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法称

法称(Dharmakirtti,约600-680)音译"达玛诘"。古印度大乘佛教僧人,印度新因明大掉读培营绝线师。属瑜伽行派。相传生于南印度,后在那烂陀寺出家,来自不久又从陈那罗理较唱半刚概弟子自在军(Isvarasena)习因明。继承并发展了陈那后期的因明学说(侧重于量论)。所著《释量论》,对陈那《集量论稳即火》作了详细的注释,发展了陈那的学说,如重新改革三支作法,以因喻为一体,主张废除喻依,不再沿用"喻"支名目,而且颠倒原有次黄何打建序,将相当于"喻体"的一部分提到最前面,宪技觉作为推断的依据。这种格式,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趋于一致。法称的这一著作连同《定量论》、《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续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等于ll世纪传人我国西藏后,影响深远,西藏学者称之为"才玛德顿"("因明七论")。法称的学说在汉传因明中,影响不大可空该器石间即确。但自20世纪起,世界各国研究印度360百科逻辑学多取材于法称的薯作,特别是《正理滴论》。该书对正因的研究有特殊的贡献,其中提出白性因、果性因、不可得因,真正确立了因宗不相离的普遍关系,使得喻体成为没有例外乙家老第保的全称命题,从而完成了因明向演绎论证的过渡。

  • 本名 法称
  • 所处时代 古印度
  • 出生地 南印度睹梨摩罗耶国
  • 主要成就 佛教瑜伽行派论师
  • 性别 男

简介

  印度中世纪逻辑学家、佛教因明学家和哲学家。据传他是南天竺人,陈那的再传弟子,鲜跑来哥苦木北游师事中印度摩揭陀的护来自法论师。中国唐代僧义净(635~713)译的《观来费五损神完林氧所缘缘论》和他著的《南黑有状须副径作组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对此作了误载甚际让记载。而中国西藏和尼泊尔佛教资料,则说法充稳地称的老师是陈那的弟子自在军论师(公元 600),故称法称为陈那的再传360百科弟子。法称在他的天接六酸令倒巨著《量评释论》第一章中也评论了他老师自在军的某些观点。因此,说自在军是法称的老师较为可信。但也有些学者认为,陈那与法称相隔好几代,约距 150年,法称是否是陈那的再传弟子,尚有疑问。

要点

  其要点为:①强调现量"无错乱",是真实的、纯粹的感觉,不是错觉;②现量的认识对象--自相,"为胜义有",是真实的存在,具有"起识"的功有;③认为现晴天霹雳必须是"亲证"的;④改革三支作法,主张合因、喻为一体,颠倒其顺序,将喻体提前,并把同喻、异喻分开单独列式,宗支常常省略;⑤将因区分儿于益为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般始三大类,进一步明确了因明比量的格式;⑥废除因过中的"不共不定"的规定。他对种姓制度持批判态度,在其《金刚针论》中指出:吠陀非正理,所有婆罗门法,道理亦非。

七论二注

  法称的因明著作,共有七论二注。七论是:《正理滴论》、《释量论》(《量评释论》)、《诤理论》、《量决定论》、《成他相续论》、《观相属论》和《因滴论》;二注是:《释量论注》和《观相属论注》。法称这些论著的梵文原本,迄今被发现的只有《正理滴论》、《释量论》、《诤理论》和《因滴论》,但藏文译本齐全。汉译本,晚近才有两种:《正理滴论》(王森译,198来自0)和《释量论》(法尊据藏文译本转译,1980)。

正理滴论》

  内容分三品:现量品、为自比量品及为他比量品。法称在此论中提出的新理论,重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合并因喻

  改宗、因、喻三支论式为宗、因二支论式。宗、因、喻三支论式是由陈那改革古五支论式而成的。但三支360百科论式仍在形式上保留了与其新的职能不相称的名目,如喻支的职能(同喻、异喻)已划入因支之中,仍在论式中保留其众眼较脱军名称,显得名实不符。法称将三支论式改为宗、因二声怕益齐拿断支论式,这是他对因三相即中词的三特性理论的重要发展。因三相是:①偏是宗法性,就是中词必须寓于小词;②同品定有性,就是中词必须寓于大词同类的事物;③异品偏无性,就是中词必不寓于与大词异类的事物。法称认为,同喻异喻,初非因外;二喻的意义已显示在因之中;因三相中的第二相实际上已包括了喻支的同喻,第三相实际上也已包括了喻支的异喻。在新因明论中,只要构成因三相的条件得到满足,这个因即可成为正确的能立,即将相当专评强曲器静毛年死料范于喻体的一部分合并于因,从而构成因喻一体,使因的能立功能得到加强和扩大,以致喻支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法称认为,既然如此,自毋须沿袭旧例,另立喻支。不过,他也没有坚持一定要废除喻支。

确立三种正因

  因,就是推理的理由或依据;正因,对料种织尼它袁游推令单就是具备 3个基本特征自宪视更氧宽资还论参(三相)的正确理由或依据。按古师,推理根据(因抓罪影)繁多而不确切,法振满裂识增承低喜复艺称进行整理、精简,认为能够具备势美仍组据论步正因条件(三相)的因,仅有3个:①不可得比量古认质曲汽因(非觉知或非现量穿北未机井门周);②自性比量因(同一出法跳概促性);③果比量因(因果关系)。不可得因,就是曾经认识的一物即使不在眼前,但据过去对它的认识和印象,可推知它的存在。《正理滴论》举例说,"此处无瓶,瓶可得相,虽已具足,而瓶不可得故"。即以前所得关于瓶的印象,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瓶虽不在(不可得省市练作红知龙九),但可推知它的存在(可阻斯医树得)。换言之,就现量而言,瓶相不可得;就比量而胡间方间么所束差言,瓶相可以推知。其次,某些路哥银社握实物,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障碍,不能直接见到,但不能由此判断它们不存在(不可得),根据知识和科学,可以推定它们存在(可得)。因此,不可得之物有可能从反面推知其可得。自性因,就是要求因(中词)中的事物与法(大词)中的事物在性质上必须一致,即中词必须周延于大词。如说,"此物是树,以彼本是申恕波故"。申恕波是树,故见申恕波便推断它是树。果性因,就是二物有因果关系,觉兵使业宗可以从因推果。如说,"彼处有火,以见烟故"。常识上已知火是烟之果,烟是火之因,故见烟推知必有火,这也是中词"烟"阳需线鸡杂逐,必须周延于大词"火"。如上三因中,第1种因是否定判断,第2及第3种因是肯定判断。无论哪一种判断,凡成为正因者(正确的中词)一定要与所判断的"法"(大词)保持"相随不离"的关系(中词必须属于大词)。论式中有了正因,便能无谬误地支持宗(命题)的成立。法称的三因理论使比量论式更加符合因明的规则,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于实践。

取消"不共不定"和"相违决定"

  这二者是似因(谬误的理由)的6种不定过的2种。只要因的三相具足,便可成立所立的宗(命题)。但是,如果因的三相中的后二相,即同品定有、异品非有有缺陷,也就是因与同品和异品同时发生关系,或者同时不发生关系,或者该与之发生关系者而与之无关系,不该与之发生关系而与之有关系,这样的因称为"不定因"。不定,意指此因不一定能够成立所立。"不共不定"的谬误,就是二者都无,两边非有。如立"声常,所闻性故"。所闻性之因,唯在声上有,除声而外,皆无具所闻性者。若以所闻性之因而立声常之宗,则不仅在无常性的异品中找不到此因,即便在具常性的同品中亦同样找不到。异品与因不发生关系固然必要,但同品与因不发生关系,则无从决定。故不共不定的谬误,实质上产生于缺乏因之第二相(同品定有)。陈那在"九句因"中论及第五句"同品非有,异品非有"时,觉得此句不妥。因为,因在同品和异品中都无这一规定,与由同品和异品都有而造成的谬误的原理不符。陈那把这一句暂定为"不共不定过"。法称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推理思维不会出现这种谬误,所以将它从不定过中删去。"相违决定"的谬误,就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命题各具三相,以至使人无法决定何者正确。例如,一方立"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另一方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这是两个对立的命题,但双方都有三相具足的正因,因而难分胜负。陈那认为这也是一种"不定"的谬误。法称则认为这是双方各按自宗立量,无视共同讨论的问题所造成的混乱,是不正常的推理现象,应该取消。法称废除"不共不定"和"相违决定"这两个似因项目,解决了自陈那以来在因明过类系统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重申辩论、推理中一致遵循的逻辑原则。

《释量论》

介绍

  又称《量评释论》。在此书中法称在评释陈那的《集量论》时发挥了自己关于因明理论的新见解。所以,《释量论》既是一部《集量论》的评释,又是一部法称本人的创作。

四品

  全书分四品,共1454┩颂,①为自比量品(342颂);②量成就品(285┩颂);③现量品(541颂);④为他比量品(286颂)。它是法称的因明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总结。

研究与对比

  法称在对现量理论的深入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实在论的观点,开始承认客观的实际存在。这是一种唯物论的倾向。因此,有些与他同时或在他之后的非佛教哲学家,说他属于主张外境实有的经量部,和陈那不是同一学派。而学术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法称在哲学上和陈那一样,也是一位法相唯识论者。法称在他的《释量论》中,对陈那的瑜伽现量(超验的存在)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心识中存在一种超验的精神境界,它便是瑜伽现量境界。佛教瑜伽行者,按照瑜伽法程序,通过自我克制,修禅反思,从内心产生一种瑜伽智慧,这种瑜伽智慧直接觉知瑜伽现量境界,达到瑜伽现量与瑜伽智慧的绝对同一。得此境界者,便可脱离一切缘虑分别,消除贪欲、恐惧、骄傲、梦想;如实认识到现实世间犹如梦境、虚妄不真;惟有自我意识中的瑜伽现量和瑜伽智慧才真实不虚。这是地道的唯识无境的主观唯心主义。

意义

  法称的因明学说在印度逻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所有印度逻辑学派和逻辑论著大都受其影响。佛教学派、耆那教逻辑都吸收了一大部分法称的思想;新正理派接受法称的批判,放弃了许多旧的论点。法称的学说对中国藏传佛教有较大影响,藏传佛教有解释因明的著作约17万颂的藏语译文,其中解释法称作品的约有13.7万颂,而《释量论》的注解独占10.5万颂。近世各国印度学家大多根据法称的著作,特别是《正理滴论》来研究因明,此论的梵本发现较早,故研究者多从此入手。此论除了有梵本、藏译本刊行外,还有汉、俄、德、英、法、日等文字译本,流传于各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法禄达
下一篇:法系獭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