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皇帝祭天

根据明清两朝感只岁难林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继承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

  • 中文名称 皇帝祭天
  • 祭天时间 冬至日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来自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战眼装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欢念山牛触图架器力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360百科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德配洲期际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镇克排药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止仅站茶互伤责著许而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例若尽秋据命坚触京响丝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远重袁天坛内外墙垣重建,银距洋系晚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具本停势不用檐柱,成为没及担烧关刑皇资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候州轮标非酒袁谓消计笑留存至今。

祭前准备

  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且娘即封讨使练搞占喜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如: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并领慢厂然铁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前胡尔都章五日,派亲王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帝许族少准想需乐价的牲畜。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于误构罗次元斗技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祭位设置

 来自 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异法非包动毛村规矩严明。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会川紧妒价零妒般秋迅很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促氢严消走供电破必-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360百科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祭天时辰

  日出前七刻,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办队但军世宜按记载从故宫到圜丘,练胡花点宣审雨都应季只能步行,不能乘坐车驾),钟声大步系回死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异如州搞东茶悬天灯,烟云缥缈,紧即政损张宜热烛影剧院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祭典程序

  祭奠的程序依次分为迎帝神成济个夫愿非求艺矿机、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祭天戒律

  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以独享祭祀上帝权力体现其合法地位,也为向人民展现"君权神授"的观念。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要求输祭天事条的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如在《大清律》中明文规定:"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行范绍进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因此,凡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坛举行常雩礼求甘雨,有三件事使他不满命建些列个映宜盾以角而惩办了一些官员。

  对祭坛祝版上的文字写得不够工整而不满,对具服台更衣幄肉希那事机干逐要聚次所设的坐褥不够整齐而不满,对按规定应悬挂三盏天灯而少悬了一盏而不满,对此三件小事,乾隆大发雷霆,下令查办。结果,工部尚书罗源汉、右侍郎诺穆亲、礼部尚书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职。尤其工部侍郎徐绩受处分最重,革职后被发配新疆。同时,有关官员也被"查明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先八林科持铁州超领双盐  在过去,祭天是非常正式的活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统治者靠它垂范肥息功端场装由使师皮越天下,教化民众,约束官员,当这一领域也被商业化,难怪很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其实,今天的祭天不过是一次表演,和历史上的祭天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标准、规格完全不同,没必要硬性比附。那么,真正的祭天仪式应如鲁督结局没今何?祭天历史源远流长,据传始呢绝老若析率剂己于黄帝。古人对祭天非常重视,以日倒又到增板之剧祭天的场所天坛为例,原占地272万平方米,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明清时,皇帝亲诣的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牲要用28头牛,33只羊,34口猪,2只鹿,12只兔,祀前一个月供养于牺牲所。祭祀前三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二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皇帝由宫中外出时工督史思面命似标少迫,还要摆列大队仪仗,这个仪仗称为"卤簿",乾隆十三年(1748年)钦定:大驾卤簿队列中,最前列的是四头大象,这叫导象,后面再跟五头大象,这叫宝象,因为身披珠宝做成的垫子,上面还要背上宝瓶,宝瓶里放着火绒、火石等,这是满洲旧俗中的必需品,祭祀时抬出来,以示不忘本。后面是乐队,然后是金辂、玉辂、象辂、革辂、木辂五种豪车,后面又是180人的乐队。后面才是皇帝正式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祭天典礼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皇帝需完成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每个祭祀环节,都有音乐和舞蹈,但高度程式化,未必适合艺术欣赏。

  明代时,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他在日记中,对当时中国的雅乐评价不高,他很奇怪,如此简单的曲调,没有和声,为什么大家却乐此不疲,纷纷称好。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凯携内阁阁员在天坛圜丘举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典礼。袁世凯死后,民国政府停止举行祭天典礼,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也就此终止。(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天坛志》)

  祭典程序 ①迎帝神:皇帝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皇帝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②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③进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④行初献礼: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⑤行亚献礼:皇帝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⑥行终献礼:皇帝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禄寺卿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皇帝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⑦撤馔:奏"熙平之章"。

  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⑨望燎:皇帝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

第七届文化周

  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天坛公园奉献给首都人民和海内外游客一份节日大礼--天坛第七届文化周。文化周从2011年2月3日(正月初一)至2月7日(正月初五),期间推出多个以天坛祭天礼乐文化为特色的表演展示项目,同时首次面向游客开展斋宫敲钟祈福活动。

  天坛文化周祭天仪仗和祭天乐舞表演依照清乾隆十三年的和古代舞谱记载,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祭天情景。作为文化周的重头戏,天坛祭天仪仗、祭天乐舞表演每天上午和下午将各举行两场,届时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代皇帝祭天的盛大场面。

  祭天仪仗表演体现了皇帝祭天时阵容的浩大庄严。由320名演员组成的祭天仪仗队伍,从天坛的西天门到祈年殿南砖门,一路行进,展示静鞭、罡铜、兵器、旌旗、幡幢、宫扇、伞盖、金八件等仪仗器物,表现了皇帝、百官、八旗武士、内廷侍从等历史人物形态,其中穿插鸣静鞭、跪拜迎驾等表演环节。

  祭天乐舞表演在天坛祈年殿院内进行。128名乐舞生通过武功舞和文德舞,表现文治武功,天下太平的寓意。皇帝扮演者在歌声舞影中向上天敬酒致意,表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祝福。天坛祭天乐舞由"初献"、"亚献"、"终献"三部分组成。

  在天坛神乐署,文化周期间还将举办古乐艺术表演,游客通过欣赏金声玉振的中和韶乐,感受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魅力。

祭天祈谷之地

  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天坛(TempleofHeaven)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圆形围墙环绕,墙高3.72米,直径61.5米,周长193米。内侧墙面平整光洁,能够有规则地传递声波,而且回音悠长,故称"回音壁"。

  圜丘坛外有两重围墙,内圆外方,四面各辟棂星门一座。西南角有望灯台三座(南北二座只余遗迹),东南角有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东还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乐器库和棕建库等附属建筑。

  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这个台基与大殿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难怪一位法国的建筑专家在游览了天坛之后说:摩天大厦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却没有祈年殿那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达不到祈年殿的艺术高度。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被雷击起火焚毁,据说,当时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烧时,清香的气味,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

  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图样,掌管国家建筑事务的工部便把曾经参加过祈所殿修缮事务的工匠们召集来,让他们根据记忆、口述制成图样,再施工建造。因此,现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但是,基本建筑形式、结构,还保留着明代的样子。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文献祭天礼

  ●大明会典卷之八十一

  郎中、员外郎、主事、分掌郊庙群祀之典、及丧礼历日方伎之事

  祭祀通例

  国初,以郊庙社稷先农俱为大祀。后改先农及山川帝王孔子旗纛为中祀。诸神为小祀。嘉靖中、以朝日夕月天神地只为中祀。凡郊庙社稷山川诸神、皆天子亲祀。国有大事、则遣官祭告。若先农、旗纛、五祀、城隍、京仓、马祖、先贤、功臣、太厉、皆遣官致祭。惟帝王陵寝及孔子庙、则传制特遣。各王国及有司俱有祀典。而王国祀典、具在仪司。洪武初、天下郡县皆祭三皇。后罢。止令有司各立坛庙、祭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孔子、旗纛、及厉。庶人祭里社、乡厉、及祖父母父母、并得祀灶。余俱禁止

  凡进祀册。旧制、钦天监每岁十一月上旬、具明年各祭祀日期、于奉天门奏进。嘉靖九年、更定郊礼。令以九月、自大报之祀为始、开列具奏○十五年、令以九月朔、礼部尚书于奉天殿进呈。

  钦定仪注。每岁九月朔、大宗伯以大报日期等日、告于皇帝。前期于本衙门宿。鸿胪卿具请

  御殿。及设案

  奉天殿中。是日百官公服侍班。

  皇帝服皮弁。大宗伯具朝服、自午门中道行、捧祀日册立置于案。

  皇帝就案先立定。大宗伯跪奏曰、嘉靖几年分

  大报等祀日册。请敬之。

  皇帝搢圭。取而恭视。讫。序班举案置于华盖殿中。

  皇帝升座。百官叩头如常礼、毕

  凡祀郊社。洪武五年、令皇太子留宫中居守。

  亲王戎服侍从。

  皇太子

  亲王虽不陪祀、一体斋戒

  ○九年、议定

  郊社大礼。虽有三年之丧、亦不敢废

  凡致斋。大祀三日。中祀二日。降香一日。传制遣官、前一日沐浴更衣、处于斋宫。次日还宫

  ○洪武三年定、大祀。百官先沐浴更衣、本衙门宿歇。次日听誓戒毕。致斋三日、【今惟圜丘誓戒】

  宗庙社稷、亦致斋三日、惟不誓戒

  ○令礼部铸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牙简。如大祀、则书致斋三日、中祀、则书致斋二日、于简上。太常寺进置于斋所

  ○五年、令诸衙门各置木斋戒牌。刻文其上、曰国有常宪、神有鉴焉。凡遇祭祀、则设之

  ○嘉靖三年、令斋戒日、文武百官随品穿吉服、并青绿锦绣。

  凡服。

  大祀冕服。中祀皮弁服。陪祀诸臣、各用本品梁冠祭服

  凡牲四等、曰犊、曰牛、曰太牢、曰少牢。色尚骍、或黝。大祀、入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洪武初定神牲所。设官二人牧养神牲。前三月付廪牺、令涤治如法

  ○三年、改立牺牲所。设武职并军人专管牧养、其牲房、中三间、以养

  郊祀牲。左三间、养

  宗庙牲。右三间、养

  社稷牲。余屋养

  山川百神之牲

  ○六年奏准、郊庙牺牲已在涤者、或有伤则出之。死则埋之。其有疾者、亦养于别所、待其肥腯、以备小祀中祀之用。若未及涤或有伤疾者、归所司别用

  ○景泰四年、令礼部铸造牲字牢字火烙各一。会同太常寺御史印记各处解到大祀牛羊

  凡玉三等。曰苍璧。曰黄琮。曰玉。惟祀

  天地日月、则用之

  凡帛五等。曰郊祀制帛。曰奉先制帛。曰礼先制帛。曰展亲制帛。曰报功制帛。洪武十一年议定在京

  大祀中祀用制帛。在外

  王国及府州县亦用帛。小祀止用牲醴

  凡乐四等、天地九奏。神只太岁八奏。大明太社稷帝王七奏。夜明帝社稷

  宗庙先师六奏。舞皆八佾。有文有武。先师舞六佾用文

  ○嘉靖九年、定文武舞生冠履佾数、俱如旧制。但

  圜丘服色用青纻丝。

  方泽用黑绿纱。

  朝日坛用赤罗。

  夕月坛用玉色罗

  凡礼。洪武七年奏准、先时太常寺奏中严、奏外办、盥洗、升坛、饮福、受胙、各有赞词、又各坛俱设爵洗位涤爵拭爵、初升、坛再拜祭酒唱赐福胙之类、俱以繁渎删去

  ○又令祭祀皆免上香

  ○八年、定登坛脱为舄礼。今亦不行

  ○九年、定大祀拜礼。迎神四拜。饮福受胙四拜。送神四拜。共十二拜。中祀饮福受胙、止再拜

  凡郊庙社稷祝版。嘉靖九年、令先期一日、太常寺博士捧至文华殿、候

  上亲填御名。若冬至大祀、则于奉天殿恭填

  凡陪祀。

  大祀、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及六科都给事中、皆陪。内有刑丧过犯体气之人不预。余祭并同。惟都给事中不预○嘉靖十五年、令都给事中陪祀

  宗庙。后又令一应祭祀俱陪

  ○十七年、令皇亲指挥以下千百户等官、凡郊庙等祀俱陪

  凡祀牌。洪武八年、置陪祭官圆牙牌。供事官员人等长牙牌。各令悬带。无者不许入坛

  郊祀一【合祀】

  国初、建

  圜丘于钟山之阳、以冬至祀

  天。建方丘于钟山之阴、以夏至祀

  洪武二年、始奉仁祖淳皇帝配享。十年春、始定合祀之制。即

  圜丘旧址为坛、以屋覆之、名

  大祀殿、岁以正月上辛日行礼。时郊工未成、暂就

  奉天殿行。十二年正月、乃合祀于大祀殿。仍奉仁祖配享。命官分献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山川诸神、凡一十四坛。二十一年、又增修坛壝于大祀殿丹墀内、东西相向。为日月星辰四坛。又于内壝之外、为坛二十、亦东西相向。为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雨、山川、太岁、天下神只、历代帝王诸坛。其日月星辰、初有朝日夕月禜星之祭、至是俱罢。历代帝王、及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初俱春秋二祭。至是亦停春祭。惟每岁八月中旬、择日于山川坛、及帝王庙祭之。三十二年、郊祀更奉太祖高皇帝配享。永乐十八年、北京

  天地坛成。每岁仍合祀如仪。南京坛、有事则遣官祭告。洪熙元年、奉太祖

  同配享。嘉靖九年、遵初制、建

  圜丘于大祀殿之南。每岁冬至祀

  天、以大明夜明星辰云雨风雷从祀。建

  方泽于安定门外。每岁夏至祭

  地、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陵寝诸山从祀。俱止奉太祖一位配享、而罢太宗之配。又建

  泰神殿于圜丘北。正殿以藏

  上帝

  太祖之主。配殿以藏从位诸神之主。

  上帝

  太祖主曰神版。余曰神牌。祭则礼部太常寺官请诣坛奉安。建

  皇只室于方泽南、以藏

  皇只及从位主、而

  太祖主、则以祭之前一日请诸

  太庙。建

  朝日坛于朝阳门外。以春分祭

  日。无从位。建

  夕月坛于阜成门外。以秋分祭

  月。亦以星辰从祭。俱不奉配。其大祀殿、则以孟春上辛日行祈谷祭、奉太祖

  太宗同配享。十年、又改以启蛰日行祈谷礼于圜丘。仍止奉太祖一位配享。十一年、建

  崇雩坛于圜丘坛外泰元门之东。岁旱则祭

  上帝以祷雨、亦奉太祖配享。十七年秋九月、诏举

  明堂大享礼于大内之

  玄极宝殿、奉睿宗献皇帝配享。冬十一月、更上

  昊天上帝泰号曰皇天上帝、改

  泰神殿曰皇穹于。十八年春、行祈谷礼于玄极宝殿、不奉配。二十四年、即故

  大祀殿之址建

  大享殿。而建

  皇干殿于大享殿北、以藏

  神版。

  命礼部岁用季秋奏请择吉、行大享礼。已、又

  命暂行于玄极宝殿。隆庆元年、礼部会议

  圜丘

  方泽

  朝日

  夕月、岁举四郊、仍如世宗所更定。而罢祈谷及明堂大享礼。今并存其仪以备考云

  洪武十年初定合祀仪

  一斋戒。前期二日、太常司官【今太常寺】宿于本司。次日具本奏闻。致斋三日。次日进铜人。传制谕文武官斋戒【不饮酒。不食葱韭薤蒜。不问病。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不与妻妾同处】

  一传制。【仪见仪制司】当日礼部官同太常司官、于城隍庙发咨。仍于各庙焚香三日

  一告

  庙。正祭前二日、用祝文酒果

  奉先殿告

  仁祖、配

  上帝

  皇只、祝文曰维洪武年。岁次甲子。月日。

  孝子皇帝御名敢昭告于皇考仁祖淳皇帝。兹以正月某日、恭祀

  上帝

  皇只于大祀殿。谨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皇帝神宝
下一篇:皇帝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