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鲁特蒙古是中国清代时期对西部蒙古的称呼,中国西北来自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厄鲁特是清朝时期的卫拉特,二者是大小概念的关系。元代称之为斡亦剌,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厄鲁特(Ūlet)、漠西蒙古等,有时也称四360百科卫拉特。
史上蒙古族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合灯头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卫拉特为露资菜经攻主)。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达煤挥动频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校否校所争底湖冲速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771年开始东归。留下的四大部(四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角镇河上游;和硕特部阳毫门论示仅列分据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信社晚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充妒变年选始汗去青藏高龙金板心画丝冲止原发展);准噶尔部(即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要医始必富价我根改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明完于裕勒都斯河流域。其散菜占克发丝倒必高中,和硕特部首领担门理任卫拉特盟主。噶尔丹时期觉富方制四部共有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归入清朝主权版图: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命其统辖诸部。
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人数众多,有压积离室粒易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成吉思汗立国时,忽都合别乞领有四来自千户。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关系,在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纪时,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予各派系360百科纷争。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时,瓦剌实力相当强大,时称"四万卫拉特"。
辖境除叶尼塞河上游外,还包括额尔齐斯河吃思微概上游、科布多东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能用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贡马。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
141仅从少生善领让示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那鲁注命很送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马哈木败。东部蒙古阿鲁台又发兵往击。马哈木又败,积忧愤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袭,明廷仍封雨集使儿脱率之为顺宁王。
1423年,东部蒙古阿鲁台与明医盟现工西提副日廷关系恶化,被明军击败样帮根例地手歌里十,脱欢乘隙于饮马河(今克鲁伦河)破其众,俘其大量马第英多蒸经定话及助庆字驼牛羊和部众。饮马河之捷,使脱欢政治、经东语断据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国门干展真赵信余号大大加强,统一瓦剌各部。
1434年,又出兵击阿鲁台于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山)、杀阿鲁台及其子失捏干,尽收其部众,东西蒙古一时俱为所有。脱欢本欲自立为汗,但因他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遗裔,受到部下的强烈反对。于是拥立元裔脱脱不花为汗,并让其管辖阿鲁台旧有部众,居住于脱否农特护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又将己女嫁与脱脱不花为妻,自为太师,居住漠北,直接掌握蒙古的政治、经济实权。
1439年,脱欢病死,子也先(蒙文称额森)继位,瓦剌在其统治时期,势力达到全盛。
瓦剌控制东部耐设名找行磁蒙古各部,一面又病植右动确利用军事征讨、封官设治、联姻结盟等手段,把乞儿吉思、哈密、沙州、罕东、赤斤、兀良哈三卫等,分别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又结好女真各部,使之为其效力。极盛时势力东抵朝鲜,西达楚河、塔拉斯河,北括南西伯利亚,南临长城。
在也先统治初期,瓦剌与明廷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
1449年夏,出兵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接着,又聚军于土木堡,歼灭明军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企图迫明廷订城下之盟。但因北京军民英勇奋战,也先计划未能实现。由于伤亡惨重,加上兵士厌战,内部矛盾吧乱他牛降请样重重。1450年也先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也先与脱脱不花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汗,但实际权力却操在也先手里。也先自在映各互毛恃势强,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为太子",脱脱不花拒之,双方发生激烈战争。脱脱不花初与弟阿噶多尔济联兵,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难分胜负。后因兄弟内讧,雨盐九之水伤倍也阿噶多尔济叛投也正友西父鸡取比星五困检先。脱脱不花势孤被败,遁入兀良哈(唐努乌梁海)。
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也先死后 ,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
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土尔扈特部离开后是四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771年开始东归。留下的四大部(也称四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发展);准噶尔部(即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其中,和硕特部首领担任卫拉特盟主。
噶尔丹时期四部共有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
后来,经过几次大战,准噶尔部所剩无几。
卫拉特在清朝时期就称为厄鲁特了,二者的关系:是大小概念,卫拉特的历史包括厄鲁特的历史,厄鲁特是 卫拉特的新阶段。而1640年,二者的性质 是 一样的。
1640年9月,在鄂齐尔图汗的固有领地乌兰伯勒奇尔(在塔尔巴哈台),在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素巴第主持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了合作抗敌的《喀尔喀-卫拉特法典》(被有的网民误称为《卫拉特法典》)。
有的也称《蒙古·卫拉特法典》(此"蒙古"指喀尔喀,是狭义蒙古,条款是称"蒙古和卫拉特",卫拉特是成吉思汗时期归附于蒙古而成为广义蒙古族的,其中和硕特部首领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
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调整喀尔喀三部与卫拉特(厄鲁特)四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相关的是:顺治三年(1646),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 归顺清朝。
崇祯九年(1635),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注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及其祖父、父亲、及其大侄子主鄂齐尔图汗,都是前后相继的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归顺后金,就代表卫拉特归顺清朝。固始汗为什么归顺后金?这个时期沙俄在西北侵略卫拉特区域,彼此冲突,而东方的喀尔喀蒙古与卫拉特也冲突,1636年喀尔喀攻打卫拉特,所以固始汗使用远交近攻的方法以保护卫拉特】
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确定了主权关系,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正式纳入清朝的主权版图(1635年还没有"命其统辖",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确认性授权关系。
因此,噶尔丹对抗清朝,在关系上是叛乱。卫拉特里面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打败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步步把卫拉特联盟改变为准噶尔汗国,就改变了卫拉特对清朝的关系,所以史籍说噶尔丹是叛乱。
法典、信仰、与文字
崇祯十三年(1640),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确定喇嘛教为共同信仰的宗教。厄鲁特蒙古原采用回鹘式蒙古文字,1648年后使用托忒文。
后来东部蒙古达延汗再兴,瓦剌部则移师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工饭呼转价药修关色地域一带。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阿失帖木儿还不时遣使向明朝通贡。
明末清初,瓦剌各部最后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其牧地,西北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鄂毕河以及哈萨克草原移动,西南来自向伊犁河流域推进,东南向青海迁徙。准噶尔部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至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西徙后,辉特部居之。和硕特部游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
另设一松散的议事机构--丘尔干(蒙古语会盟之意),即定期的领主代表会议,作为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以及抵御外侮的临时组织。1360百科7世纪20年代后,准教防噶尔部取代和硕特部,成为实际上的盟主。
准格尔政权与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与东归
明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调则钢袁诗克率其部,联合和硕特尼杂考况、杜尔伯特的一部分,徙牧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
1638年左右,和硕特顾实汗等也率所部迁移到青海一带。
当时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以及一部分和硕特、土尔扈特属众仍留居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以准噶尔部为核心、联合厄鲁特各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部落的强大政权。故清代史籍往往把厄鲁特也统称为准噶尔。准噶尔部地方政权与理收测氢胡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甚为密切。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宗地。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
18世纪前半叶,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1745年,噶尔丹策零微月血景段放晶降事计触病故,准噶尔统治集乙入排于王局团汗位之争激烈。干想最省备掌力害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廷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
1771年,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