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五毒之首一到五排名顺序 五毒之首哪个排第一

今日端午,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恰逢高考,也祝学子们能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十分重要的节日,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成为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是上古时期人们的天象崇拜,其中包含了古老的形象文化,那时候的人们认为,在仲夏端午日,苍龙七宿会飞升到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对应《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此时,龙形处于大吉之位,因此,端午又被看做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后来,楚国屈原在端午日以身殉国、以死明志,端午节从此成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并诞生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传承至今,千古不辍。

但与之相反,在中国古代北方一些地区,却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形成了“躲端午”、“避五毒”的习俗,还出现了“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俗语,这又是为什么呢?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恶月恶日

自战国起,古代北方人民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更有“不举五月子”的说法,意思是在端午这天出生的婴儿,不能抚养成人,否则会有祸害父母的行为,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

“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意思是说,一年从正月开始,到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月份,在这个月份出生的孩子,阳气过盛,会克父母,成为祸患。

因此,端午节这天,有很多避讳,比如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在这天被父母接回娘家,以躲端午之恶,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滦州志》中,都还有躲端午习俗的记载:

“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可见端午日在中国古代北方,确实是一个让人不得安宁的日子,可为什么原本一个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会被视为恶呢?这得从祛病驱邪说起,而驱邪的本源,则是五毒。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端阳日祛病驱邪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跟驱邪祛病有关。因为在端午日,阳气最盛,很多邪祟都会出来作怪,人们要在这时通过一系列活动,驱赶邪祟,同时,那些蛰伏了冬、春两季的害虫毒物,也会在这时苏醒过来。

挂艾草:

中医认为,艾草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病、还可驱虫,甚至可以辟邪,因此人们在端午时,争相采集艾草,挂在家门口,艾草有十分特殊的清香味,一阵微风吹过,整个家里都飘着艾草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画额:

画额是指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自,一来是借雄黄驱毒、二来是借猛虎镇邪,除额头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以涂抹雄黄酒,据我父亲说,在他小时候,每到端午节都会在手心、脚心、鼻子、耳朵等地方涂上很多雄黄酒,除了驱毒镇邪,还可以祛病延年。

跟雄黄酒有同样功效的,还有蒲酒、朱砂酒等,都是在端午日这天引用或涂抹,起到祛病驱邪的作用,流传甚广。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跳钟馗:

跳钟馗又叫闹钟馗,是晋代就形成的端午节、春节习俗。钟馗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赶鬼邪的大神,人们常常会把钟馗像挂在家中,以求平安。到了端阳、春节时,则有表演者会化妆成钟馗,在戏台上跳舞,作为端午节演出,寓意也是为了驱邪镇妖,求四季平安。

除去以上3种祛病驱邪的民俗活动,端午日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民俗,那就是避五毒,五毒是什么呢?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五毒

前面我们说了,端午被古代北方人看作是恶日,民间更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俗语,从农历二十四节气上来说,谷雨之后由于气温升高,各种毒虫进入了繁衍期,所以在谷雨时节有贴谷雨贴的习俗,以祈求家庭平安。再从谷雨到端午这段时间,阳气到达鼎盛,气温也逐渐进入最热的时期,毒虫则从繁衍期进入成熟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加上众多民间传说,就形成了五毒作祟,危害人间的说法,人们为了祈求安宁,就要避五毒。

五毒是古人眼中五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动物: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这其中当然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比如壁虎实际上没有毒性,这是古人对世间万物认知的局限性所致,把这五种动物归为五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用价值。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蜈蚣:在文学作品或传说中,蜈蚣通常是作为妖怪出现。是一种十分常见且繁殖能力超强的动物,具有一定毒性,但并不强,但如果被蜈蚣叮咬,非常疼痛难受,古人对其深恶痛绝,故加入五毒之列。而根据中医理论,蜈蚣是五毒中药用价值最大的一毒,因此也被评为五毒之首

毒蛇:古人评选五毒中的蛇,不单指毒蛇,而是所有蛇类。因为被蛇咬的事情实在太常见了,很多人都对蛇有恐惧感,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即使蛇也分有毒无毒,但在人们心中,只要是咬人的蛇,就非常讨厌,打入五毒之列。

蝎子:具有较强毒性,可以毒死小体型的昆虫和动物,但对人没有致命危险,只不过被蝎子蛰了会引起灼烧般的疼痛,比蜈蚣更厉害,而且蝎子和蛇不一样,任何种类的蝎子都有毒性,它们体型又小、又常见,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其他四毒见到蝎子都会逃走,故而有蝎子才是五毒之首的说法。

蟾蜍:跟其他四毒比起来,蟾蜍就具有十分强的毒性了,严重者会致人死,而且蟾蜍是五毒中繁殖能力最强的一种,所以人们对其尤为深恶痛绝,没成为五毒之首,大概跟蟾蜍被神话有关,这点我们在后面细说。

壁虎:壁虎并没有毒性,且以害虫为食,是一种益虫,被列入五毒简直是天大的冤枉,这也体现了古人对事物认知的不足,他们认为,壁虎会钻入人耳,并把尾巴断在耳朵里面,导致耳聋。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因五毒的存在,在北方地区的端午节还有吃五毒饼的习俗,就是把五毒的形象刻在面饼上然后吃掉,寓意自然是驱毒了,更常见的避五毒方式则是前面讲过的三种习俗。避五毒最著名的桥段就是《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现出原形把许仙吓死。白素贞可是极有修为的千年蛇妖,连她都害怕雄黄酒,可见雄黄真是五毒的天敌。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很多小说或游戏中,把蜘蛛列入五毒,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纯属想当然耳。因为我国古代特产的蜘蛛,几乎没有毒,唯一带给人的烦恼是结网,都称不上麻烦或负担,所以人们也没有把蜘蛛视作威胁。最重要的是,蜘蛛不能入药,前面说了,五毒的共同特征并不是有毒,而是能不能入药!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被神化的五毒

五毒中,蟾蜍和蛇是被神话过的。

蛇在世界范围内,都曾被人类崇拜,在中国远古传说中,蛇很早就作为部落图腾出现,先民认为蛇是银河和大海的化身,华夏祖先女娲、伏羲等,在早期的壁画中,也是人首蛇身的模样,后来经过演变,才由蛇图腾变成了龙图腾。

蟾蜍被神话则是因为其超强的繁殖能力,蟾蜍产卵跟青蛙一样,密密麻麻一大片,一次产卵就成百上千,古人希望多子多福,特别在远古时代,人是唯一的生产力和军事力量,因此蟾蜍被当做生殖大神一样崇拜,跟蟾蜍享受同样待遇的是葫芦,原因也是一样,葫芦多子,把葫芦切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葫芦籽。

这叫生殖崇拜。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再往后,生殖崇拜经过发展,变成了更为赤裸的性崇拜,蟾蜍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最后直接成了神,在月亮中跟嫦娥、玉兔一起生活,因此月宫也叫作蟾宫。

月宫中那只蟾蜍,只有3条腿,名叫三足金蟾,传说古代有一个叫刘海的人,成天修道一心成仙,后来他用计收服金蟾,完成了成仙的夙愿,自唐朝起民间中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传说中的金蟾能口吐金钱,可以旺财。

因旺财的特性,金蟾颇受商人喜爱,很多企业家的办公室,或者饭店酒店的吧台,都有金蟾摆件,它嘴巴里衔着一枚铜钱,坐下金元宝堆积如山,寓意是招财进宝。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其他五毒

除了以上所讲的五种毒物,五毒还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社会上有5中丑恶行为,是骗、赌、帮、烟、娼,就是行骗、赌博、拉帮结派、抽烟、嫖娼,这五种行为比五种毒物对人的危害更大,因此也被称为五毒,后来演变成男人专属的五毒:烟、酒、嫖、赌、毒

人的体内也有五毒,中医认为人体内的五种毒素,会养成人怒、恨、怨、恼、烦五种阴暗性格,这五毒分别对应五行:阴木性、阴火性、阴土性、阴金性、阴水性。五行又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中医又有五种毒药:石胆、丹砂、雄黄、磁石、矾石,古人把这五种矿石加水炼制3天,制作成五毒粉,用于治病,这叫以毒攻毒。但实际上,慈石和矾石并不是有毒矿物。

佛教中也有五毒,是人的心魔,如果人被心魔所困,就会产生无边烦恼和痛苦,使人制造罪业、妨碍修行,五毒不除则无法禅定,是为:贪、嗔、痴、慢、疑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不但是飞龙在天的大吉之日,也是五毒俱全的大恶之日,因此人们在祝福端午的时候,往往说一句“端午安康”,这其中包含的中国人对平安幸福的祈祷。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与底气,感谢屈原、感谢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付出鲜血与汗水的所有人。

“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