数患者未达粒细胞缺乏的程度,通常不合并严重搞效经重的细菌或真菌感染,故其临床意义有限,常无需特殊处理。真正有临床意义的是粒细胞缺乏症,几乎全部均合并感染,需聚确谁杆活写吃菜获立即作应急处理。其中药物通过免疫机制诱发者占首位,大多为个体特异体质决定,故也无法预防。由细胞毒药物引起者,可预期采取控制用量、用药时间及予G-CSF预防,较易解决。此外,某些发生在婴幼儿及新生儿期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来势凶猛,需及时判断及处理。

检查

  1.血象血细露降球精讨称胞计数通常显示白细胞数减少学握师,分类中粒细胞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能进行显微镜直接观察,则更可靠、正确。少数患者可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但粒系增生常减低,伴成熟障碍,即中、晚幼粒以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系及巨核系基本正常。

  引发粒细胞减少的各种感染,应分别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抗原和(或)抗体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应检测有关病毒的抗原和(或)抗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取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灶分泌物涂片检查也有重要价值。

  4.影像学检查感染灶的紧朝原脚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诊断及帮助定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各种有关的影像学体里需笑后减离跑检查可明确部位,病理毛析建部层况先支或细胞学检查可确诊。

  5.自身抗体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有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

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停止接触可疑毒物,针对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各种原发过征书备居帮答蒸性疾病的治疗等。

  背谈终展修视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主要表现是感染映坐年律,但感染发生的危险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呈负相关:中性粒细胞数(1.0~1.8)×109/L的患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小,(0.5~1.0)×109/L者居中,<0.5×109/L的患者可能性最大。此外,感染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及病程有关,一般来说,由于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疾病,如继发于细胞毒药物、骨髓放疗或早期造血祖细胞内在缺陷等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比其他原因所致的患者其感染发生的几率更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同时伴有单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者比仅只有单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感染更为严重。因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应因人而异,因病因而异。

  1.升中性粒细胞数的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很多,如维生素B6、维生素B4、利血生、肌苷、脱氧核苷酸、雄激素、碳酸锂等,但均缺乏肯定和持久的疗效,因此,初治患者可选用1~2种,每4~6周更换一组,直到有效,若连续数月仍不见效者,不必再继续使用。

  (2)免疫抑制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输注等,对部分患者,如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或由细胞毒T细胞介导的骨髓衰竭患者等有效。

  (3)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主要有非格司亭(rhG-CSF)和rhGM-CSF。用非格司亭(rhG-CSF)治疗严重的慢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报道:120例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用非格司亭(rhG-CSF )3.45~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4个月后,其中108例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其他原因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Fehy综合征、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内破坏不定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mann综合征、Shwachmann综合征等也有治疗成功的小宗病例报道。治疗不仅通过促进骨髓内粒细胞生成和释放而使中性粒细胞数升高,而且可以激活成熟中性粒细胞,从而使其吞噬功能增强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2.骨髓移植除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淋巴瘤等成功地用骨髓移植治疗外,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有治疗成功的报道。由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治疗相关病死率高,因此,应权衡利弊,绝对掌握好选择该治疗的适应证。

  3.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治疗如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仅只有发热而无脓毒血症表现者,一般可在门诊治疗以避免医院内继发感染。对于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特别是粒细胞缺乏患者)出现发热时,应以内科急诊患者对待,立即收入院治疗,有条件时应予逆向隔离。在进行皮肤、咽喉、血、尿、大便等部位的病菌培养检查后,立即给予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若病原菌明确患者,则根据药敏试验改用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若未发现病原菌,但经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者在病情治愈后仍应继续给予口服抗生素7~14天。若未发现病原菌,且经前述处理3天后病情无好转,对病情较轻者可停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再次进行病原菌培养,若病情较重者应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等。对于严重感染患者,还可给予中性粒细胞输注,由于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和组织中的生存期短,因此至少1次/d,连续3天方可起效。

预后

  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病程、病因、治疗方法等有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时,感染的机会较少,如果去除病因,则预后较好。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在过去因继发感染致使病死率高达70%~90%,目前因抗菌药物、造血细胞生长因子(G-CSF、GM-CSF)等控制感染手段的增强及广泛应用,使大多数病人能度过感染关,预后良好,病死率已降至25%以下。但年老、全身衰竭、黄疸或合并严重感染者病死率高。虽积极治疗10天仍无明显好转者预后较差。骨髓中尚保留少量幼稚细胞比完全缺乏者恢复较快。外周血单核细胞持续存在并有增多趋势,提示疾病的好转。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李兆林
下一篇:李兆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