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梁济运河

梁济运河,京杭大运河-鲁运河中段、淮河流域南阳解次源款职易果四湖水系支流,北自梁山县国那里向东南,沿来自东平湖滞洪区西堤至邓楼,然后脱湖堤直下东南, 于济宁市仅按食跳以加愿李集西入南阳湖,南与京杭运河南四湖湖区航道相接。全长90公里,流360百科域面积330够感章比见金议6平方公里。1958年开鲁告电原式阿始建设,1969年通航。防洪水位是38.不律侵65~40.65米,除涝水位为36.阶家秋组想银请61~39.20米。

印条觉由梁济运河是京杭大运河-鲁运河的一部分,承担着航运功能。也是济宁、菏泽境内淮河流域整美蒸受菜米含满六的主要排水通道,具关含良降仍形丝有泄洪功能。同时,梁济运河是"引黄济湖"渠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骨干输水河道。

  • 中文名称 梁济运河
  • 所属水系 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支流
  • 流经地区 梁山、汶上、嘉祥、济宁任城
  • 发源地 梁山县国那里村引黄闸
  • 主要支流 泉河、赵王河、琉璃河、郓城新河

干流概况

  梁济运河起自梁山县路那里村东,南流经梁山、汶上、序事顾氧假杨支织觉子嘉祥及济宁市郊区等县区,于李集西南入南四湖,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3306平方公里。

  由于黄河南岸至南四湖的原京杭大运河河道弯曲,加之年久失修,河床淤积严重,已不能满足通航及来自排洪的需求。为此决定整治该段京杭大运河,以恢复运河的排洪和通航能力。整治工程开始于1959~1960年,新开挖了黄河以南至南四湖360百科的运河,因该段运河位于梁步始州层山至济宁间,故名梁济运河。此后海济考又进行了多次治理,形成了现在的河道。梁济运河开挖后,黄河南岸至济宁以北的老运河废弃。

 及来村 1969年梁山至济宁通航,从梁山县国那里至济宁湖口,全长90千米,流域面积3306平方千米。其中,梁山境内北起入黄船闸,南至五里堡村出境,长48千米会掉在基运停以高,流域面积985平方千米,成为县境内淮河流域的唯一排水通道。源石未屋加业语明应粉林东西两侧的排水河大都垂直于梁济运河停前呼架绝提完,形成了羽毛状水系,排水流量60立方米每秒。

  梁济运河:该河北自梁山县路那里向东南,沿东平湖滞洪区西堤至邓楼,然后脱议吃煤取足号湖堤直下东南, 于济宁市李集西入南阳湖。全长90公里,境内长48公里,流域面口训迫者差频鱼积3306平方公里, 其中境内983平方公里。防洪水位为38.65-40.65米,除涝水位为36.61-39.20米。 该河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3条,即郓城新河、湖东排渗河、琉璃河;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5条,即龟山腚河、金玛河、岱玛河、北宋金河、流畅河。

河道演变

  是古京杭运河济宁至梁山段立终础音罗均觉斤错变供的演变。京杭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后经隋朝、元朝大规模的扩展、疏浚、连接,形成1794千米的南北大运河。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2年)动工开挖济州河,从任城(今济宁市)向北,经今梁山县开河村、袁口村西北至安民山(今小安山)西南入大清河,长75千米。后因海口沙壅,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向西古境北经寿张集、沙湾、张秋至临清接御河,全长125千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河南省原武决口,漫安山湖,会通河尽淤。永乐九年(1411年)重新开挖会通河,从袁口改线经靳口、流流课承孔连起推简安山镇、戴庙至沙湾。清咸丰死她别商够生息样穿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在十里堡村北被冲这话犯相甚很断。1958年修建东平湖水库,将张坝口以北之运河截入库区内。梁山境内段被称良力袁团字往称紧益氧为湖西排渗沟。1963年进行疏浚治理,改称梁济运河。1966年冬,按6级航道进行开挖疏通,并相继建成郭楼节制闸、船闸和国那里入黄闸。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改道,古京杭大运河被黄河截断。黄河以南到南四湖一段的大运河,河道弯曲,水源不足,又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淀,已不能满足通航要求,故于1958年开始,在黄河以南,北起梁山县黄河附近的国那里村,南至南阳湖北端,另行开挖新的运河,由于此河段不能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故取名为梁(梁山)济(济宁)运河。

  梁济运河是1958年由交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开挖的。1958年先结合修湖西大堤,开挖了龙公河以下的湖内部分。1959年继续完成龙公河以上至五里营下7.8公里。1960年春,为满足东平湖排渗和两岸排涝要求,自黄河南岸国那里小标准开挖,到五里营与湖内京杭运河沟通。1962年扩大治理了长沟至泉河口段。1963年为满足东平湖排底水种麦,又从长沟扩大到流畅河口。1964年在湖堤取土塘基础上,疏浚了流畅河至路那里一段。1966-1967年为了通航,又疏浚长沟至郭楼闸一段,同时修建了郭楼船闸,形成了现在的梁济运河。

  该河流域面积原为4810平方公里,经过几次疏浚和水系调整,干支流排水系统逐步形成。1972年,为减轻该河道的排水压力,将1504平方公里的面积,截入洙赵新河,变为3306平方公里(菏泽地区境内983平方公里)。梁济运河干流,自路那里起,沿东平湖西经梁山穿金线岭高地和南旺湖洼地,于济宁市西南入南阳湖,但治理标准偏低,邓楼以下平槽泄量仅有60-110立方米/秒,上游不足三年一遇除涝流量的20%。梁济运河干流,1959-1967年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346万元,完成土石方3146万立方米,工日1990万个,建节制闸、船闸各1座,桥梁20座,涵洞26座,排灌站49处。 自东平湖兴建和梁济运河开挖后,在流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系调整与治理。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郓城新河、琉璃河、湖外流畅河、龟山河、金码河、北宋金河、湖东排水河、湖区柳长河、戴码河。

  梁济运河主要支流有派范谈核泉河、赵王河等。

  泉河,上有两源。北源为北泉河,为泉河主源,发源于汶上县曹营,西来自南流,至鹅河村合南泉河,又西南流,至汶上县南旺由左岸注入梁济运河。河长42.8公里,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

  赵王河,源于巨野县沙土集南,东南流,经嘉祥至济宁市郊区陈庄西,由右岸汇入梁济运河,河长41.8公里,流域面积381平方公里。

  柳长河, 360百科古为济会汶故道,亦称北清河。因沿堤植柳故名柳长河。此河逐渐淤废。1963年库区还耕后,川创迅液妒离坏奏为排涝水,北起八里湾,南至张桥村开挖河道,经张桥泄水闸入梁济运河,评素齐断尼刚讲婷静映妒因方位与原柳长河大致相同,故袭用旧名。全长20千米,流域面积225.58平方千米,排水流量13立方米每秒。

  流畅河 ,从汪海屯至梁济运河,河长8.68千米,流域面积56.3平方千米,排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 北宋金河 古名济河,宋时曾为漕运渠道,金后逐渐湮废。近代宋金河起源于宋江的故乡郓城县,取名宋江河。在梁山县境内流经金线岭,南靠金堤,酸作阶重故演变成北宋金河。由倪楼村入境,在徐桥向东北至戴庙,经运河故道入东平湖。全长70千米,流经县境21.6千米,河床宽350米。原为鄄城、郓城、梁山西部的主要排水河道,1958年修建东平湖水库,河道于路那里村被截断,水系重新调整,徐桥村以上被分段切割。1965年,陈垓引黄闸利用原河道作沉沙池。现仅徐桥以下尚起排涝作用,在路流职那里村入梁济运河,县内长6.3千米,流域面积51.2平方千米,排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

  金码河 ,1973年开挖,西起黑虎庙乡侯庄村北的金堤,东至后码头村北入梁济运河。全长14.6千米,流域面积77平方千米,排涝能力40立方米每秒。

  戴码河 1964年开挖,北起戴庙乡的孟垓村,沿公路西侧向南流经小安山隔堤涵洞后,沿湖围堤至柳长河泄水闸入梁济运河,时称戴柳排水沟。1973年修建林和克商码头泄水闸后,改由码头泄水闸入梁济运河,易名戴码河。全长14千米,流域面积79.5平方千米,县境内长4.7千米,排水流量28立方米每秒。

  龟山河 ,原为自然流势开挖破第把老盾高量的排水沟,南起马营乡穆屯村,向北至龟山北折向东,在梁山镇任庄村北入梁济运河。因流经龟山脚下,故名龟山沟。1974年,穆屯村至龟山一段扩直向东移为支流,任庄村至龟山己进希关后一段向西延伸经西李庄到陈垓灌区的南分干为干流,改名为龟山河。全长12.5千米,流域面积50.9平方千米,排水流量13立方米每秒。

  湖东排水河,1960年开挖,名为湖东排渗沟。北起东平县大清河南岸的吴家漫,经东平城(现州城镇)西,沿东平湖围堤东侧至张坝口,向南顺老运河穿梁山、汶上两县边界,在开河村北折向西南,于韩垓乡东马垓村西南入梁济运河。1965年春开挖改线,至开河村东南穿老运河向西南,于嘉祥县的王杨村北入梁济运河,改称湖东排水河。全长49千米,流经梁山县12千米,流域面积25.5平方千米,排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

  郓城新河, 1960年开挖,西起郓巨河东岸唐店,在梁山县方庙乡琉璃井村入境良快,至信楼乡陆庄村东南入梁济运河,全长27.9千米。梁山县境内长15.7千米,流临题聚吸域面积60平方千米,排水流量40立方米每秒

  琉璃河 ,1966年春开挖,西起杨营乡野猪淖村,经赵坝、信楼,至韩垓乡高店村南入梁济运河,全长39.5千米,流域面积83.8平方千米。县内长32.2千米列慢响则身,排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

 明而州教权松日台成 大泲河, 明洪武元年(1368年)黄河决口,可船洪水冲刷形成,为宋金河的一发破包分支。南起馆里乡太平集村,向东北流经寿张集、郑那里村,入商那里村北洼,长19千米。1958年建湖后,于郑那里村入梁济运河,上游被陈垓灌区的干支渠分割,失去排水作用。

  金堤西河 ,清光绪元年(1875年)后,筑金堤挖土而成,上承鄄城县箕山河、郓城县侯集洼及北沙河来水,于黑虎庙乡李庄入境,投景垂这讲各沿金堤西侧穿黄花寺闸(1953年建,过水量7立方米每秒)入宋金河,流域面积8709平方千米。1964年春,进行调整治理,南起郓城县的侯铺村,顺金堤至张楼向东穿金堤开新河,在陈营入宋金河。长17.6千米,流域面积381.5平方千米。1966年后,由于水系调整,县境内分段纳入金码河、北宋金河。

  宋金河,古名为济河,亦名宋江河。近代宋金河起源于郓城县南临集附近,自南向北经郓城县城东,梁山县境西部,至徐桥向东北到戴庙汇入老运河后排入东平湖。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1954年冬,两岸曾复堤29公里,做土方40.49万立方米,工日15.3万个,投资11.28万元。1958年春,为接纳金堤西河来水,陈营至路那里18公里一段,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按排涝要求进行疏浚,设计流量为51.5立方米/秒,于路那里改入了梁济运河。自1965年以后,陈垓引黄灌区,利用宋金河河槽宽的优势作为灌区沉沙区。总之,该河由于经过水系调整,分段切割,80年代,除河尾徐桥以下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尚起排涝作用外,其余各段,已基本废除。

  琉璃河。因河道线路流经梁山县琉璃井村,故名琉璃河。源头西起梁山县赵坝村,向南沿宋金河故道至倪楼,折向东南出宋金河后,基本沿郓城、梁山两县边界线,东流入梁济运河,全长24.75公里,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1966年按3年一遇除涝50%,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开挖,共计做土石方200.19万立方米,工日94.5万个。该河治理后,不但解决了金堤以西和金堤东十二连洼区域内的排水问题,同时还缓解了郓、梁两县边界水利纠纷。另外,对该区引黄灌溉,发展农业生产,也奠定了良好基础。以上整个梁济运河流域,包括支流治理,共计做土石方6468万立方米,建节制闸12座,桥梁51座,涵洞228座,提水站105座,总工日6642万个,国家投资4678万元。

  自东平湖兴建和梁济运河开挖后,在流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系调整与治理。

  湖东排渗河,修建东平湖水库时,于1958-1960年开挖了湖东排渗河,该河上自大清河南岸武家漫,向西沿大清河堤,绕旧东平县城西,经水库围堤东侧,向南至张坝口,即沿老运河,下至开河村东北,向西南入梁济运河。起初只作排渗之用,后为解决东平、汶上、梁山三县接壤地带排水问题,于1965年春按3年一遇的50%进行治理,并改由开河村南穿老运河向西南,于嘉祥县王场村北入梁济运河,全长48.8公里,流域面积为232平方公里。

  赵王河 ,系1960年从嘉祥县马村向东开挖的新河,长13公里,改道至陈庄西入梁济运河。赵王河原流域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先后分段被东鱼河干流,东鱼河北支,洙赵新河,鄄郓河,郓巨河截流,其流域面积为424平方公里。

  郓城新河, 被郓巨河截断后,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属梁济运河支流,即自郓巨河至梁济运河,全长28公里,流经郓城、梁山和嘉祥县境,流域面积为225平方公里。该河原系小型排水河沟,1960年曾进行了疏浚,1964年按3年一遇除涝的50%,10年一遇防洪标准开挖。1971年郓巨河开挖后,郓城新河被截为上下两段,上段属洙赵新河水系,下段属梁济运河支流,水系调整后的流域面积,减少三分之二,从而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

  金堤西河 ,位于郓城、梁山县西部、金堤以西,上游承受鄄城县箕山河、郓城县侯集洼以及北沙河的来水,沿金堤西侧,经梁山县黄花寺闸,穿金堤向东入宋金河再入老运河。原有流域面积870平方公里,1959年兴建陈垓引黄干渠时,将该河截断。为解决金堤以西涝灾,使水系更加合理,1964年对金堤西河进行了水系调整和全面治理。南至郓城县侯铺村,沿金堤北至张楼穿金堤后,开新河东排入宋金河,全长17.6公里,流域面积为381.5平方公里,做土方29.6万立方米,工日19.3万个。1966年春,琉璃河开挖后,将该河又纳入了琉璃河,梁山县境内的金堤西河,部分段纳入了金码河和宋金河。

  宋金河,古名为济河,亦名宋江河。近代宋金河起源于郓城县南临集附近,自南向北经郓城县城东,梁山县境西部,至徐桥向东北到戴庙汇入老运河后排入东平湖。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1954年冬,两岸曾复堤29公里,做土方40.49万立方米,工日15.3万个,投资11.28万元。1958年春,为接纳金堤西河来水,陈营至路那里18公里一段,流域面积626平方公里,按排涝要求进行疏浚,设计流量为51.5立方米/秒,于路那里改入了梁济运河。自1965年以后,陈垓引黄灌区,利用宋金河河槽宽的优势作为灌区沉沙区。总之,该河由于经过水系调整,分段切割,80年代,除河尾徐桥以下流域面积51.2平方公里,尚起排涝作用外,其余各段,已基本废除。

  琉璃河, 因河道线路流经梁山县琉璃井村,故名琉璃河。源头西起梁山县赵坝村,向南沿宋金河故道至倪楼,折向东南出宋金河后,基本沿郓城、梁山两县边界线,东流入梁济运河,全长24.75公里,流域面积218平方公里。1966年按3年一遇除涝50%,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开挖,共计做土石方200.19万立方米,工日94.5万个。该河治理后,不但解决了金堤以西和金堤东十二连洼区域内的排水问题,同时还缓解了郓、梁两县边界水利纠纷。另外,对该区引黄灌溉,发展农业生产,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上整个梁济运河流域,包括支流治理,共计做土石方6468万立方米,建节制闸12座,桥梁51座,涵洞228座,提水站105座,总工日6642万个,国家投资4678万元。

历史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改道,古京杭大运河被黄河截断。黄河以南到南四湖一段的大运

  河,河道弯曲,水源不足,又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淀,已不能满足通航要求,故于1958年开始,在黄河以南,北起梁山县黄河附近的国那里村,南至南阳湖北端,另行开挖新的运河,由于此河段不能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故取名为梁(梁山)济(济宁)运河。梁济运河是1958年由交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开挖的。1958年先结合修湖西大堤,开挖了龙公河以下的湖内部分。1959年继续完成龙公河以上至五里营下7.8公里。1960年春,为满足东平湖排渗和两岸排涝要求,自黄河南岸国那里小标准开挖,到五里营与湖内京杭运河沟通。1962年扩大治理了长沟至泉河口段。1963年为满足东平湖排底水种麦,又从长沟扩大到流畅河口。1964年在湖堤取土塘基础上,疏浚了流畅河至路那里一段。1966-1967年为了通航,又疏浚长沟至郭楼闸一段,同时修建了郭楼船闸,形成了现在的梁济运河。

梁济运河

流域

  该河流域面积原为4810平方公里,经过几次疏浚和水系调整,干支流排水系统逐步形成。1972年,为 减轻该河道的排水压力,将1504平方公里的面积,截入洙赵新河,变为3306平方公里(菏泽地区境内983平方公里)。梁济运河干流,自路那里起,沿东平湖西经梁山穿金线岭高地和南旺湖洼地,于济宁市西南入南阳湖,但治理标准偏低,邓楼以下平槽泄量仅有60-110立方米/秒,上游不足三年一遇除涝流量的20%。梁济运河干流,1959-1967年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346万元,完成土石方3146万立方米,工日1990万个,建节制闸、船闸各1座,桥梁20座,涵洞26座,排灌站49处。自东平湖兴建和梁济运河开挖后,在流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系调整与治理。

梁济运河

  湖东排渗河修建东平湖水库时,于1958-1960年开挖了湖东排渗河,该河上自大清河南岸武家漫,向西沿大清河堤,绕旧东平县城西,经水库围堤东侧,向南至张坝口,即沿老运河,下至开河村东北,向西南入梁济运河。起初只作排渗之用,后为解决东平、汶上、梁山三县接壤地带排水问题,于1965年春按3年一遇的50%进行治理,并改由开河村南穿老运河向西南,于嘉祥县王场村北入梁济运河,全长48.8公里,流域面积为232平方公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蔡程
下一篇:蔡立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