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中国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意义 三个有利于是什么

今天,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日子。伟人已逝,思想不朽。何以怀念?唯有敢于担当!

档案资料记载,邓小平曾7次到湖北,甚至姓名由邓希贤改为邓小平,也是在武汉完成。今天,我们重温伟人在湖北的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片段,缅怀伟人,就是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少说多干,按照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才是对小平同志最好怀念。

第一次:1927年

在武汉改名邓小平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27年6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筹备一次紧急会议。23岁的邓希贤首次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工作。

为了工作需要,他在汉改名邓小平,和有关人员一起选中汉口的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为会议地点,就是著名的八七会议会址。

第二次:1947年

刘邓大军进大别山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47年8月,历史又处在一个重要转折关头,解放战争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决策。

刘伯承、邓小平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率领10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实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

第三次:1958年

到鄂召开两个会议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58年11月,建国后邓小平第一次来到武汉,协助毛泽东在汉召开中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此时,毛泽东已觉察到大跃进中泛滥起来的“左”倾错误,决定开会纠正。

时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邓小平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为纠正失误,调整政策,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

第四次:1973年

视察武钢登炼钢炉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于1973年2月20日从江西回到北京,其外出考察的第一个钢铁企业便是武钢。邓小平虽已年近古稀,但步履轻快地登上炼钢厂的炉台。

视察回京后,邓小平恢复了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开始协助周恩来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

第五次:1974年

主席赞他人才难得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74年9月5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外宾。正是在武汉,毛泽东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1974年底,毛泽东在东湖梅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第六次:1980年

加快三峡工程论证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80年7月,邓小平在湖北停留了12天。视察了武钢、二汽、葛洲坝建设工地等,重访了八七会议会址。

邓小平在武汉召开的三峡工程建设讨论会上说:“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好。”这一表态,加快了三峡工程的论证进程。

第七次:1992年

南巡首站 武汉转折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92年1月18日, 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他生命中第七次踏上武汉的土地,他的专列在武昌火车站的站台上停留了29分钟。武汉,是他南方视察的第一站。

历史转折中的武昌站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东西将小平和武汉联系起来,用一个词来表述,那就是——转折点。

29分钟谈话指明发展方向

在武昌火车站1号站台上,邓小平与时任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省委副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等同志进行了29分钟的交谈。他谆谆告诫:

“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并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论断。

痛批形式主义:多做少说

在武昌火车站,邓小平还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

邓小平说: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细节考证:不解之缘

除了这七次亲自在湖北留下足迹,邓小平与湖北、与武汉之间的不解之缘,也颇让后人津津乐道。

“小平”称谓源自武汉职工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84年国庆阅兵仪式,游行群众自发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其实,这不是首次将邓小平称作“小平”。

1984年4月,武汉一名职工在写给邓小平的信中称“小平同志”。邓小平阅后,在“小平”两字上用红笔打了个圈,批示:“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东湖梅岭:二次复出的起点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在“文革”中遭受了迫害。1974年10月4日下午,毛泽东在东湖梅岭让秘书电告北京,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邓小平这次复出,为后来主持中央工作、担当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埋下了历史性的伏笔。

提议二汽选址十堰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80年7月22日,邓小平乘火车到达十堰。火车停稳后,有关负责同志上车汇报。正在二汽考察的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段君毅说,二汽当时建在十堰,是1964年冬小平同志在四川考察“三线建设”时决定的。小平同志略加回忆,笑着说:“是的,有这回事。”

曾给武汉两所高校题写校名

何以怀念,唯有担当!邓小平七次到湖北,在汉提出“三个有利于”

1948 年,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中原大学诞生,1985年11月20日,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的邓小平,在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开幕之时,亲自题写了“华中师范大学”六个大字。

中南财大的前身,也是中原大学。1988年9月,该校即将迎来40周年校庆。校庆筹备委员会委员派人赴京向邓小平求墨宝,为该校题写校名。小平欣然提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