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李春青

李春青,男,1955年9月28日生来自,汉族,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人,博士临武我通有举滑时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真屋现乙必该究中心主任、专职研究员,曾任北进球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360百科长、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文居掉学理论研究会理事。

  • 中文名 李春青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地 北京市
  • 出生日期 1955年9月28日

人物经历

  1来自982年3月毕业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童庆炳先生,攻读研究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360百科教;199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专职研究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负责科学研究、学载所甚素宪此科建设等工作)、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挥子采长衣自供理论研究会理事。

研究方向

  文学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土适料承担课程有文化诗学等。

主讲课程

杂措航量创  1、"马列文论原著选讲"。

  2、"中国文化诗学研究"。

  3、参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要贡献

  1、《谈孟子的"仁政思想"》(《河北师大学报》明工光形1980年2期)。

  2、《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河北师大学报》1982年1期)。

  3、《浅谈美与善的关系》服导打传生课行向再胜(《文学评论》1982年6期)。

  4、《浅谈王船山的情景怕航附树走说排磁言南论》(《河北师大学报》1983年4期)。

  5、《试评近年来的美学论争来自》(《河北师大学报》1984年4期)。

  6、《论文学价值的二重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2期。

  7、《知风线笔举聚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第八卷)。

  8、《试论孔子与柏拉图功利主义美360百科学观的几点异同》《东西方文化研究》1987年第一期。

  9、《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与新方法的关系》《江汉论坛》1987年6期。

  10、《文学接受与文学价去拿史逐判甲轴足背内宽值系统》《河南大学你界术该与慢迫扩线米款学报》1987年5期

 战系息依象球 11、《论艺术直觉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1期。

  12、《艺术情感与艺术思维》《湖南师大学报》1988年3期。

  13、《艺术接受活动中若所影严孔左担同部女尼主体情感模式的双向建构》《求索》1988年3期。

  14、《文学的"冷"与"热"》《展田职高装农现胶溶今文艺报》1988年43期。

  15、《艺术活动是人类情感解放的手段》《江汉论坛》1988年5期。

  16、《艺术情感形式化之一途》《文学评论》1988年5期。

  17、坚九笔危或往界纪济《文学史与文学价值阐释》《求索》1989年2期

  18、《历史,从将来走向我们》(不望伤收齐他地合著)《文艺研究》1989年3期。

  19、《艺术作叶响委品的情感表现与艺术情感的形式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增刊。

  20、《艺术家的表情冲动与唤情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京和卫差《学术之声》第五辑

  21、《文学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反思》《文学评论家》1990年1期。

  22、《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精神》《民主与科学息划旧巴态下真查》1990年3期。

  23、站法细况微速司《论文学理论建设的心理学视角》(合著)《太行学刊》1990年2期。

  关甲四全海24、《论艺术沉思》《保快州义司般站讨转船求索》1990年6期。

  25、《论文学价值的二重性》《文学评论家》1991年3期。

  26、《文学价值观念三题》《学习与探索》1991年5期。

  27、《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河北学刊》1991年6期。

  28、《文学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求索》1992年1期。

  29、《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与康德的"美的艺术"说》《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0、《创作过程的心理体验与角色意识》《文学评论家》1992年4期。

  31、《谈创作冲动的心理构成》《求索》1993年1期。

  32、《作为文学内在形式的审美意象》《学习与探索》1992年5期。

  33、《文学创作的"内觉体验"》 ,《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4、《艺术外形式的形成》,《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科出版社1993年版。

  35、《价值的消解与重构》,《文论报》1993年第11期。

  36、《文学的依托》,《文论报》1993年第39期。

  37、《主动出击的文化策略》,《文艺争鸣》1994年2期。

  38、《文学应"入主"大众文化》,《东方论坛》1994年1期。

  39、《都德小说的艺术魅力》,《都德中短篇小说精选》代序,华文出版社1995年版。

  40、《呼唤人的价值规范》,《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精选》代序,华文出版社1995年版。

  41、《士人的自觉与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原始生成》(《求索》95、1)。

  42、《略论中国古代诗人的人格类型》(《学术月刊》95、3)※。

  43、《士人与自然--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价值观之文化底蕴》(《文学评论》95、2)※。

  44、《论道学的基本范畴--心》(《社会科学战线》96、1)。

  45、《论"中"在儒学中的核心位置》(《北师大学报》96、2)。

  46、《在人格与诗境相通处--论中国古代诗学的文化心理基础》(《文学评论》96、2)

  47、《论儒学中的"乐"范畴》(《广东社会科学》96、3)。

  48、《论"时"--兼谈儒家处世之灵活性》(《中国文化研究》96、4)。

  49、《中国文化诗学论纲》(《社会科学辑刊》96、6)。

  50、《论"自然"范畴的三层内涵》(《文学评论》97、1)※。

  51、《走向一种主体论的文化诗学》(《文艺争鸣》96、4)※

  52、《重建"为己之学"》(《河北学刊》95、4)。

  53、《"孔颜乐处"与诗意境界》(《中国文学研究》95、3)※。

  54、《经世致用与文化制衡》(《求索》95、5)。

  55、《学术研究的真与伪》(《当代学术信息》96、1)。

  56、《文学语言的粗俗化与文人心态》(《语文建设》95、2)。

  57、《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94、3※

  58、《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求索》94、4)

  59、《宋明理学家何以轻视文学》(《南方文坛》94、4)※。

  60、《对艺术发生的心理学思考》(《河北学刊》95、1)※

  61、《对"后"与"新"之评说》(《湖南文艺》96、11)。

  62、《观念与方法的背离--二十年来我国文艺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文论报》98、5、21,总期421)

  63、《论"自得"--兼谈宋学对宋代诗学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98、2)※

  64、《论"涵泳"--兼谈宋学与宋代诗学的内在联系》(《河北学刊》98、4)

  65、《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的"养气"说》(《社会科学辑刊》98、3)。

  66、《在文本与历史之间--重读《西游记》》(《学习与探索》98、6)。

  67、《重读《红楼梦》--尝试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中国文学研究》98、4)。

  68、《"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倾向》,《文学评论》1999年2期※

  69、《在心性与事功之间--评周月亮的《王阳明大传》》,《中国图书商报》1999年5月11日。

  70、《文章与道--论北宋诗文理论的学术背景及心理内涵》,《原道》,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71、《从孟子到黄宗羲--论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文化制衡策略》,《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中华工商联出版社,1995年版。

  72、《先秦士人阶层的精神特征--论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生成的主体依据》,同上。

  73、《艺术情感及其发生过程》,《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4、《文学语言的表情功能》,见同上。

  75、《中西互证,古今沟通--谈童庆炳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文艺争鸣》1998年1期※。

  76、《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社会学思想》,见《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7、《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发展概观》,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8、《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见同上。

  79、《艺术生产发展的特殊性》,见同上。

  80、《对"循环阅读"批评方式的尝试--重读《三国演义》》,《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五期。

  81、《困境与出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反思》,《文艺报》第131期。

  82、《宋代士人的文化心态》,见《青年思想家》1999年第2期。

  83、《浅谈当前我国文艺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4、《艺术中无意识问题研究的进展》(译文)《苏联文学》1989年3期。

  85、《论西方创作心理学的几种观点》(译文)《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6期。

  86、《从杨万里到严沧浪--论诗学对宋学精神的拒斥与背离》,《求索》2001年第1期。

  87、《心中之景与眼中之景--陶诗与谢诗的文本差异及其文化原因》,《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88、《论文学理论的命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89、《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

  90、《〈水浒传〉的文本结构与文化意蕴》,《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91、《拷问真实性--文学理论学科性反思之一》,《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4期。

  92、《走向阐释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学科性反思之一》,《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93、《全球化语境中的古代文论研究》,《湛江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94、《唐宋诗的文本差异及其文化原因》,《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5期。

  95、《文化诗学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96、《文学理论的"自性"问题》,《福建论坛》2002年第一期。

  97、《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困惑及可能的对策》,《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第一期。

  注:带※者被其他刊物转载。

专著

  1、《艺术直觉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艺术情感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美学与人学》,中国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4、《魏晋清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文学价值学引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6、《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7、《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8、《马克思与现代美学》,(合著)高教出版社,2001年4月版。

  9、《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0、《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与李壮鹰合著,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译著

  《亘古不灭之光》(与人合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承担国家项目

  1、1995年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专著《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

  2、1997年获准独立承担国家"九五"规划社科项目《宋学与宋代文学理论》。

指导研究生

  1、指导在职申请学位研究生四人,均已通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

  2、代替他人(教研室出国老师)指导五位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均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

  3、指导本人招收的一名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将获得学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求知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