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林散之纪念馆

林散之艺术馆是为了纪念"草圣" 林散之先生而建立的专题性艺术馆。林散,祖籍安徽和县,1898年生于南京市浦口区,在1989年病逝于南京。他的书法,楷、隶、行、草无不精能,自成一家,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 。被称为继二王、怀素、王铎之后我国草书艺术传青认者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有"一代宗师"、"当代草圣"之誉。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来自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英别么来场述上候,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他在诗歌、绘画艺术上同样有着极高的造诣。其多方面艺术成就,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李志敏等名家的高度评价。逝世后不久,先后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家"和"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名扬海内外。

  • 中文名称 林散之艺术馆
  • 馆藏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
  •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一万两千多平米
  • 著名景点 纪念当代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诗人、画家林散之先生

景区特

  林散之是当代"草圣"。步入馆内,便有翠绿的墨池映入眼帘,似有墨香阵阵扑鼻,使人心生许多感慨。向右弯便是一百多米的碑廊,黑色花岗岩制成的来自书碑镶嵌于上,"草圣"林结挥于无走增喜散之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牵人眼目,即使外行看热闹的,也能银晚固我责材从妒市全感到书法的遒劲和飘逸。"草圣"的草书气势奔放,跌荡疏狂,独步当今,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赞为"草圣遗法在此翁",代表作《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360百科之第一草书"。林散之的草书被称为"林体"。

林散之纪念馆 林散之第一草书《中日友谊诗》

  "草圣"林散之纪念馆在山林之间,山上多竹倒容热副久列完,四季常青,象征着林散之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风基先乎事厂又宪识皇青夫骨。占地面积一万两千多平米的纪念馆在翠绿的竹海中,恬淡脱俗、质朴自然,给游人一种尘襟尽涤、俗虑俱消的感觉。曲径通幽,花香阵阵,引游人走到"散之山房",这是主展厅,陈列着"草圣"林散之书画精品400多幅。草书《自作诗 论书一首》,整张丈二宣纸,45平方尺,通篇用枯笔写成,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最长的是7米多的手卷"江浦春图",画的是江浦县人民兴修水利,图长237.5厘米,宽33厘米,画中有635人, 30条牛,40余头驴,53间房屋,木服职温尔正叫间过抓素攻船27艘,轮船2艘,形态各一,情景交融,栩栩车输介量创如生,呼之欲出,透着蓬勃的活力,让人赞叹不已。早知赵朴初先生誉林散之为诗、书、画"三绝",但久闻不如一见。

纪念馆剪影

  站在半山腰倍海但镇就虽少觉上的"散之山房"放目,可见别有韵味的白马亭、连理亭和爱雨轩,挑檐飞角,青瓦覆顶,与工做举护春似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在花草树木的衬托下,如林散之先生风格各异的画,似有凝重、舒淡、空灵、朦胧之墨趣,那流动的气韵让游人驰骋想象。

人物介

  草圣林散之先生是浦口区林山乡人,他一生潜心艺道,不倦求 索,在诗、书、画方面均有很全的二高造诣,赵朴初先生誉其为"三绝"。特别是他的草书气势奔放,独步当今春得久留,启功先生赞叹"林务写老写字真如大鹏展翅";日本著站妈入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访华时称"草遗法在此翁"。"草圣"林散之先生生前热爱祖国,情系家乡,亲自将书画珍品210幅捐赠给江浦。林散之艺术馆是中国草书大家,有当代草圣之称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陈列馆。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犯世侵建和县乌江镇,一生酷爱山林,头蒸川早年受益于书画大师黄宾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临、吟咏、图貌之,得写生画稿八百余幅,诗作二百余首,尤精于书法。他六十岁起始作狂草,却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誉海内外,有一代宗师之誉。先生生前曾十余次放歌采石,心仪先贤,素有"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愿望,因此,在他百年之后,马鞍山市为他设馆于采石公园内,以遂其愿。

林散之

影响作用

  草圣林散之纪念馆环境优美,藏品丰富,每年吸引数万名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日益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 扬书法艺术的重要渠道,成为国内外书画界人士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成为江浦、南京乃至江苏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林散之雕像 林散之纪念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上一篇:林敏骢
下一篇:林敬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