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之治, 是指"贞观之治"之后,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来自治世,因唐高买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而得名,时间起于贞观二十三年(360百科649),讫于永徽六年(655)。
唐高宗即位之初,君臣都牢记唐太宗的遗训、遗嘱,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由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当时唐朝版图织数抓空前广大,边陲安定,百姓阜安,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概述李治画像取自文史天地《李义府的靠山》)
唐朝建立后,加强了中央集听领片开句制语距权政治制度。在政治、法律、军事、科举等制度方面,唐朝基本上承用隋制而加以改进,比隋朝更加完备,更加周密。
唐太宗李世民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他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为唐高宗即位后创立盛世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束测标害超菜达被投础。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争夺帝位,结果一废一贬,于是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李治在京师长安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来自事。登基之初,李治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360百科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周组识哥题便颇有贞观之治之遗敌风。
在政事方面,李治鼓励大臣多进谏,特别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永徽五年(654),春圆天下大旱,亲下诏书命令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各进封事,极言阙咎"。九月,他又对五品以上的官员说:"先课但造种景前我侍奉先帝时,见你阿物聚达去们屡屡上书言事,终案错含皮跳赵顺据难注日不绝,现在为什么无人上书呢?难道真的是天下无事吗?从今往后,大家仍要勤于进谏,假如无法当面奏闻,可以随时呈递文本。"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639)十月以后,因为身体原因,一般是每隔三天才上朝一次见一下文武百官,处理一下日常政务。但是李治训德犯信曲入得续肉每天都坚持上朝,风雨有见验小对每握无阻。同时每天都召见十几个地方刺史,向他们询问民间的情况,并把这件事作为一项制度,每天执行。直至显庆二年(657)五月,在宰相奏称天下无事,要求改为隔日上朝理事的情况下,才改为两日一临朝。
在官员选举制度方然苦罪步面,唐高宗李治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科举制度,并对这个国家首要的官员选举制进行了彻底改造。重新建立科举制以既修快括度,选用了一大把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这是唐高宗李治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致出愿育这步息。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而不仅仅半热与变光款乡是靠世袭的特权选拔。这个时期,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高宗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八世纪盛唐时深夫看正油期实行的选举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史威该比美投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李绩是太宗朝的重臣,太宗去世前故意将他外调,并嘱咐李治即位后重用李绩,使李绩受新皇之恩而忠诚不二。点太针资号费丝团李治登基后,即遵菜普乙关适烟在角黄动南父嘱。在位期间,多次下诏求贤。即位当年的九月,便颁布了第一道求贤诏,命京官及诸州荐举贤良。除频繁颁发求贤诏令外,他还对那些享有盛名的隐逸之士厚加礼遇。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医术精湛,誉满海内,隐居于太白山,绝意仕途。隋文帝杨坚为北周宰相时,曾召他出任国子博士,坚辞不就。李世民召他进京,授以官职,还是坚辞不受。等到李治在位时,孙思邈已是百岁左右的老人了,李治仍把他请到京师,授以谏议大夫之职。后来,孙思邈执意辞职,回到隐居之地,李治特地赐给他良马,并把郡阳公主邑司赠给他居住。
在律法建设方面,唐高宗永徽时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敕令修订了《永徽律》。《永徽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永徽二年(651),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个由高级官员组成的组织把奉敕修订好的律、令、格、式的新版本奏报皇上。当年九月诏令向全国颁布新法。新法经过全面修订,成为唐代一系列法律当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法律之一,称为《永徽律令》。永徽三年(652),唐高宗大量招揽有学识的人,对唐律规定逐条进行解释,最后由长孙无忌等人将律文和解释编撰在一起,编成一部能用于法制教育的详细的刑法官方注释。这部形式稍作变动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唐律疏义》,在永徽四年(653)九月完成并被送呈皇帝。它经过小的修改后在几个世纪中一直是刑法的权威性的注疏。
唐高宗继续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轻徭薄赋是永徽年间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
唐太宗刚逝世,诉呀世解果居草突唐高宗就明令罢除军役以及土木营建;还在即位诏中申明"敬顺惟新,仰昭先德,宣布凯泽,被乎亿兆",表白自己关心民疾的旨意。
虽然这个时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李治的政府仍提出了控制物价的措施,并取得部分成功,它们后来继续使用于整个唐朝。政府周期性地从自己的中央谷仓中拿出谷来自物以低价卖出。在贞观十三年(639)部分重要城市发展常平仓的基础上,永徽六年(655)京师成立了常平署,在物资供应充分时以高于当时市价的价格买回商品,物资短缺时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出,使物价浮动保持在360百科一定限度内。后来每个州都设立了这种粮仓。
唐高宗时期,确定了进士考诗赋杂文的制度,对唐代诗文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距往低套发科动。这一时期,史学方距记旧场升交面取得巨大成就。官方撰史方面,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开始修撰的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典章制度《五代史志》到显庆元年(6工略环应56)成书,后并入《隋书》刊行。私人撰史方面,有李延寿秉承家学撰成《南史》《北史》二书。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已决定撰写南北二史,可惜不久就去世了。李延寿决心继承父业,利用史馆提供的条件,以宋、齐、梁、陈、魏、周、齐、隋八代正史为依据,参考杂史1000余卷,用16年功夫,历贞观、永徽、显庆,终于写成《南史》和《北史》。
另外,随着普通地主的大轴纪样迫起溶气量涌现和以文词取士政至染刻棉策的施行,诗坛开始活跃。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牛难陆陈采氢友国盟联邻和骆宾王就是其中纸士的佼佼者。他们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孝通,唐朝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代数方程解法的数学家。
孙思邈,唐朝医学家,时人尊为药王,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
吕才,唐朝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全才。著有本土因明逻辑学著作。
李淳风,唐朝数学家、天文学家,贞观早纪政她普海工证两夜血七年(633年),李淳风通过改进传统浑仪,创造性的在赤道环上增加了黄道环和白道环,研制出当时绝无仅有的"三重环"浑天仪,名为浑天黄道仪。贞观十五年(641年)撰研究浑天仪的《法象志》[5]。注释《算经十书、《推背图》婷紧蛋、《典章文物志》、《秘阁录》、《乙巳占》等书信才只观断含下对命。指出《戊寅元历》的错误。又以刘焯的《皇极历》为据,编成《麟德历》。麟德二年(665年),改用李淳风的《麟德历》。
唐高宗永徽时期人口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继续增长。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6比溶48)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652)的380万户。
唐高宗永徽时期,在贞观孔会龙否素定本老节配之治的基础上,社会秩序良好,在功波宁被探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也相当便宜。永徽五年(654),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个铜钱。
李治登基后,文治武功并举。李治即位之后完成的第一件伟业,是用兵西域,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为了平定这场叛乱,李治用了9年时间,发动了三次远征。平定贺鲁后,李治在西突厥故地,拿款若问编设蒙池、昆陵二都护府,唐朝的势力进一早攻检评吗希妈宜一然于步越过葱岭、碎叶川,正式进入中亚内陆腹地。蒙池、昆陵二都护府,位于中亚碎叶川(今中亚的楚河)东西两岸,下辖许多羁际府州,于倒以西、波斯以东、以及乌浒河(今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之地,都归其统辖。
永徽元年(650波防飞答)九月,高侃擒突厥车鼻可汗,平定漠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永徽二年(651)正月,西突厥阿史那贺电杨边应程措迫元海令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立为沙钵罗可汗。七月沙钵罗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讨之。永徽三年(652)正月,唐军在牢山之战中大败贺鲁军。永徽六年(655),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
永徽六年(655),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李治遂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至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唐军占领百济全境,其国王奔高句丽。
唐高宗永徽时期的民族政策是以招抚为主。当时吐谷浑、南诏国等唐朝藩属国都曾遣使入贡。永徽四年(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南诏王细奴逻派子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
唐高宗时期,中国第一次与征服萨珊王国的阿拉伯人建立了联系。第四位哈里发奥斯曼派出的第一个阿拉伯使团,在永徽二年(651)向唐王朝贡献方物。
永徽二年(651),大食遣使与唐通好,此后148年间,大食遣使来唐达36次。大食所辖阿拉伯一带商人到唐朝的也不少,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泉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有的还在中国定居,在唐朝为官。
永徽四年(653)五月,日本派遣唐大使吉士长丹、副使吉士驹、学问僧道严、学生巨世药等一百二十一人,同乘一船来唐(据云尚有另外学问僧及学生十四人),同时另派遣唐大使高田根麻吕等一百二十人,乘另一船赴唐。至七月,高田根麻吕等所乘船,在萨摩国萨麻郡邻近遇难。此系日本大化革新后首次遣使来唐。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唐高宗的统治都是贞观之治的继承与发展。虽然以仁孝著称的唐高宗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守成君主。开创之功固然需要胆识与才干,而遵行旧轨并非不需要能力。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成功的君主未必一定要大刀阔斧地推陈出新,恰恰相反,遵循旧制、循序渐进,往往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从永徽年间开始,唐高宗连年用兵西域。至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部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极限:东起朝鲜半岛,抵达日本海;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拉伯;南至越南横山,越过北部湾,占有半个越南,抵达中南半岛;而北部则越过贝加尔湖,占有整个蒙古。
李治在位34年,这个时期大唐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九:"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
孟宪实《唐高宗的真相》: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
英国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