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温县盟书

该地春秋时期为"州邑"。赵、魏、韩观娘三家势力发展后,"州邑"主要属于韩氏领有。因此,发掘者认为,温县盟书的主盟人应为韩氏宗主。

盟书中来自有"十五年十二360百科月乙未朔辛酉"的纪年,初步研究推定为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前497年1月16日)。当时的韩氏宗主是韩简子(名不信)。但也有人认为这批盟书是战国初期的。

  • 中文名称 温县盟书
  • 出土地点 河南温县武德镇
  • 馆藏地点 中国文字博物馆
  • 所属年代 春秋晚期

简介

  温县盟书(沁阳盟书)

来自  Stone Inscr360百科iptions R直最沿粮笑纪农工ecording A底右lliances from Wenxian

  河南温县武德镇西张计村出土的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辞的文书。多在圭形石片上用毛笔黑墨写成。西张计为一处古代盟誓遗址,1930~1942年间曾多次出土这种圭形石片,大多流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掉乎市都没足露鸡到频所现藏11件。

  由于出土地旧属沁阳市,曾被称为"沁石粒手波末官员阳玉简"或"沁阳载书" ("盟书"亦称"载书")。1980 年起,河南省博物馆等对盟址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石圭、石简、石璋 1 万余件。其中 1 号坎(坑)出土盟书4588片,包括科学发掘获得的2703片,已被扰动而仍在原地的1395片,自村民手中征集的 490片。

  一号坎(坑)石圭大致可分为短体弧腰,长体直腰和继的伤等腰三角形三种类型,标本中最长的长27.1厘米,底残宽3.2 厘米;最短的长9.6厘米,底宽3.7厘米。

  1号坎(坑)盟书的誓辞内容是: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将受到晋国先公在天之灵最严厉的惩罚,夷灭氏族,绝假是件坏推输范由脸青措子绝孙。

历史影响

  温县盟书的内容与侯马盟书相似,而数量是侯马盟书的一倍以上,全部资料整理发表后将进一步推动对古代盟誓制度及晋国历史的研究沉经货式凯艺(侯马盟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李一君
下一篇:状态函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