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传动国来自家重点实验室(S360百科KLMT)是国家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建立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经国家两次投资建设和学校的配套投入,实验室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史附衣巴编弱抓域建立起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条件及研究环境,可完成相关的应用基据后重础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层次学术研究机构。

2019客现游南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整改类实验室。

  • 中文名称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外文名称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所在地 重庆大学
  • 研究方向 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
  • 目标 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基本概况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重庆大学,是国家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建立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设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记执频花是章伤整宜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四个博士点和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车辆动力传动与控制、曾余胞传动系统制造与测控、传动系统与装备集成技术。 经国家两次投资建设和学校的配套投入,实验室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建立起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条件及研究环境,可完成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层次学术研究机构。截止2013年12月,已培养出博士150余人、硕士来自500余人,已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20余人。

主要任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说宜略促任厚海食四联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功能定位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把精密、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地传递和动士都力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置为研究重点,并处义心审重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与之的交叉与融合,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研究,着力解决国防和民用工业重要装备中机械传动及其相关系统的共性、关键科技问题班溶化止无局,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整来自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序感敌建居平做贡献。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使实验室成为我国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运行方针

  开放 流动 联合 竞争

历史沿革

  1988年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承错始销济掉雨向从加显991年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360百科式对外开放;1997年通过国家第一次评估;2003年通过国家第二次评估;2008年通过国家第三次评估。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多掌是端杀单校滑够斯杨域整改类实验室。

组织结构

  现任领导

  主任:陈兵奎教

  常务副主任:王责破反友溶你村观均客勇勤教授

  副主任:邵毅敏教授

  副主任:陶桂宝副教授

  学术委员会(第七届)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委会职务

等自适江两交照演倒良  工作单位

  1

  胡正寰

  院士

  名誉主任

  北京科技大学

  2

  李培根

  院士

  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

当黄尼承尔书置  3

  秦大同

  教授

  副主任

  重庆大学

  4

谭建荣

  院士

  委员

浙江大学

  5

这米未格谁稳消存王攻高金吉

  院士

  委员

北京化工大学

  6

关杰

  院士

  委员

香用液黑向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7

方岱宁

  院士

  委员

京理工大学

  8

翟婉明

  院士

  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

  9

路新春

  教授

  委员

清华大学

  10

葛世荣

  教授

  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

  11

周仲荣

  教

  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

  12

石照耀

  教授

  委员

北京工业大学

  13

保结力学探百

  教授

  委员

天津大

  14

陈兵奎

  教授

 房湖爱 委员

重庆大学

  15

邵毅敏

  教授

  秘书

重庆大学

  学术咨询指导委员会

  序

  职务

  姓名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1

  主任

  温诗铸

  院士

  清华大学

  2

  副主任

杨华勇院士浙江大学

  3

  歌却电少杂王才封余副主任

李冬茹教授机械工业联合会

  4

  委 员

海锦涛教授机械科学研究院

  5

  委 员

何爱副总经理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6

  委 员

雷源忠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7

  委 员

李先广总经理重庆家凯广们好范对损磁否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

  委 员

总工程师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

  委 员

唐平因事界电征破湖知苏知副所长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10

  委 员

王长路副所长郑州机械研究所

  11

  委 员

吴施志所长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12

  委 员

吴晓铃教授郑州大学

  13

  委 员

颜克君副总经理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14

  委 员

  周广明

主任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0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10人),有教育部特聘和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0人。实验室已拥有一支教育部创新团队,形成了学历、年龄、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积极进取并以中青年为主的研究、技术和管理队伍。

平台及设备

实验平台

  序号

  设备名称

  联系人

  房间号

  1

  混合动力实验台

  杨亚联

  101

  2

  精密传动实验台

  李朝阳

  103

  3

  三坐标测量机

  牟云

  104

  4

  ABS试验台

  李以农

  105

  5

  冲击振动实验台

  邵毅敏

  105

  6

  摩擦磨损试验机

  肖科

  107

  7

  动密封实验机

  肖科

  107

  8

  一维直线电机实验台

  康辉民

  108

  9

  高速电主轴测功机

  康辉民

  108

  10

  传动实验台

  肖科

  109

  11

  门尼仪

  肖科

  201

  12

  硫化仪

  肖科

  201

  13

  电子拉力机

  肖科

  201

  14

  车辆传动实验台

  杨阳

  大车间

  15

  静、动实验台

  肖科

  大车间

  16

  展品、模型

  欧师傅

  大车间

  17

  齿轮润滑实验台

  王剑

  青砖房

  18

  齿轮传动实验台

  王剑

  青砖房

  19

  齿轮疲劳实验台

  王剑

  青砖房

  20

  实验台

  朱才朝

  青砖房

实验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联系人

  房间号

  1

  三坐标磨床

  李朝阳

  黄房子

  2

  数控四轴联动蜗杆磨床

  丘昕洋

  黄房子

  3

  数控蜗杆磨床

  丘昕洋

  黄房子

  4

  插齿机

  丘昕洋

  黄房子

  5

  滚齿机

  丘昕洋

  黄房子

  6

  镀模机

  陈曼

  黄房子

  7

  成形加热机

  肖科

  黄房子

  8

  电火花机床

  王光建

  黄房子

  9

  铣齿机

  刘恒学

  黄房子

  10

  检测机

  刘恒学

  黄房子

  11

  磨刀机

  刘恒学

  黄房子

研究领域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和"十一五"、"十二五"科技计划,瞄准世界学科发展前沿,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重大需求和机械传动学科领域主要涉及的科学问题,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特色和优势,确定未来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车辆动力传动与控制、传动系统制造与测控、传动系统与装备集成技术。

  1、机械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

  主要开展机械传动关键基础件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着重研究动力与运动变换新理论新方法新结构、精密传动设计理论与方法、传动件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传动系统动力学和振动噪声的控制、机械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机械传动及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微纳传动理论与技术等。

  2、高性能机电传动系统

  主要开展机器人、航空、航天、船舶、新能源、国防等工程领域重要装备机电传动系统的关键科技问题研究,着重研究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精度、高可靠、长寿命、大转矩、低能耗、小尺寸、轻量化的高性能机电传动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基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工程复合材料传动系统,高性能传动与驱动系统产业化工程技术。

  3、车辆动力传动与控制

  主要开展汽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工程领域动力传动系统的关键科技问题研究,以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主题,着重开展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电动传动系统、机电液复合传动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理论、匹配控制方法、系统效率优化等研究,以及动力传动系统试验方法研究、试验系统的研发等;同时以车辆系统动力学为基础,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重点对汽车主动/半主动悬架控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理论与控制、汽车稳定性控制、底盘一体化控制等先进底盘控制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4、传动系统制造与测控

  主要开展数控机床、舰船、装甲车辆、风力发电、城市轨道交通、通用机械、大型飞机压机装备等传动系统及装备的制造、测控、损伤动态监测及故障辨识方面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着重研究基于电传动(或零传动)原理的高速、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及功能部件、高精度数控多股螺旋弹簧加工机床创新设计制造理论与应用、零编程数控滚齿加工方法及应用、重大复杂构(零)件高效精密砂带磨削加工理论及应用、数控高效制齿机床的优化设计、制造与维护的成套技术,基于新型嵌入式传感器的智能轴承设计、加工理论及测控技术、面向机械测试的虚拟仪器理论与应用、传动系统机械量的计测与振动噪声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精密测量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开发及应用、强噪声环境下信号分析与故障特征提取方法、传动系统损伤动态监测与故障辨识的理论及系统集成技术等。

  5、传动系统与装备集成技术

  主要开展传动系统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技术和集成优化运行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机电装备复杂工况运行中传动系统的能耗特性、信息特性等运行特性,机电装备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工作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技术和优化运行技术,由多种机电装备所构成的多机制造系统的网络化、信息化、绿色化和集成化等优化运行技术。

项目成果

  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18项,国家"863"项目2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及面上项目80余项,Ford-NSFC中国发展基金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军工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实验室在机械传动及其相关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7项、部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3项、二、三等奖70余项。获准发明专利1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科学论文3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1000余篇。

举办学术会议

  2012年07月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产业化国际研讨会(2012CATIIS)

  2012年06月 第十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2)

  2012年06月 第二届全球华人教授制造科学中青年论坛

  2011年10月 动力传动国际学术会议(ICPT'2011)

  2010年12月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0 汽车自主创新"

  2009年10月 第43期双清论坛―"新型精密传动机构设计与制造"

  2007年10月 产品设计与制造系统国际会议(PDMS'2007)

  2006年09月 国际机械传动学术会议(ICMT'2006)

  2006年05月 欧盟亚洲信息技术与亚洲纽带研究生教育国际研讨会

  2004年11月 先进制造技术与齿轮学术会议

  2004年07月 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

  2004年05月 机械系统设计技术国际研讨会

国际交流合作

  2003年以来实验室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国际双边性学术会议2次,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来自德、美、日、英、俄、中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实验室主办的机械传动国际学术会议,其中海外代表70余人,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传动技术委员会前任主席、日本机械传动协会主席A.Kubo教授,德国机械传动协会主席B.R.Hoehn教授,国际 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传动技术委员会前主席V.Goldfarb教授在会上做大会主题报告。

  批准访问学者课题29项,接纳客座研究人员37人。实验室研究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出境)学术访问和讲学50余人次。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教授、专家50余人次来室进行合作研究或访问讲学。派遣研究生14人赴美国、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等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或学习交流;接受英国、芬兰、埃及、苏丹等国派遣的留学生7人到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或学习交流。

  实验室与日、英、美、加、德等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例如:与日本东北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本分校、美国福特公司、韩国庆尚大学等签订了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承担了3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与英国、西班牙承担的欧盟国际合作研究项目"Web-enabled collaboration in intelligenc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No:ASI/B7-301/3152-099/71553)"、与英国、芬兰共同承担的欧盟亚洲纽带项目"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No:ASI/B7-301/98/679-023)"、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委托项目。另外还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签订了进行合作研究的协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管道防腐材料
下一篇:管道风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