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全名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 美国女诗人,出生于1830年12月10日 。经过半个世纪反复品评、深入来自研究,狄金森作为对美国360百科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的地位已经确立。
艾米莉·狄金森,也译作埃米莉·迪金森(Emily Di来自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著名女诗人。
1830年12月10日出生相维著巴布亮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在艾默
斯特学校受完中等教育又入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不足一年。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在家务难亚鸡亚那劳动之余埋头写诗;到1886年5月15日,由于肾脏疾患而在昏迷中离去时,已给人间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诗篇。
在她生前,她的诗只有10首公开发表过;其余的都是她死后30年内由亲友整理、结集,陆续出版的。
她的诗公开发表后,得到了越来越高的评价。除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评论界派别之见而一度有过分歧之外映,经过半个世纪反复品评、深入研究,狄金森作为对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的地位已经确立。有人断言她是公元前7世纪莎弗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太参提并论。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狄金森的诗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她的诗拥有众多的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来自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狄金森对诗歌的传统规范表现了不驯的叛逆姿态。狄金森倾向于微观、内省,艺术气质近乎"婉约"。
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
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总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而又不曾为常人意识到的美。
她爱生活和生命,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
她写死亡,写的不同凡响,尤其和流行的感伤滥调大异其趣360百科。她的死亡诗,很有点一死生、齐彭殇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她虽不畏死,却更眷恋生,一想到生活,就能使她"心醉神迷"。
她的思辨能力和想像力一样强,她写哲理精常完逐进担子评书辟深邃,警句连篇,耐人寻味。在一般情况下,她的理念总是带有可感知的特征,总是以有尺寸、有音响、有色彩、有质感的形体出现;但是她也不避抽象。
狄金森可以说是灵魂风景画的丹青妙手,但也不排斥政治性的重大题材。她在相对意义上的内向,不是自由的选择,而是她那基本上作为混轴握校热轮绍家庭妇女狭窄的生活圈子强加给她的无可奈何的限制。
她的语言,一洗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有一种"粗糙美",有时又如小儿学语那样有一种幼稚的特色。在韵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一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间,偶数行押脚韵的止够赞美诗体。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她运用起来文介久足志联里二愿空千变万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强凑韵,押韵丰利车可黄也多押近似的"半韵"或"邻韵",有时致干脆无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体。
狄金森,艾米莉·伊丽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son,1830-1886),美国女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小城阿默斯特,年少时热爱剧大自然,乐于出外游玩,与人交往举止优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之花。二十三岁时,她第一次随父亲远游到华盛顿,在费城邂逅华兹跟家粒单红命华斯(Charles Wadsworth),并深深爱上上航阳资了他,但华兹华斯已有妻室,这份感情注定是无望的。归来后,狄金森闭门谢客,终生未嫁。邻居至偶尔瞥见她身穿的一袭白袍相考斯林标,称之为"白衣女尼"。
艾米莉在三个小孩之中排行第二,家庭是马萨诸塞州安贺斯特(A浓医零何啊关给棉mherst,M歌半品法决想写息站检企assachusetts)的一个富有家庭。她的祖父是山谬尔·富勒·狄金森(Samuel Fowler Dickinson),他是安贺斯特大学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父亲爱德华(Edward),与她的哥哥威廉·奥斯丁·狄金森(William 季客怕应半林除杂既余Austin Dickinson)都是相当富有的律师,传承了家庭里开放的传统。艾米莉曾击致宁时在安贺斯特学院及圣约克山女子学院(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接受教育,可是她在圣约克只待了两个学期,之后她就回家,终其一生未再离开,她甚至不肯离家做短暂的旅行。在一八六四及一八六五年间,她曾在波士顿住了几个月,以便让医生治疗她奇怪的眼疾,而她回来以后就再也不曾离开。从一八六〇年到一八七〇年的十年间,她变得更加孤僻,最后甚至不肯接见大多数访客,也不到隔壁哥哥家去拜访。到了某个时期,或许是在七十年代中期,她开始只穿白色的衣服。
狄金森生前默默无闻,只有8首作品公开发表,其余诗作都是在她死后30年内由亲友们整理出版的。自20世纪50年代起,狄金森名声渐起,有人断言,她是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
由于狄金森深居简出,人们对她的了解少而又少,很久以来,狄金森就被认为是美国的隐士女诗人,是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一位作家。
1886年,艾米莉·狄金森在家与世长辞。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厚礼。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普遍青睐,周遭众人对她也有诸多不解与误会,但她丰富的创作天分却毫发无损。艾米莉以惊人的创作力,为自己也为世人留下一千八百首诗,包括了定本的一千七百七十五首与新近发现的二十五首。
从她的信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暗示,里面提到艾米莉在二十岁之前,就开始感受自己诗的创作力(但已被确定为写在一八五八年以前的诗并不很多)。在那个时期,她已经开始用她后来闻名于世的那种形式写诗,也奠定了她成为美国最伟大诗人的地位。
艾米莉的妹妹--拉维妮雅(Lavinia)认得艾米莉的字迹,但她却不了解这些文字代表的是艾米莉终其一生的热情。当她发现这个藏着一千多首诗的箱子时,她真的十分震惊。她坚信这些诗作一定得出版。通过她的大力奔走,再加上玛波·鲁米斯·陶德(Mabel Loomis Todd)编辑的鼎力相助,第一辑的艾米莉诗本终于在一八九○年出版。书里所收录的诗作只是艾米莉毕生创作中的一小部分。第一辑总共印了十一次,而第二辑及第三辑也分别在一八九一年及一八九六年顺利问世。一般大众及多数的评论家都给这些诗作相当高的评价。到了一八九六年,艾米莉·狄金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诗人。之后更多的作品,包括许多由其它渠道收集的诗作,在接下来的五十年大量出现,但直到一九九五年全三册的定本才由汤玛斯·约翰森(Thomas H.Johnson)审定出版。这本书一共收集了一千七百七十五首诗以及一些断简残编,并依照时间顺序编辑,由哈佛大学出版社的贝尔耐出版部(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
艾米莉死后,世人才重新定位她的诗人身份,同时也认清了自己错过些什么。然而,艾米莉的个人真实生活风貌,却始终难以真正弄清。虽然市面上有不少关于她的传记、评论及心理分析的著作,但她的日常生活却鲜为人知,而且艾米莉与周遭亲友间的相处关系,却一直没有什么资料留存,于是大多数人仅能揣测这些关系的真正面貌。最近这几年,许多出土的资料已经让黑暗的角落有了一线曙光,但是所谓"真正的艾米莉",学界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诠释。
书名:《不是玫瑰·如花盛开:狄金森诗选》
作 者:(美)狄金森著 康燕彬译
出 版 社:漓江出版社ISBN:9787540762988
出版时间:2013-04-01 版 次:1
页 数:384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狄金森一生创作诗篇1789首,生前仅发表了10首,寂寂无闻,现已成为享誉世界的重要诗人。
本诗选收录她的诗篇900首,长诗625首,四行以内的短诗275首。一半以上选自诗人的晚期。晚年的狄金森识心体之本然,虑忘形释,味淡声希,更加玄妙精微
不是玫瑰·如花盛开
不是飞鸟-翱翔云天
这首短诗歌颂了生命的美丽和自由,出自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关于她,传说种种,而我只能言说我的狄金森。
怎样活着?如何成长?如何摆脱精神枷锁,化茧成蝶?这些问题伴随我青涩年华的思索。从文字里,从想象中,我开始阅读狄金森,把握她的思维方式,汲取生命的养料。
......
最吸引我的是,狄金森关注安顿心灵的智慧。她把诗人比作殉道者,默默承受苦痛,潜心铸就平静的艺术。天堂在何方?狄金森申明,天堂在人间,不在死后。进而,她把目光投向内心,寻找抵达天国之道。她提出境由心生,张扬个体自由的同时,主张绝俗弃欲、隐没自我,柔退不争,静观无为,从而获得精神的自足完满与人际的安定和谐。
天国远在心头
若心清神释-
若你的欲望适宜
不会远过,这里-
通过自我设限,人们可在有限空间,获得心灵自由,构筑内心天堂。狄金森批评人类心浮气躁、为琐碎与贪婪驰骋,逐物不返,并指明出路:
勤勉-却是骗子-
机会给予刺激-
以静退为给养-
削弱-驱驰动力-
汲汲于欲望的满足,即便繁华之际,也空虚难耐。若减少欲望,心态就会改观。狄金森哀叹"鲁钝的心消亡/在攫取中",寻求"忘却"之道。...... 狄金森把死亡作为终极参照点,逆向透视人生,谋求活在当下。终结性的死亡不仅是她诗意沉思的机缘,也成为了她表述生命智慧的隐喻:
我比他-或许活得长
他必定比我-经久-
因为我只有杀的暴烈,
却无-死的力量-
狄金森剔除得失之心与杀伐之气,意在无思无虑、无我无心、自在无为。
狄金森主张简洁、低调谦卑的生活方式:斗室一隅,一本书、一朵天竺葵、一盏灯,夜里静坐。她用物极必反的自然之道劝慰痛苦中的人们。面对挫败,她提出反躬自省,而非谴责命运或者他人。她倡导温柔慈善的处世之道,或通过刺刀的悔恨反思人类的暴力所得的荣耀,或严词谴责持利器者的钢铁心肠,且为亚洲豹遭受文明的歧视声张正义。她为蝙蝠、蝴蝶、甲虫、苍蝇等生物辩护,赋予人人喊打的耗子以过人的智慧。
诗人以物象为基点,兴发情感,寄托哲思。狄金森诗歌不乏澄然静坐的审美境界。她的抒情主人公悠寂闲适、宁静淡远,或餐霞、或饮露、或掐花、或听风、或观鸟、或赏月,与万物悠然共逝,物我两忘。山水田园既是景观自然,又是人格化的自然。自然不仅是主体获得超越的路径,也展示了值得效仿的智慧。空气象征绝对的无。风,无足而行,无骨而立,来去自由,不留痕迹。花朵在风中摇曳,让蜜蜂盘旋、沉醉,让蝴蝶暂住。月亮静默无语,微笑祥和。不知所如的云彩表示"无目标的圆周"。寂寞无为的清景:"四棵树-在荒寂田野-/没有规划/秩序,或清晰举动-"。蜜蜂淡泊全真,泛不系舟:"乘坐空气的船筏/整天虚漠里遨游"。澄明宁静的氛围,洋溢着一种慵懒陶醉的闲适情调。诚然,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本身就是对横暴、贪婪、剥削和掠夺的人间世的批判。
狄金森常塑造寂、空、静、虚之境。多首夜幕诗展现无心、无思、无我的禅味。
篱笆那边
有一颗草莓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诗歌写"我"看到篱笆那边的一颗草莓后的心理活动,是以一个孩童的口吻写的,写得天真稚气、惟妙惟肖,却又不乏理趣。诗人以一颗年轻的心在感受着世界,因而写出了这样鲜活动人的文字。
读<篱笆那边>觉得这是一首清新美丽的小诗。
一个惊喜地发现了篱笆那边有一棵草莓的孩子,心中充满想要采摘的欲望,"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明明是心中的渴望,却因为怕"脏了围裙"而犹豫;一句"草莓,真甜",又把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刻画得真实甜美。如果Dear God和自己一样是个孩子,他是不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
似乎在大自然面前,狄金森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这首诗里跳跃着一颗单纯的童稚的心,那心跳跃着对"篱笆那边"鲜红欲滴的"草莓"的渴望。这极具诱惑力的"草莓",在诗中已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了,它已被诗人抽象为孩子追求的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于是,世界也就在一瞬间浓缩成小的小的"草莓"。爬过那"篱笆","草莓"定会甜透所有的日子。
接下来的文字:"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却有别样味道,让人体味出你的渴望中,竟有一种叫着"怕"的东西,意外地阻止了你爬过篱笆。怕"脏了围裙"?怕"上帝"的苛责?那矮矮的"篱笆"也似乎突然间成了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它规范着你的行为,它抑制住你那缘于心灵深处的甜蜜的冲动。就象现实一样,追求个性的自由却不得不受着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事业的创新却不得不受着传统观念的禁锢。
然后,你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要是"上帝"也是一个"孩子",他也会禁不住草莓的诱惑,也会想着爬过那"篱笆",一亲"草莓"的芳泽?!。但Dear God不是小朋友,他早失去了那只属于孩子的单纯的冲动。
你是否会因为"篱笆"的阻隔,轻易地放弃"草莓"的甜美呢?这是你留给世人参不透的问号。
喜欢这种在简单生活中融入的思考,"草莓"似乎还在篱笆那边,作着永远未完成的梦~!
《篱笆那边》课文分析
作为美国诗歌史中从浪漫主义向现代派过渡时期的代表,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先驱者,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完全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气,颇受读者喜爱。
篱笆那边的草莓,触发了诗人无限诗情。"草莓"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如何理解草莓这一意象的内涵与外延,就成了解读这首诗的关键。从内容上看,诗中的"草莓"仿佛引领着诗人回到了童稚时光,回想起了爬过篱笆采摘草莓并为此而担心家长责骂的往事。然而经历了情感挫折与人生孤苦的女诗人此时言说的则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忆了。"草莓"似乎代表着某种诱惑,某种隐秘的期盼,而这种诱惑与期盼恰恰是不被上帝允许的,或者说是不被传统的势力所允许的。然而,这种诱惑确实太强烈了?quot;草莓,真甜!")诗人无法抗拒。她多么希望上帝也是个孩子,可是上帝真会爬过去吗?这其中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与人生期待或许才是诗人想要表现的主题吧!
这首诗只有短短两节,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浮想联翩。第一节写一棵草莓在篱笆那边,那么香甜诱人!"我"多么想爬过篱笆采得草莓呀!第2节写"我"站在篱笆这边左思右想,到底该不该过去呢?如果过去就会脏了围裙,上帝也会骂我;可如果不过去,又不舍放弃那香甜的草莓。在这种矛盾心情的支配下,诗人不禁幻想上帝也是个孩子--像孩子一样抵受不住诱惑,像孩子一样为得到草莓不惜爬过篱笆,弄脏围裙。而上帝真会是个孩子吗?
在这种表面化的解读之后,我们或可对草莓有多样的解读,"草莓"即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那么,"篱笆"、"围裙"、"上帝"等事物也就有了其各自的象征意义。顺此思路赏析此诗,更可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
狄金森的诗意象奇特,不循章法。她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对人生、死亡爱情等都有独特的观点。她善于揭示人们心灵深处的爱恨情愁,其作品就像一幅幅灵魂的风景画,她本人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狄金森的诗歌大都短小精悍,语言也单纯简朴。但这并不影响她诗歌主题的阐释,相反却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