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洪钧生

洪钧生 (1907~1996),祖籍宁波,生于河南禹县(禹州市),禹县在金元明时期称为钧州,他的名字"钧生"即生于禹县之意。陈式太极拳大家陈发科先生的入门弟子,跟随陈发科先生练拳15年。他的太极拳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尤其在推手技艺上独有心得。洪老师19来自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

陈式360百科太极拳中兴人物陈发科之得意弟子普厂,现代太极拳大家双钢船火个孙,被誉为"太极巨星"。

  • 中文名称 洪钧生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河南禹县
  • 出生日期 1907年

个人简介

  洪来自钧生出生于1907年,洪钧生是陈式太极拳中兴人物陈发科之得意弟子,360百科现代太极拳大家,被誉为“太极巨星”。著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并有太极拳品、太极三字经等著作留世。

洪钧生

贡献

  洪均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练习,对陈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有着独到的认识,丰富了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他最大的特点是求学认真,治学的思想非常严谨。比如对陈式太极拳练习中手的公转、自转的解释就很有见地。他认为,手臂绕大圈是公转,同时手还有自转。太极拳只要把基本规律和动作掌握好,掌握好动作的角度、方向和加速度,再加上缠丝劲,就能打出爆发力。还有对下修句育社肢和上肢的配合问题,洪老师提出了三节劲,在三节劲的运提清江掉用中,哪些部位如何旋转如何配合扬效角课便,他讲得非常清楚、细致。他还首次提出太极拳菜绿财和要随遇平衡,也就是练习太极拳不管重心、力点如何变化,都必须保持或及时恢复平衡。”

  他特别强调,“太极是绷(此字为一个提手一个朋友的朋字)劲,动作走螺旋”,对绷劲作出了更具体的说明,对螺 旋缠丝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的见解,对后学研练太极指明了方向。

主要著作

  洪机丝底亮表钢上食行均生一生著作颇丰,著有《陈式太极实用拳法》、《陈式太极拳》、《十三势心解》、 《太极拳式名考释》及诸多论文,并编有三路剑法,一路游龙,二路翔风,三路飞虎。

济南传拳

  洪老师曾经为李恩久带领的山东太极拳推手运动队题词:十年不鸣,一鸣惊人。那是1988年我们获得太极拳推手全国冠军后写的。其实,这句话也是洪老师一生的写照。”李恩久说。洪均生被国内武术界注意是在1981年。那一年5月,李恩久到沈阳参加全来自国武术观摩表演赛360百科。一天早晨,李恩久在篮球场上练太极拳,他扎实的功底卷建示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引起了北京体育学院门惠丰教授的注意。从李恩久那里,门惠丰知道了济仅检南有一个陈发科先生的徒弟洪均吸技望品仅束苗月生。“那一次,我和顾留馨、李经梧、张继修等太极拳名家认识了,他们都向我打听洪老师的情况。后来,门惠丰老师等多次到济南拜访洪老师,洪老师的精湛拳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武术运动正是枯木逢春,万象更新,国外的武术爱好者开始到中国学习武术。1981年8月,在门惠丰先生的介绍下,日本的中野春美女士来到济南,向洪均生先生学习太极拳。洪均生的太极拳功夫让中野春美佩百夜模服得五体投地,仅仅那一年,她就两次到济南求学。后来,她又带领日本的太极拳团体到济南学习,前后来了十几次。中野春美回到日本后,在日本的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洪均生先生的太极拳,称赞洪先生为“太极巨星”。现在,在日本已经也巴于袁青乐附殖湖成立了“洪均生太极拳研究会”,专门研究洪均生先生的拳法。

  不仅是千目广粮海才喜费几开“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武术界,洪均生也是名声鹊起。1981年以后,洪均生不仅经常接待国外太极拳代表团的访问求学,还经常参加国内的各种武术活动。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武术运动员传授太极拳技艺。上世纪80年代,北京武术队的著名运动员李连杰、戈春燕等人也曾经得到过洪均生先生的指点。

  看到洪均生先生这么毫无保留地向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传播太极拳技术,有人开玩笑说:“洪老师,您应该留一息策儿儿源案手。”洪均生说:“我这手一转就是360°,你让我留哪一手?手把手教还教不会呢,还留一手。” 洪钧生真心希望年轻人继承太极拳,把太极拳发扬信换象批构期刑律过左单光大。他总是说:‘我教拳不图名,不图利;也图名,也图利。我图的是国家的名,图的是民族的利。’”洪均生先生为人处世非常细心,总在台历上记录每天到家里来访的徒弟、学生和一般的太极拳爱好者,一年下来,记录的人次竟达3600多次,平均每天接待10人次。

  洪老师倾注了最大心血,寄予厚望的是我们这些徒弟和徒孙,他一直担任应套星力态重系孩汽社着济南武术馆高级顾问终跑物后还,非常关心太极拳推手队的训练,并经常给予指导。”李恩久说,“我研换就继能在太极拳上取得今天这约侵一青你今职达个成绩,离不开洪老师的教诲。我训练的太极拳推手队取得今天这个成绩,也离不开洪老师的指导,倾注了他大量活给损非的心血。”

  洪老较卷划烈年济战异缩威师在大明湖、趵突泉教拳。洪老师教拳因人而工压督齐层未胡层注重异。对中老年,他要求架子放高一些,可以不发力,以松、圆、柔为主,以养生健身为目的;对年轻人,特别是对李恩久等专业武术工作者,洪老师的要求就非常严格。“你是教练,要教别人的,所以你必须练出太极拳的功夫。”他要求他们练拳架子要放低,要打出陈式太极拳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特点来。

  1983年12月,济南武术馆成立,李恩久任馆长并兼太极拳教练,从事准蒸太极拳推手训练。洪均生先生被聘为武术馆高级顾问。当时,太极拳推手是和散打项目同时开展试验的,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

  1984年,李恩久开始培养一些年轻的推手运动员,尝试从传统的太极拳训练中借鉴训练手段和技巧。开始,队员成绩不理想,两年以后,就能和河南的选手分庭抗礼了。1988年,队员开始获得全国冠军。1990年以后,他们在6个级别的比赛中,往往能获得5个冠军。到1992年,济南就涌现出了数名全国冠军,出现了黄康辉、谢业雷等优秀的运动员。黄康辉曾经8次获得全国冠军,谢业雷6次获得.全国冠军。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洪老师的关怀分不开。 在训练中,李恩久经常就一些疑难问题向洪均生请教,洪均生先生也经常到武术馆指导训练。李恩久带队比赛回来后,也要向洪老师汇报总结。洪均生说:“太极拳应该避免出现使拙力的现象,不应该虚假。应该讲科学。”他不迷信,不搞那些空虚的东西,而是从力学的角度,从易经的阴阳变化中来讲太极拳推手。在洪均生师徒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的太极拳推手运动终于走到一了国内武坛前列。1988年,在第一届国际武术节上,洪均生先生获武术贡献奖。

后世影响

  洪均生根据多年研究所得,对陈发科所传的陈式太极拳进行了改革,因而形成了“济南架”、“陈式洪派太极拳”或是“洪氏太极”。现在习练者广泛,其著名弟子有刘承德、李恩久、张连恩等人。

洪式太极拳第一路名称目录及动作

  1、金刚捣碓 7 28、单 鞭 5 55、中云手 8

  2、拦擦衣 5 29、上云手 8 56、双摆莲脚 2

  3、六封四闭 5 30、高探马 4 57、跌 岔 2

  4、单 鞭 5 31、右插脚 5 58、左金鸡独立2

  5、左转身捣碓 6 32、左插脚 3 59、右金鸡独立5

  6、白鹤亮翅 2 33、左转身蹬脚 60、倒卷肱 4

  7、搂膝拗步 5 34、前堂拗步 4 61、左转身进步挤2

  8、初 收 2 35、击地捶 2 62、顺拦肘 2

  9、斜行拗步 5 5 36、二起脚 63、白鹤亮翅 2

  10、再 收 2 37、护心拳 7 64、搂膝拗步 5

  11、前堂拗步 4 38、旋风脚 4 65、闪通背 6

  12、掩手肱捶 4 39、右转身蹬脚 5 66、进步掩手捶5

  13、右转身捣碓 5 40、掩手肱捶 6 67、进退步拦擦衣3

  14、十字手 2 41、小擒打 4 68、单 鞭 5

  15、庇身捶 4 42、抱头推山 6 69、下云手 8

  16、背折靠 3 43、三换掌 3 70、高探马 4

  17、下掩手捶 3 44、单 鞭 5 71、十字摆莲脚6

  18、双推手 5 45、前 招 2 72、指裆捶 3

  19、三换掌 3 46、后 招 2 73、猿猴献果 1

  20、肘底捶 2 47、野马分鬃 5 74、六封四闭 1

  21、倒卷肱 6 48、左转身六封四闭4 75、单 鞭 5

  22、白鹤亮翅 2 49、单鞭 5 76、穿地龙 2

  23、搂膝拗步 5 50、退步双震脚 10 77、上步骑鲸 2

  24、闪通背 8 51、玉女穿梭 2 78、退步跨虎 4

  25、进步掩手肱拳 1 52、拦擦衣 3 79、转身双摆莲脚4

  26、退进步拦擦衣 3 53、六封四闭 5 80、当门炮 2

  27、六封四闭 5 54、单 鞭 5 81、左转身捣碓5

著作片段

  总论

  陈太极,理法精,阴阳理,互变中。

  法万变,不离宗,唯缠法,基本功。

  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

  如毛巾,反复拧,练周身,内外同。

  经络活,血气通,祛疾病,保康宁。

  勿懈怠,持之恒,讲技法,变化灵。

  或柔化,或刚攻,因敌变,螺旋中。

  缠法

  论缠法,应过细,内外旋,分顺逆。

  顺劲开,逆劲闭,刚与柔,相互济。

  眼法

  意发令,凭眼传,审地势,察敌变,

  眼所视,有点面,实点顾,虚而盼。

  身步手,随顾盼,盯目标,莫乱转。

  身法

  讲身法,上中下,顶劲领,裆劲塌;

  腰如轴,戒凸凹;长强穴,尾骨端,

  休里裹,微后翻;气松沉,小腹间;

  重心低,动无偏;胯里松,裆开圆;

  既灵稳,且自然。两膝盖,与踵齐,

  随身转,互落提。杠杆理,支重心。

  如磅秤,称粮米,物如重,磅随移。

  使重心,得随遇,守中立,莫挪移。

  步法

  步进退,随身转,斜或正,因势变。

  论步法,马弓盘,虚与实,互转换。

  动如水,流曲弯,静止处,稳如山。

  沉着中,有轻便。

  手法

  讲手法,最复杂,顺逆缠,互交叉。

  凡顺缠,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

  凡逆缠,掌下翻,拇内裹,小指转。

  顺缠时,沉肘腕,带手掌,划弧线;

  逆缠时,掌当先,手领肘,肘带肩。

  顺逆缠,属自转,自转时,有公转。

  公转变,正反旋。正旋圈,顺逆半,

  逆上出,顺下还,低平脐,高齐眼。

  肘收沉,贴肋边,手开合,胸前变。

  反旋转,亦同前,逆下出,顺上还。

  肘收还,齐乳前,缠为顺,掌勿偏。

  下转肘,贴肋边。手领肘,作逆缠,

  缘胯开,再上转。肘松沉,永不变。

  公转形,如鸡蛋,大小头,有定限。

  正小头,心口前;反小头,齐眼变;

  或左右,或后前。左右圈,正或反。

  前后圈,多反旋,其缠法,变化繁,

  手逆出,后外偏,变顺回,经耳边。

  另一圈,八法含,基本功,莫轻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洪钧
下一篇:洪铺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