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漫画脚本

漫画脚本是,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思维的故事内容来设计相应的画面。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前期绘画的脚本;二是后期制作的依据;三是长度和经费预算的参考。

  • 中文名称 漫画脚本
  • 性质性质 带有漫画性质的文学

研究

  漫画脚本与文学之间的区别

  漫画脚本与电影脚来自本的区别

  漫画脚本与文学或电影剧本之间差异并不大,而且并不绝对,只从形式上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作为专门为漫画创作提供服务的漫画脚本,应该是,并象电影剧本那样分出场景和要素,有利于直接的专业操作。从这一点上说,漫画脚本既有文学的特性又有剧本的特性,就象漫画本身也是文学与电影的结合一样(这里所说的文学,似乎是比较狭义的文学,不包括剧本在内--这样的命题有利于比较明晰的思考)。对于由几种特性混杂起来的事物,我们需要将它的各种性质分解开来,与它自身独有的特性加以比较,最终使我们获得一个最为明确的认识。这种讨论方法就是我们即将对漫画脚本进行简单研究所希望采用的,也是试图将漫画脚本与其他的东西区分开的意义所在。

  漫画脚本具有的360百科很明显特征就是对画面的关注去表直至对提,它所述及的,都是画丝取位破帝间危限现新面可以表现的,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到画面所造成的阅读效果--这就是文学所完全没必要顾及的领域。这或许和剧本有些相似,但是如果你注意到漫画实际上是采用关键帧来制造连续性的,你就会发现,漫画与电很系垂科哪急控讨影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无法逾越的连续性问题--但也正是这种连续性的不足使我们能够以丰富的想象力加以弥补,或者换言之使这种不连续的状态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采用分格产生连续性的漫画要求它的剧本不要人为地制造太多的麻烦,在电影上面零那术没脱子误五求川可以毫不费力表现出来的运动对于漫画来讲也许就是一种虐待。漫画家有权要求脚本作者采用更聪明、更往火适合漫画表现力的办法来阐述他属感若的故事,这种要求造成了区别。

  为了更加具体的找出区食后上技别所在,我们有必要将漫画论升衣想却中文学与电影的成分加以探讨。

  漫画中的文学成分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以及对话文本上,这些成分是漫画的灵魂,是漫画用以感动读者的部分。有些漫画特意的将这种成分剥讲特威被图希满专争重促离,形成抽象的风格,它们的晦涩刚好可以作为反例证明,良好的文学成分会使漫画变得更加流畅和有感染力。

  相对于文本,对文本进行表现就是电影语言的功能,整部漫画故事都是由精心选择的镜头衔接而成的,拙劣的镜头语法会造成严重的阅读困难。总听到有人说"漫画语言"这个词汇,而在一般理解中,"漫画语言"很大程度是指漫画的镜头语言(有时还包括一些画面上的小手法)。关于镜头组织,完全需要另外进行专门的研究,其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阔。实际上每一位有经验的作学号革燃觉百装弦大钱者都有自己的镜头语法--这是风格的一部分,但市握至从帮临是所有的镜头都应该是符合基本规律的--这种规律来源于人类共须白分光清固有的感知能力,我们有必要掌握它,以避免令人费解的镜头产生。

  经过文学层面上的创想和电影镜头方面的推敲,最后使一部漫画变得美轮美奂的,是漫画的画面。在画面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漫画的美术江皮钢富没冲创往答酸成分,所以可以说漫画中美术所占的比重充其量不过三双西分之一。有人说过:"画漫画的人可以胜任很多行业,几乎任何行业的人也都可以变成漫画家。"这句话正是说明了漫画中美术成分是一种多么次要的因素--虽然不可或缺,但却应该适可而止。漫画对美术的要求实际上是很匠气的,它是一种流行文化,需要批量生产以及满足低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职业漫画家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力求满足作品的完成度,也就是精致的程度。在漫画的展煤营识器回会景口裂北画面问题上,实际上可以说任何风格都有自己的比较省力的固定套路可寻,而且可以随着不断创作而得到迅速的提高。

  美术成分相对于文学和影视来讲对于漫画的影响比较独立,也容易得到关注和改善,也就因此成为存白出尔富照程们这轮长期以来影响我们创作思想的一种误区。其实,综观本土漫画界,始终在刘考些入担接齐密婷讲提高画技,却迟迟无法产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其原因何在?其实再明显不过。时至今日,我们的很多说法都在讲我们有了很好的作者,画技上不输给日本人,但是实际上我们真正缺少的从来都不是画技。就象我们总由建代练夫免星入极是说四大发明发源地在中国,但是为什么在别人家里开花结果?我们从开始就缺乏的是意识,既缺少创新精神也缺少独立思考认真研究的热情,否则,我们早已经是漫画的发源地了--有人曾经自豪的说:"日本的漫画之父手冢治虫还曾经在中国学过动画呢!"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耻辱。

  说了许多,漫画脚本与文学、影视剧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没有必要从文体上做出任何区分--漫画脚本和电影剧本一样,从文体上看都无非是专业文学的一种。我们所要找出的区别与其说是一种分界线倒不如说是一种创作思想和关注点的差异。

  也因此可以得到公理一的一则推论:漫画脚本在创作中应该以服务于该漫画预定读者群为参照,制造能够或有利于以漫画镜头语言表达的情节,设计画面能够描绘的场景气氛。(推论二)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印象--影视剧本是比较特殊的文学,漫画脚本则是比较特殊的剧本--这三者是层层嵌套的包含关系而不是开头所认为的交集关系。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得到第三个推论:漫画脚本的创作过程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学层面上的思考,然后是形成一个脑海中的电影,最后经过漫画化的清洗整理得到成品。这三个层次经常是只用同一个创作步骤就可以完成--它们与过程次序没有必然联系。(推论三)

  日本漫画脚本的套路

  日本漫画发展之后,经验已经成熟到了很多东西不言自明的程度,他们对于脚本的创作也是完全驾轻就熟的。他们有职业的脚本作者以及代表出版社对脚本进行修订的编辑,这二者就象火车的铁轨,将漫画脚本手推车式的创作变成火车式的高速大量生产,这种条件我们还完全不具备。对于日本的这种体制下的产生的漫画脚本,我们没有实力进行模仿。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日本的漫画脚本因为产业化而走向了套路化。就象好莱坞的套路一样,除了少量"大片"以外,更多的是应一时之需的商业垃圾。近几年国内盗版书泛滥成灾,其中充斥了大量的这种垃圾漫画--既庸俗又引人入胜,在矛盾中体现了商业漫画的特点。

  日本的商业化文化同时还存在着非常让人不理解的一面,比如说鸭蛋超人、可赛前来拜访之类,庸俗并且毫无意义的重复--就算是商业,也没必要非让人吃得泻了肚不可吧?当然,这也许只是日本的一种民族性,和漫画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可以把这种文化当作正常艺术创作中的流毒,我们就有必要稍加防范。

  基于以上的议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抄袭日本人的套路,但是却有着极大的必要加以总结--其实,对于自己的套路,日本人中也有人曾经加以探讨,并诚恳的将这种套路称为值得推荐的经验。

  日本漫画家菅本顺一曾经专门写过一本漫画脚本的创作教程,其中深入简出的讲解了日本漫画的一般套路。他在书中提到,创作漫画故事的几条八股分别是:主人公,对手,朋友,矛盾,决斗。按照这种套路以及菅本顺一先生一本正经的解释,主人公在朋友帮助下打败对手克服矛盾的是故事的主线,经常不断的决斗是解决矛盾的终极方法。菅本顺一先生称这种套路是漫画最终都需要的一种金科玉律,虽然这句话夸张的成分居多,但我们却可以发现在日本漫画中这种故事套路实在是完全贯彻到几乎所有的中学生连载中。

  菅本先生的理论中,主人公一般分为两类--糊涂型和淘气型,很明显弄内洋太(电影少女)和春日恭介(橙路)是糊涂型,星矢(女神的圣斗士)和樱木花道(篮球飞人)是淘气型。不管这两者中任何一个,菅本先生说,都不应该是学习好的好学生--正相反,菅本先生要求反面角色应该具有很强大的实力和很迷惑人的外表,包括好学生的身份、显赫的家世、聪明的头脑以及经过良好锻炼的身体--换句话说,主人公是一事无成的家伙,也许只有少数的优点,但对手却全身是优点只有一两个致命的缺点。这种反差造成故事的张力,是一种很基本的戏剧处理。主人公单凭自己是无法战胜强大的对手的,于是要给他们安排朋友--这些朋友是用来制造更多戏剧冲突的,他们有各自的优点--上一集被打败的敌人往往就变成下一集的朋友,最后会不断有大鬼出现,什么时候打败真正的boss就要看编辑对市场的观察了。这种对一种用熟的手法无限制重复的做法,是日本民族重视传统和精细加工的民族性。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作者们将精力投入到情节的细节、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性格、造型塑造和画面的美工上。运用这种模式,日本人成功的将包括运动、饮食、音乐、礼仪、甚至非常专业的一些领域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轻松的引入漫画中

  从商业化来讲,这种故事套路与好莱坞一样是比较纯粹和保险的方法。在国内,颜开的雪椰是走这个套路的,即便出版和创作的的乌龟速度曾经形成很致命的阻碍,这部作品也还是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相比之下,赵佳的黑血虽然也很商业,但由于终于选择了陈之默这个超级强人作主人公并在后期过于强调历史背景的交待,脱离了大众的生活圈子,终于还是流于琐碎和空洞。姚非拉的梦里人无疑应该说是系列型连载的杰出尝试,散碎而洒脱的生活细节带给人田园诗的意境,但是却最终使读者感受不到故事的整体,难以对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也就是说,他在故事中失去了连续性。

  在日本的漫坛上,也同时存在着大量的改变了这些套路而一样获得成功的例子。这些漫画常常是针对比中学生更高年龄读者群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有套路,甚至很多只是上面所说的那种普遍套路的变形。这些变形包括将主人公变得神勇、以宣扬大和精神而不是打败对手为终极目的、人物会产生RPG式的升级或突变……通过变形所形成的新的套路实际上更接近现实,也就更受读者欢迎。城市猎人、七龙珠、圣子到……等不胜枚举的优秀作品当属此类。

  相对的,在如日中天的少女漫画中,有着另一种截然不同却异曲同工的套路。这种围绕这王子与公主的RPG套路,需要的元素仍旧不外乎王子、公主、对手(恶魔)、朋友、矛盾、解决。

  所有这些套路都表现出同样的本质--连续上映的肥皂剧。这是商业文化的必然表现之一,是一种时尚。有套路的漫画更容易把握也更容易引起共鸣。面对套路,读者们并不反感,在脚本的套路之外,更加需要的是其他方面的高超表现。换一种说法,漫画的套路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算法,作者可以极大的简化脚本中立意和整体结构的问题。当我们对某种剧本结构进行了简化,并且这种简化符合市场大多数受众的审美和心理需要,那么着就可以被看成一种比较成功的套路加以推广。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上,没有任何连载呈现出成熟的套路--也同时缺乏成熟的和稳定的构思,这实在应该引起编辑者的深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少年还是少女漫画,都存在完全不理会套路的天才作品,它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并以自己独特的笔调描绘世界、解释生活。这类作品多数都有比较整体的故事架构,不会象系列漫画那样无限制的拖下去--这一点上更像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不是上面那种肥皂剧。例如田村由美的BASARA,李学仁、王欣太的苍天航路等。

  到这里,就得到一个推论:漫画脚本--有套路的和有整体架构的。有整体架构的可以不采用任何一种套路,但可以引用套路中的成分。(推论四)

  日本漫画的套路是应商业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也会随着商业文化的发展而发生转变。日本漫画的新套路已经开始成型,也许会渐渐取代旧的套路,也许会变得独特而失去套路的价值--但不论怎么说,日本人还在努力。

  套路的形成和发展,为早期的日本漫画提供了动力,但却在思维上造成了定势,这必然对日本漫画的现状产生负面的影响。虽然日本每年都能像美国大片一样推出几部有商业影响力的作品,但是由于创作速度(日本早期即已成熟的作坊制度)和商业套路的影响,实际上更多的日本漫画在走下坡路。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在中国的发生,而又得到和日本相似的繁荣,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可能也是我们研究漫画脚本的最终意义。

  日本漫画其实还有一些令人厌烦的东西,那就是漫画中表现的单纯和偏激的民族思想。不知是漫画的表现力不行还是日本人不行,日本漫画中的普遍思想除了正常美好的叛逆以外,更多的是大和民族天真的尚武精神以及单纯的崇尚强者,这种东西往往转变成不正常的暴力倾向,再捎带上日本人最热衷的变态情色文化,结果就成为阻碍日本漫画引进的主要阻力。

  本来暴力和色情是一种人之常情,没觉得国家对好莱坞这方面的问题敏感过,相比之下日本人就太露骨了,而且缺乏正确的态度。就像日本人从小就接受男子汉之类大和精神的教育,日本的漫画中所崇尚的反抗性是没有节制的。

  对于日本漫画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外国的东西,有异国情调;而且日本漫画表现的是日本人的思想,中国人无法指责他们;对于不了解的日本,漫画怎么画我们就怎么接受,没有认为不真实的余地。中国的漫画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就应该避免在这些方面犯错误--不是日本人就不要奢望像日本人一样画漫画。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中国人特有的谦和宁静、聪明上进在日本漫画中根本就看不到。而且日本人对国外题材的普遍歪曲也不是中国人所认同的--虽然我们也时刻准备着歪曲国外的题材,但是不同的审美观会带来不同的历史感,这方面中国人无可置疑的比日本人普遍优越和深刻。即便是从现有的并不成熟的本土漫画来看,我们在文化上的潜力也远远超过日本很多成名漫画家--所以我所要祈祷的,并不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漫画中如何如何的蓬勃发展(那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只是新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宜片面过分的推崇),而是我们的编辑和发行人千万不要为了市场过分的引进日本人的"先进经验",结果将我们自己的文化扼杀。

  漫画脚本创作的一般程序以及可能格式

  我们已经确定了几个问题:漫画脚本的创作要符合漫画自身的规律;漫画脚本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电影脚本;漫画脚本创作应该以预想中的画面效果为参照;漫画脚本的创作可以遵循一定的套路;中国的漫画脚本发展不能走日本的老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的本质区别不应抹杀。

  我们可以试着提出这样的问题:漫画脚本的创作过程和格式是怎样的?这种物理形式对于脚本的本质精神有没有影响?或者说漫画的本质精神对脚本的物理形式有没有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也许并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思考与很深刻的辨析,显而易见的,漫画的脚本形式与电影脚本的形式将是非常相似可以借用的。我们已知的漫画脚本形式从本质来说就只有一种,但如果加以细分,则会得到一些不同层次的做法,如果把这些做法看成一个连续的改编过程,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漫画脚本的一般创作程序--也许这个程序只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并且从中任意抽取一种做法都将是漫画脚本的可能格式。

  首先,最常用的无疑是文学的、剧本的形式。完全用文字写成,清楚的交待人物的特征、时间地点、事件始末,接下来就是按照场景或镜头交待行为与对话。这种形式是最容易做到的,因而也是一切尝试的基础--当然也有人纯粹用写小说的形式完成脚本,但其结果是还要再次改编,中间不免出现误解和分歧。

  其次,将上面的形式加以进化,加入漫画的镜头理解。在文字叙述中增加对画面气氛的要求、对镜头处理如分格大小的要求等等。

  再次,如果脚本作者和画手联系紧密,脚本中也可以加入人物和场景的初期设定等画面说明--不过除非你已经决定使用这位画手,否则至少这是在作无用功。

  最后,如果你本身也具有强烈的镜头意识,不妨将脚本完全变成画面形式的--就像电视广告的画面脚本一样,不作画面分格,只用同样大小的格来阐述镜头。这种脚本必须加以注释的是,这里的镜头并不代表最后创作的镜头,作者不应该受到脚本中镜头感的限制--脚本作者毕竟不是画手,即便是画手本人创作自己的脚本也应该认识到写脚本的自己和画漫画的自己还是有分歧的。这实际上是漫画脚本的最后界线,再向前迈一步就成了草稿,在此建议漫画的作者应该尽量的经历这一脚本创作的阶段,而不要一开始就进入草稿的阶段--没有脚本的事先规范,草稿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漏洞,而且对于漫画的时间性、流动性和连续性尤其容易把握不足。

  这样得出推论五:漫画脚本的创作形式可以是从最初的文学剧本到最后接近草稿的分镜头(不是画面分格)剧本中的任何形式。其应用应考虑脚本作者与画手之间的合作形式加以选择。一般来说文字形式的脚本给画手发挥的余地更大,绘画形式的脚本适合合作非常亲密的创作者。(推论五)

  作为漫画脚本的一般形式其实也就到此为止了,没必要为此浪费更多的精力,如果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我们不妨具体的考虑一些脚本实际创作中的程序问题。

  如果细分脚本的创作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三个部分:故事主题、人物、环境设定、风格以及情节和分镜头。由于漫画篇幅的长短不同,对这三部分的利用产生了分歧。

  初学者或初出道者最需要的是精心制作几个短篇,用来锻炼画技,并当作出版社的敲门砖。由于短篇很难用来塑造人物,所以制作短篇脚本最主要应该先完成的就是风格、主题和情节,继而围绕主题设定人物以及场景道具,最后进行分镜头剧本的绘制。这其中,故事主题是重点中的重点,短篇立意是最重要的。8页的短篇里一般只能容纳一个点状情节,并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甚至可以没有情节,这时的主题就当然很重要。20-60页的短篇可能出现比较复杂的情节,也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会有一个高潮(或者比较点题的部分),这是全篇的重心,故事主题就表现在这里。一般把这种高潮做成抖包袱的形式会比较吸引人,当然也可以平铺直叙自自然然的达到效果--这是具体的作文问题,这里就不必详细研究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篇脚本中,人物和事件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是有很好的处理的话,违反这个原则,会不容易达到创作的目的和效果。

  如果在创作脚本时把情节当作重点,为了讲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描述一个世界,那么,就需要至少一个中篇来容纳。中篇故事的创作主题仍旧很重要,但同时,可以在主题和情节中任选一个作为重点。这是因为,60-200页的作品可以表现出细腻丰富的情节,塑造一个甚至多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描述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其中所包括的主题将可能不止一个。于是中篇脚本的创作就应该首先完成故事的大纲,从而有依据的设定人物和环境,并由这些考虑的很周详的人物来完成情节,最后应该在完成文学剧本的大纲后再进入分镜头剧本的创作,或者只完成详细的文学剧本,直接进入草稿创作。总的说来,中篇故事应该是完整的小说,而短篇则无疑是作文。从商业发表角度上来说,中篇作品已经具有商业价值,可以带来比较持续的读者,并可以经过扩充形成单行本出版;短篇则不具有这种价值,就像作文一样,它只是展示作者实力的手段,也是即将创作的长篇故事的探路石。换句话说,短篇是新人的心血,中篇是成手的休闲。

  有时候,成系列的短篇或拉长的中篇形成了很长很长没完没了的连载,这就是长篇。在长篇脚本的创作中,人物是长时间伴随读者的密友,是创作的最主要部分。在这里主题是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情节是随行就市迂回曲折的,它们统统退居到次要的地位。精心设定的人物和环境是赢取读者的最终手段,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讨论,并用不同风格的短篇进行试验,然后才能确定此作品将采用的风格和设定。至于主题,往往要看具体的情况,一般比较商业的作品不可能只有一个主题,经常是在主要的主题周围每一段情节都另有分主题;完全没有主要主题的作品也是可以成立的。情节方面,往往是在大纲的基础上单集制作,并用数十集形成一个段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很好的把握市场,可以将故事无限制的延长下去。另外,也存在着每集换主人公的连载,这是一种特例,它实际上是把一种人文精神当作了主人公,这种连载与其说是长篇倒不如说是短篇集来的恰当--它有一种变形,形式上有持续的主人公,但只起到线索人物的作用,每一集仍旧有自己独立的人物。实际上,长篇连载的创作特点就是在完成长篇的准备工作后,把每一集都当作20-60页的短篇来创作。

  推论六:脚本的创作过程由篇幅长短来决定。短篇强调主题,适合于试验的性质;中篇强调故事的整体性,主题与情节并重,是一种严肃的文艺创作;长篇强调商业性,以人物和各种设定取胜,并由设定产生情节、阐述主题,长篇每一集的具体创作都与短篇类似。(推论六)

  我们的漫画

  经过一番空洞的理论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推论,这些推论将有助于我们实现对我们自己的脚本创作提供帮助的愿望。

  创作一个好的漫画脚本,尤其是不抄袭、有价值的作品,至少需要不犯低级错误。这就需要把握住漫画的三原则,理解漫画的本质;熟悉漫画创作的套路,对其进行选择性的吸收;了解漫画脚本的创作过程和规律,是自己不至于顾此失彼,将精力浪费到不必要的方面。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初级的要求,一个成熟的漫画家,一个负责的脚本作者,还有着更重要的责任。这就要追究我们从事漫画的初衷。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为了画出心中的故事--就像大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一部分人同时还是为了争一口气--就是不服日本人,还有人是为了画出好看的画--普及美术大概也是漫画的一大功能。不管是那一部分,实际上都是为了画出好的漫画,那么什么是好的漫画?好漫画必有好脚本,那么什么是好漫画的脚本?

  这实在是一个混同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待。

  首先是功用。

  漫画的直接功用当然是影响读者,然后读者决定市场,市场影响社会,社会决定文化。因此,漫画最终会影响并形成自己的文化,任何漫画作品都有必要从这个高度加以认识。中国的漫画将形成怎样的文化,就由所有的漫画从业人员共同决定,其中自然包括脚本的创作者。因此就要在创作中考虑到自己作品的文化属性,中国的漫画作品当然更多的是把自己归属到中国的文化中去,这就需要对中国的文化精神加以了解。这不是一件泛泛的工作--提到中国文化,我们总是首先想起传统文化的继承--祖先太过于优秀,对后代就造成了压力,对不争气的后代尤其如此。实际上,中国文化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至少对于漫画是这样,它不仅包括祖宗的,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这种文化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不论是祖宗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所要作的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加以美化,再用它来影响生活--总的来说,任何文艺形式,在抒发情绪的同时都是为了赞美或批判我们的生活而存在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规范生活。漫画所影响的多数是年轻人,当这些人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社会就会在他们的规范下运转,漫画对他们的影响就会体现在他们所控制的社会中。所以,漫画就和所有的文艺形式一样面临各种要求,甚至有一些干涉到创作的自由。我们当然不能允许那种使艺术也变得板板正正的干涉,但是也应当做出适当的妥协--就算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漫画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它所影响的不是个别人,而是整整一代。总的来说,流行性、夸张性、反讽性、叛逆性和幻想性……这些让人愉悦的特性是不能失去的,它们是漫画的生命力;批判现实的权力也是必须加以维护的,这没什么好商量,因为任何文艺形式都绝不是只为了歌颂什么而创作;无聊的东西也应该允许其存在,因为它是社会想象力的基础;消极颓废也只是生活的态度,只要不犯罪也基本上属于个人自由,并没有禁止的道理,反而如果加以禁止会有更多的人因为不能在文艺作品中得到满足而去亲身尝试,实际上现实存在的东西,只去禁止文艺作品的表现只能适得其反。我们真正应该反对的其实只有很少的几样--违背最基本道德观,损人利己的(指原则性的问题,而不是那种带有讽刺性质的,只要不是刻意宣扬就可以了);卖国反民族的(这根本没的商量);鼓励和赞赏犯罪的(但不是那种指出法律漏洞的);直接侵犯民事权利的(侵犯名誉权、侵犯著作权)--还有的话,也都是这类性质的才应该禁止,至于对政治、生活、信仰之类的怀疑和探讨都是宪法规定的权利,没必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对待--即便是要防川也应该疏导而不是堵塞。对于作者来说,就应该慎重于不健康的东西,而大胆的表现对生活的意见--这就是漫画的功用,我们真正应该作的。

  其次是主题和情节。

  漫画的主题多数是针对青少年的,因此就要求一种较为浅显和有创造力的特色以适应这阶段读者的心理。这就不同于文学和影视,漫画的主题多数都很时尚很年轻,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这种感觉的东西国内还相当少见,反倒是正儿八经的说教和胡搅蛮缠的打闹居多。说起说教,倒是立即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北京卡通上发表过的《戒烟》、《我是木头人》之类,教育意义无以复加,趣味性也同时存在,还特别的注意了漫画语言的合理性,但是怎么看都不对味儿,实在是很难把它算在新漫画的阵营里;究其装的不像的原因,大概就是时尚性不足而且从根本上没有创意(在镜头方面也没有抓住漫画的本质,从造型到镜头运用都不伦不类,居然也草草的符合了漫画的三原则),这是一种老漫画向新漫画过渡的意识上的失败例证,值得注意避免(此作者后来在电视上遭遇专访,居然大放厥词认为自己是中国漫画的救世主,天生就是拯救中国漫画的,而且认定自己的漫画很好很好,是新漫画的典型--这些话在被窝里对自己说行,在电视上说出来会对中国漫画形成什么样的误导?!此君真的认为自己已得漫画的真谛?疑惑是失心疯掉了?原话怎样忘记了,只是时时想起来不免生气,或许是嫉妒此君抢了大家尤其是我的风头。反正无论如何,很难接受此君的漫画,捎带着看他的人也不会顺眼)。说了些题外话,但是不影响主题。主题仍旧是呼唤有创意不甘于平淡的作品,尤其时尚和叛逆是商业作品的两大武器,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应该好好珍惜。流行时尚虽然是浅薄的东西,但是如果不下好功夫研究和使用,也仍旧只是人家的摇钱树,变不成自己饭碗--就好像老祖宗们认为儒家自然科学是浅薄的实用主义,结果……都知道会怎样--其实认为什么什么浅薄都不过是骄傲自满罢了,有什么好得意的!大多数的好漫画都应该是长于幻想善于创造的,就算是面向成人的漫画,流行性、叛逆性、夸张性都不要了,最不可缺少的仍旧是想象力;这是人类生活的乐趣所在,实在不容抹杀。我们的本土漫画非常缺乏它的灌溉,这应该是编辑保守的责任,但同时也有作者表现力太弱的成分。而且幻想不等于乱想,它只是一种完成主题的工具,而不是主题本身--混淆了的话,就会变得泛滥,难以理解。

  漫画对情节的要求与文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关注面上会有不同。文学的情节比漫画自由的多,但商业性的也就那么几种;漫画从开始就是商业性的,因此在这方面反而比文学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漫画的情节和它所服务的主题一样,也要求生动、时尚,并且还要使读者产生代入感,要有说服力。这就要求真实--至少是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真实,要能自圆其说,并且不啰嗦。还要求有让读者舒适的节奏感和整体感--这是能够把握的技术活儿。真实感来源于生活,不能闭门造车敝帚自珍。我们的作家经常为了创作小说深入生活,甚至出生入死;日本的漫画家也经常要采风、旅游增广见闻--这有待于漫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但在此之前,最起码的真实也应尽力保证,尤其可以多从熟悉的生活中取材。

  再次是人物。

  漫画中的人物是很独特的一群,不仅思想怪异,行为夸张,而且经常是市井中的哲学家,一代人的典范。对于漫画中的人物来说,个性就是生命,夸张就是生活,这与文学真是大大的不同。但是这些人的存在又必须是合理真实的,他们的性格应该可以支持他们自己演出整个故事。漫画中的人物是因为思想生存的,这些思想就是主题。

  最后是文化。

  漫画中经常要涉及各种文化成分,比如哲学、历史、宗教、神话、风情、民族、节日、体育、科学研究、行业行为特征……这些文化成分往往是外行难以接近了解的,需要认真的调查和体验才能有初步的认识,对创作者来说是艰辛的工作,对读者来说充满神秘感--但也正是这种神秘感才使它们具有漫画上的商业价值和人文意义。引入这些文化成分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可能的话任何文艺作品都会希望和它们粘上关系。但是对它们的使用必须谨慎--日本人在这方面作的就很不出色,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上去,仅仅把这些文化成分看作点缀,是对文化的不负责,也是对作品的不负责,流于哗众取宠。反过来说,如果中国人能在这方面认真负责,那么这就必将成为战胜日本漫画的一个契机。这里有一个特例,对于历史的改编很多时候是不必忠于原著的,一方面因为原著并不一定可靠--至少是对原著的解释不一定可靠,另一方面可以看成是架空性质的作品,只考虑现实意义就可以了--这不是歪曲,甚至还会对历史的普及提供帮助。与之相反的,不负责任的歪曲历史就很可恶,不仅一幅假正经的样子很让人讨厌,而且在伪历史的实质之上还很不负责任的把自己与历史混同起来--二者的区别并不在于改编历史上,而在于有否独立的思想,在于改编历史的态度上--一个是主动有意识的改编为自己的思想服务,一个是被动懒惰的不求甚解的歪曲,而且思想颇为混乱。在其他文化的利用上也许也存在这种状况,但更多的是无意的不求甚解断章取义,这样造成的危害就是误导读者,并且暗示一种马马虎虎的生活态度--这是很不良的潜在影响,甚至会影响民族性的根本特征,真的马虎不得!

  总结起来,好的漫画应该有如下的特征:首先具有文化和社会的功用,能够影响为数众多的读者甚至一代人;宣扬向上的主题,拥有完整连贯的情节,符合漫画的根本原则;能够塑造合理感人的人物,能够创造自己的完整世界;能够

  以上只是粗略的回答了好漫画的特征,但是好漫画从哪里来呢?

  制作出好的漫画脚本有时也并不一定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创作,改编现有的文学作品就是一条捷径,只不过还需要漫画脚本制作者的辛勤劳动,把它们变得更加适于漫画。

  组成创作组也是不错的主意,更多的时候和更好的方式是提供专门和作者交流的编辑,用密切的合作产生优秀的作品--不仅作者不能胡来,编辑也不能强迫作者作什么。或许他们中间再加入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经纪人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也许条件具备的时候,大的漫画经纪人会成为实体,组成漫画工厂,引入流水线--虽然有碍创作的自由,但是确实有无与伦比的速度。那时连漫画脚本也会工厂化,那就必然会走某种套路。

  随着硬件的升级,电脑创作、网络发表也是不错的出路。这样可以形成规模自由的集成化生产,但是由于缺乏编辑的约束,质量上无法保证。

  如果说这些就是我们的漫画,实在是不够确切,但是从这些要求出发,我们将一步一步接近我们自己的漫画。重要的是,认真的去想,努力的去做。

  结尾

  中国的漫画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是漫画人的温饱问题。

  不论是作者、编辑还是经纪人,都处在业余的边缘--他们从水平上属于业余,待遇上也是业余的。如何提高待遇其实和提高水平是同等重要的。而如何提高待遇,就要依靠多方面的帮助--最主要的当然还是自己。

  漫画人要提高待遇,就要多挣钱;要多挣钱,就要开辟市场、想各种办法;要开辟市场,就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这不仅是那些还处在中学阶段的广大作者们的责任,编辑和经纪人也不能总是一边拿这捕鱼的网,一面只是呼吁鱼儿们赶快过来;而最终要拿出好产品,还是要靠过硬的脚本--不仅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也不仅是一篇两篇,我们需要的是全方位介入现实生活和幻想空间、大量的铺天盖地的脚本,而且最好还是成熟的优秀的--这是编辑和经纪人应该做的。

  对于编辑来讲,得到好脚本的途径有三条:

  1、自己创作--先不说这样产生的量有多么小、如何的杯水车薪,单是质的方面就很靠不住。

  2、征集稿件--这样做无疑是必须的,但是远远不够,这种行为从漫画原创刊物创办之初就没停过,也没见到什么好作品。

  3、培养专门力量--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却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据说电影学院的学生们都在写剧本挣大钱,没人会来写漫画(他们即便是肯写,我估计也一定写不好,原因就是他们是半调子--漫画的门外汉。如果他们不谦虚,那就有不如无)。培养自己的脚本队伍确实很难,但是如果能够创造条件,使之和就业挂钩,相信也会为今后奠定一些必要的基础--这只是星星之火,但是如果不加以点燃,只是不断的凿壁偷光,那就什么燎原大火的希望也看不到。主席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这里形成了打开的出口,就会形成吸引力;只要制造足够好的先例,大量的作者就会有行为的依据和指南。人们会向希望飞去,所需要的就是制造这样的希望--这需要突破一些以前不敢突破的东西。

  漫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媒体,需要新的出版体制与之相适应,但是这一步还犹犹豫豫的没有走到地方。实际上需要的并不多,只是在人事上需要将美编-文编-主编的格局细分成为各种专项的编辑;在编辑部以外增加一些辅助的成分,比如脚本作者和专栏作者;在出版的形式上灵活一些,将单本的刊物附加各种专门的副刊……

例子

  人物: 大宽,本片男主人公,非本市户口,身材高瘦,相貌冷峻,从一家职业美术学校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当一个不得抽烟的美工,住在公司的阁楼宿舍里。

  大命,大宽的美校同学,本市人,毕业后下落不明,在这里突然出现。座右铭是"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

  老板,大宽的老板,本市人,辛苦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

  地点:某城市。

  时间:最近。

  场景一:

  全景并切换几个中景的特写:大宽的小屋子,长3米,宽不到2米,里面只有一张行军床,床头的墙上开窗,阳光直射进来。床侧面的墙上,一面被书和招贴画占据,一面挂满了衣服,正对窗子的墙上开门,门后有一面镜子。

  阳光照射到大宽的身上,镜头移近:大宽的脸,渐渐的睁开眼睛,他下意识的伸出右手遮挡眼光。

  中景:大宽站在门后的镜子前梳头,衣服穿了一半,镜头拉近,仍旧睡眼惺忪。

  中景:大宽打开门出去,衣服仍旧未整齐,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全景:大宽站在楼梯上,楼梯下是一间小公司的开放式办公室,电脑和其他的办公仪器拥挤在这个空间内(大概有10人左右的容量)。还没有其他同事来,只有一个清洁工,手持拖布站起身来打招呼:"早啊。"

  场景二:

  外景:镜头中没有主体,城市的街道,清晨的人流、阳光,一辆豪华的汽车进入镜头,镜头尾随着车尾。

  远景:汽车与早点摊擦身而过,转近景,大宽正在吃油条。拉远,城市的角落,热气蒸腾的早点摊,忙碌的人们,肮脏的街道。

  场景三:

  全景:公司内,忙碌和拥挤。

  近景:大宽坐在自己的座位里喝茶,手中看着杂志。他的桌上放着电脑、书籍、几张*图、乱七八糟的笔(美术专业的)。大宽的桌子上立着隔板,他的世界悠闲的与整个公司的忙碌隔绝着,对比着。

  中景:从外面反拍大宽的座位,隔板上用平面设计的手法画着"红金龙广告公司美术部"。大宽仍在喝茶。

  远景:看不到大宽,人们仍在忙碌。

  近景:大宽的电脑屏幕,大宽在玩扫雷(或红心大战之类)。同时传来声音:"大宽,电话!"

  近景:大宽的电脑屏幕,鼠标移动到下面,将屏幕切换到photoshop。

  近景:大宽站起身的背影:"来了。"

  近景:大宽在门口总台接电话:"您好。"

  中景:(主观的角度,大宽在近景)大宽的老板从镜头中穿过,停住,然后脸色不善的看着大宽。同时,电话中传来声音:"大宽吗?我是大命!总算找到你了。咱们毕业以后有两年不见了吧?"大宽回答:"是呀,你小子死哪儿去了?""电话里说不明白,晚上有空没有?咱们聚聚,我请客!"

  中景:(客观的角度)大宽放下电话,老板向他招手。大宽走过去。

  近景:老板:"大宽,你想不想干了?"

  特写:大宽(莫名其妙状):"……咋了?老板。"

  近景:老板:"你给宏声电器作的那个设计是什么玩艺?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你这么整我?三百万的客户,你说得罪就得罪,你糊弄谁也不应该糊弄财神爷吧?"大宽嗫嚅着说不出话来:"这……那……我……"几个同事在远景中走过,好奇的看着他们。老板继续斥责:"你也别这个那个,这次怨我,把你当个人看。以后你也别想有机会得罪客户了,以后我不用你做设计了,你就当小孙的电脑绘图员吧,他设计什么你就给我老老实实的画什么,再搞砸了你就给我滚蛋!"

  中景:老板转身喊:"小孙,把你的设计稿准备一下,下午跟我去见宏声的老总,这回全靠你了!"

  近景:大宽坐回座位,旁边的同事甲关心的说:"没事儿,那家伙狗脾气来的快去的快,咱们公司一个人都顶两个人使,还能真的不用你?他也就是过过嘴瘾,骂完就完。"

  近景:大宽苦笑。

  中景:小孙走过来一下子抢过鼠标切换到扫雷的画面上:"大宽,还玩儿呢?不要命了你?赶快,帮我把这几个稿子修一下,我下午要去见甲方。"

  近景:大宽没有表情的表情--眼眉低垂着,头也低垂着。

  场景四:

  中景:大宽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手捧饭盒,眺望窗外。

  外景:透过窗子的铁条,就好像牢笼一样的窗外景色,阳光分外明媚。大宽转头不再向外看,专心埋头吃饭。

  中景:床上散落着一些设计的*图和成稿,多数都被划上了大大的x。镜头拉远,全景,大宽的房间,零乱肮脏,窗口的大宽被阳光变成一幅剪影,弓着身子吃饭,就好像在乞食。

  场景五:

  外景:下班拥挤的人群、夕阳下的街道。

  中景:大宽看表,在人群中走过。

  近景:大宽站在公共汽车上看手表。

  特写:手表的时间。

  远景:公共汽车到站。

  中景:大宽站住,仿佛被什么震慑了一样。

  全景:从大宽的主观视角稍候的位置,大宽位于前景,很小,迎面是很巨大的大饭店"黄金假日饭店"。

  特写:大宽没有表情的表情--眯着眼睛仿佛逆光。

  场景六:

  全景:饭店内的一条走廊,送餐的服务员川流不息。

  中景:大命的背影举杯,迎面大宽也举杯。大命说:"首先祝贺咱们哥儿俩久别重逢,干一杯!"

  特写:酒杯相碰,"干。"

  近景:镜头摇到大宽的背后,看到大命的脸。大宽:"大命,这些年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近景:大命:"还不是上海深圳的。哪儿都一样,想办法捞钱呗。"

  近景:大宽:"吃这么一顿挺花钱吧?"

  近景:大命:"这算啥!广告不是说吗,高兴就好。所谓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老同学好几年相见一场不容易,怎么庆祝都不过分。"

  特写:大命正在咀嚼的嘴:"对了,下个月听说咱们美专要搞30年校庆,校友会的人约我回去。你去不去?"

  近景:大命看着大宽,大宽歪着头:"我就不去了吧,我混成这个样子,在小公司打临时工,又没有钱……"

  中景:大命:"嗨!钱嘛!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你就是太老实了,我管你这种人叫自甘堕落。你服不服?"

  近景:大宽自己倒酒(或者正面直视大命,手握酒杯):"我一个外县的人,连本市户口都没有,在这个城市里也不认识几个人,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近景:大命(咄咄逼人的):"你这么说,我在外面混这几年靠过谁了?我是不是外地人?我刚去的时候比你现在强多少?刷盘子洗碗贴小广告,假货盗版包工头,什么没干过?你说我一个学美术的,干这些,都是现干现学,咋样啊?这么跟你说--只要是不违反刑法,什么赚钱我都能干。"喝一口酒,"我知道你一直是胸怀大志,可是你也得付诸行动啊。在那么个小公司里,以你的性格,好受不了。这种事儿我明白的很,你是想攒点儿钱,认识点儿人,然后再找机会一点一点开始干自己的。想的是不错,可是我告诉你,商场上的货币单位是百万,没这个数,你能干什么?你攒几年才能上十万?这时代是资本运作,单打独斗过时了!想开点吧,钱是挣的不是攒的?quot;

  特写:大宽默不作声,低头垂眼。

  近景:大命:"我不是说你不行,也不是替自己吹牛--这些年我在美专学的那点玩意儿早都丢了--我就说,论挣钱,咱们同学里,谁也挣不过我。可是我挣钱归挣钱,我不看重钱--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挣钱不就为了花吗?!再说了,不会花钱就不会挣钱!"又喝一口酒,"喝的有点多了,你别介意啊。"

  场景七:

  特写:弯着腰的大宽,呕吐。

  特写:大宽疲惫的脸,闪闪发亮的眼睛。

  拉远:大宽扶着墙站着,背景小街暗巷,逆光,光线昏暗。

  场景八:

  近景:大宽的脸以及上半身,他爬在自己的床上,房间里没有开灯,光线来自窗外的月光。

  中景:大宽趴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户在他身上画出格子。

  外景:窗外的月亮。

  中景:大宽站在脸盆边洗脸。

  近景:大宽把脸擦干净。大宽凝望着月色,镜头摇到大宽的身后,转中景、室内全景,面对窗户。

  近景:大宽的正面,面无表情。

  特写:大宽的正面,一丝微笑。

  镜头拉远,逐次看到公司的房子外景、街道、街区、整个城市……

  本集画成漫画40页左右(完)

  1

  这个城市2

  人物: 大宽,上一集的主人公。

  民工甲,本集主人公,外地民工,住在工棚里,外表是非常普通的民工--实际也是。原籍不详,经历不详,年龄大概在20岁左右。

  民工乙,身体不太好的老头,大约40多岁,受岁月摧残,未老先衰,仍旧在工地打拚,总是笑。

  民工丙、丁,比民工甲还普通。

  地点:某城市。

  时间:最近。

  场景一:

  外景:早晨,城市,近景人流。人们穿的都是秋天的衣服。晴天。

  外景:阳光,街道,中景人流,车流。

  中景:大宽端着一碗馄饨,坐在街边的小摊上,面前还有一笼屉包子。

  特写:一只苍蝇向馄饨飞来。

  近景:大宽面对镜头,挥手赶开苍蝇。

  大透视:苍蝇在近景,整条街道的俯瞰在远景。镜头追随苍蝇。渐渐来到一个工地,苍蝇向下俯冲。工地的墙上写着"城建三公司承建远方大厦工程"。背景中还有一些另外的标语。苍蝇飞到一个墙角,落在墙上,特写,苍蝇搓动前足。特写,苍蝇突然被一本卷起来的书打死。特写,墙上留下污渍。

  中景:手拿一本卷起来的书的民工甲蹲在墙角大便。墙上大字:厕所。

  近景:民工甲的脸。

  特写:民工甲打开卷着的书,书中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有一张工资条,一沓钱。

  近景:民工甲数钱。进入想象:一头猪的近景特写,拉远,出现民工甲坐在躺着被困上的猪身上;再拉远,他们坐在小四轮拖拉机上;再拉远,拖拉机奔驰在广阔的田野上。

  场景二:

  远景:很多民工坐在马路边上吃饭。

  中景:民工甲端着发黑的搪瓷饭缸子,津津有味的吃。

  特写:饭缸子里的饭菜,米饭和土豆烧豆角。

  近景:民工乙坐在民工甲的旁边,伸手递过半个馒头来。

  近景:民工甲接过馒头,看着民工乙。民工乙笑着,自己啃着另外半个馒头,怀里抱着饭盒。

  透视:民工们在前景埋头苦吃,背对镜头,远景中,街上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来来往往。

  拉远:大街两旁,有好几座高楼正在建设中,套着绿色安全网的工地显得生机勃勃。

  中景:民工乙倒在地上身体扭曲,双手捂着胸口。其他的民工或者惊异的围上来,或者正在站起来。

  近景:民工甲背着民工乙,面对镜头。

  中景:一个工头模样的(主要是手拿大哥大)者在用手机焦急的联系什么,他身后是背着民工乙的民工甲,民工甲回头看着更远处的民工丙、丁推、骑着三轮车过来。四周很多民工排着队正要上工,都回头看。

  场景三:

  全景:医院的门厅。各种等待的病人和家属。排队挂号的人。领药的人、划价的人、医生、护士……拥挤,而又昏暗。

  近景:民工甲和民工丙、丁。三个人傻呵呵的靠墙角站着。

  中景:工头模样的急匆匆的走过来,手上拿着一张纸。三人马上站直身体。

  近景:工头手指着那张纸。

  特写:一张住院通知,住院费是3500,病因是急性心肌梗塞。

  近景:工头擦汗。眼中是询问的神色。左手拿着住院通知,右手伸出来,拿着几张一百元的钞票。

  特写:民工甲解开裤腰带,手伸到里面。

  近景:民工丙丁也分别伸手到怀里和袜子里。

  特写:三只手拿着三个信封和工头拿着钱的手从四个方向伸到镜头的中心。

  场景四:

  中景:民工甲和民工丙丁三个人在一个香烟亭前面。

  近景:三个人憧憬的眼神,面前是琳琅满目的香烟。

  近景:三个人面面相觑。

  近景:民工甲的脸,没有表情。

  中景:民工甲把手伸到香烟亭里。

  特写:一包最便宜的香烟递出来,包装非常的俗气。

  中景:民工甲怀抱着什么飞跑,另两人一面笑一面紧追不舍。镜头随之拉远,夕阳,城市的天际线。

  场景五:

  外景: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

  中景:民工甲、丙、丁三个人嘻嘻哈哈旁若无人的一边打闹一边走过。

  近景:三个人忽然同时停住。面对镜头,半仰着脸,仿佛看见什么庞然巨物。

  中景:民工们在前景背对镜头,迎面是一幢,美轮美奂的巨大商业建筑。

  中景:三人左右张望着,走进这幢建筑。

  中景:在富丽堂皇的这幢建筑里面,三人四下张望,手足无措。

  近景:三人的表情,个个显得十分紧张而且兴奋。背景中四周的城里人也同样对他们表现出好奇。有人捂着嘴和鼻子,仿佛在笑,也仿佛是嫌他们脏。

  外景全景:华灯初上的步行街,三人仍旧嘻嘻哈哈的一边打闹一边走过,天色已经擦黑了。

  场景六:

  近景:医院的简陋的病房的窗户,窗台上,民工甲坐着,手捧一本武侠小说,脸向窗外看去。

  镜头拉远,中景:民工乙躺在病床上,鼻子下正在输氧,手上也在打吊针,仍旧昏迷不醒。

  近景:民工甲回头看看床上的民工乙,又把头转回去,看着窗外。

  中景:从窗外看,可以看到医院的病房楼的这一角,民工甲坐在窗台上向外看。夜色已深。

  镜头拉远,逐次的看到医院、街区、整个城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梁智仁
下一篇:蔡琼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