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是左大培、杨春学编著的经济学著作,首版时间是2007年1月。

来自该书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分析的内生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发展的历史顺序,本书依次说明了经济增长理论模360百科型化、经济增米草第农可神厚随长理论模型内生化的历史进程。

  • 作品名称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内生化历程
  • 作者 左大培,杨春学
  • 首版时间 2007-1-1
  • 类别 经济类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发展的历史顺序,依次说明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的历史进程。

  目前国际国内都已经有多部著作论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史或系统介绍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本书与这些著作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本书的论述围绕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研究进展的主要路径,说明现代模型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如何不断以新的模型将已有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内生化,即如何一步步逐渐地将数学模环之阳快侵率至星含却普型中原来视为外生给定的参数内生化,通过扩展数学模型来说明这些原受坐密谓节协术校无乐来被视为外生给定的参数是如何由模型内生决定的。

  通过说明将资本一劳动配比内生化如何使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转变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勺将储蓄率内生化如何进一步扩展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生产率(由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决定)提高和人口变动内生化如何导致了"新"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诞巴反亚生,本书突出说明了经济增长理论数学模型化发展进程的主要思想脉络和进程。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与论耐视皇述内生化进程这一主题相关,还说来自明了经济增长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主流360百科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目的。这些论述势必烧翻涉及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专含济逐象和目的,使人们对主流经述流团冷面胜信阿济学有关经济增长的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

 群思裂 本书特有的这种论述有助于人们更系统地把握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分即免约耐开继可垂量含鸡析,更清楚地认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

作品目录

  导论

  一、"新"称号下的老做法

  二、经济学的主题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系孙席查米衡穿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早期模型化阶段

  四、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内生化

  五、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篇 建立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尚未形成模型的理论--古典增长理论

  第一节 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一、基本模式

  二、与提高劳八继环线载销动生产力有关的因素

  三、资良革紧武通吗敌耐买本积累与储蓄

  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

  第二节 李嘉知跳氧十上清信金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一、关于经济增长未来前景的基本观点

  二、经济增长分析的基本前提及其模型化

  三、经济增长的动态过

  四、围绕经济成集顾顶还增还增长悲观论的争执

  五、味雷花张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中断

  第三节 马尔别站离投面萨斯的增长"陷阱"理论

  第四节 "静态的插曲":增长理论研究的消失与某些例外

  一、马歇尔:外部效应与增长

  二、Young:收益递增、经济进步和劳动分工的关系

  三、熊彼特:创新与增长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开始--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复兴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的基本模型

  一、基本假定:增长环境的不确定

  二、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

  第三节 哈罗德模型中增长的不稳定性

  第四节 哈罗德的技术进步观与中性技术进步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及其内生化进程的起点

  第三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准--索洛模型:将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内生化

  第一节 内生化的动机和新引进的假设

  一、内生化的动机

  二、新引进的假设

  第二节 基本模型及其结论

  一、新古典生产函数

  二、资本积累方程

  三、对增长过程和路径的描述

  四、"黄金律"

  第三节 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提供基准

  一、中性技术进步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基准

  三、主要缺陷与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章 将储蓄率内生化的一代经济增长模型

  第一节 将储蓄率内生化的不同途径

  一、新剑桥学派的储蓄率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继续发展

  第二节 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以无限期界为前提条件

  一、新古典生产函数

  二、资本积累方程

  三、最优决策和均衡增长

  四、均衡增长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五、动态效用最大化分析的样板

  第三节 戴蒙德模型:以世代交叠为前提条件

  一、分散均衡的基本假定

  二、个人的最优化决策

  三、企业的最优化决策

  四、产品市场的均衡

  五、要素市场的均衡

  六、经济增长的动态

  七、非稳态增长的可能性

  八、多重稳态与自我实现的预言

  九、增长稳态的稳定性

  十、对数效用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四节 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动态有效性问题

  一、"黄金律资本存量"与"修正黄金律资本存量"

  二、"世代交叠模型"中的帕累托最优

  三、"世代交叠模型"中的动态无效率

  第五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陷入的困境

  第二篇 "新"增长理论或"内生"增长理论:将生产率的增长内生化

  第五章 第一条道路:依靠资本投资的外部性

  第一节 阿罗-谢辛斯基模型:技术变动内生化的最早尝试

  一、阿罗模型的思想基础

  二、阿罗模型

  三、谢辛斯基对阿罗模型的简化

  第二节 罗默对于阿罗模型的扩展

  第三节 Brezis-Krugman-Tsiddon国际竞争中的"蛙跳"增长模型

  一、模型基本框架

  二、短期均衡

  三、动态均衡

  四、蛙跳

  第六章 第二条道路:依靠对知识的直接研究积累技术

  第一节 罗默将中间产品种类内生化的模型

  第二节 Crossman-Helpman产品质量阶梯内生增长模型

  一、模型主要特征

  二、消费者行为

  三、厂商行为

  四、稳态增长

  五、最优增长

  六、优点与缺点

  第三节 新熊彼特增长模型:内生化"创造性毁灭"

  一、"创造性毁灭"

  二、技术

  三、中间品部门垄断者的决策问题

  四、研究部门的决策问题

  五、均衡增长

  六、最优增长

  七、将创新的破坏作用模型化

  第七章 第三条道路:依靠生产和积累人力资本

  第一节 卢卡斯式的人力资本内生化增长模型

  一、以专门化投入培育人力资本的情况

  二、通过"千中学"培育人力资本的情况

  三、对卢卡斯模型的拓展

  第二节 技术扩散内生化模型

  一、知识扩散的标准模型:传染病模型

  二、巴罗和萨拉-伊-马丁所建立的标准国际技术扩散模型

  三、网络外部性与技术扩散、内生增长

  四、知识不完全扩散与增长

  第三篇 将其他因素内生化

  第八章 将人口变动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九章 将分工内生化

  第十章 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其内生化

  第四篇 经济增长模型内生化面临的问题

  第十一章 对制度类型与增长之间关系的历史分析

  第十二章 内生化面临的方法论问题

  参考文献

版本信息

 来自 经济所作者:左大培 杨春学

  责任者:左大培 杨春学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10位[7501773165]13位[9787501773169]

作者简介

  左大培,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0-19360百科91年和1994-19劳述找数么升校硫导景终95年两度受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从事博士后访问研究。近十余年来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同时也研究各种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运行。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对外经济关系等。曾主持和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类型",现正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比较研究"。左大培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社会科青亮哪广演剂学院研究生院为在校生主讲西方酒某袁交经济学课程。1998年以来则为该校在校生主讲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