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在家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喵主子们唯独会在熊孩子面前败下阵来?其中的重要原因大概就在于孩子们都有一项不用学习就天生具备的能力:拽猫尾巴。
当家猫被拽住尾巴时,会第一时间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做出佯装咬人的动作,这个时候如果不松手,平日里再温顺的猫也会尖叫着朝你的手下口。尾巴被拽可谓是猫生平最最厌恶的事情之一,这也是大部分家猫都不喜欢来家做客的陌生小孩儿的重要原因。
猫的尾巴很脆弱,强拉家猫尾巴有可能引起荐尾或尾椎间脊椎脱臼,同时引起对腰椎、荐椎或尾椎神经根的损伤。猫之所以出现被拉尾巴而攻击人的现象,完全属于一种自保行为。
但有趣的地方在于:猫有时又爱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或者咬住自己的尾巴不松口,那样子像极了尾巴和自己有什么仇什么怨。当然,猫的身体猫知道,猫在玩自己尾巴的时候完全能够把握分寸不让自己受伤,但是铲屎官可要注意,拽猫的尾巴绝对不是聪明的做法。
众所周知,猫的尾巴虽然脆弱不容侵犯,但也绝不是无用的装饰。猫在高空坠落时尾巴是掌握平衡的“调节器”,猫在跳跃过程中,尾巴会在空中一直进行细微地摆动,从而给猫营造最好的下落姿势。家猫的尾巴还可以像铲屎官表达自己的情绪,用尾巴达到和铲屎官有效沟通的目的,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猫尾巴的用途远不止此,猫的尾巴在猫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猫的尾巴还在建立猫的友谊方面有作用。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喜爱玩弄自己尾巴或其它猫尾巴的猫受猫妈妈的影响很大。与母猫生活时间更长的猫表现出对玩尾巴更为浓厚的兴趣。
当幼猫开始变得活泼好动、腿脚灵活时,就到了开始学习如何狩猎的时候了。想要让小猫能够自己捕获猎物从而独立生活,猫妈妈就必须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而猫妈妈最早用来锻炼幼猫跳跃扑抓本领的工具是猫妈妈灵活晃动的尾巴。猫妈妈会有意将自己的尾巴尖儿左右摇晃,引起幼猫的注意,并引导幼猫与猫妈妈的尾巴嬉戏。
猫妈妈这样的行为不仅让小猫玩耍,更是在教幼猫如何对活动的物体做出敏锐的反应。可以说,猫妈妈的尾巴在幼猫小的时候既是幼猫的玩具又是幼猫锻炼本领的教鞭。猫妈妈精心安排的“尾巴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幼猫的反射神经。
小时候有玩猫妈妈尾巴经历的小猫,在长大后会对其他猫晃动的尾巴更为感兴趣,猫的头部会根据猫尾巴摇摆的方向轻微晃动,然后降低前肢,后肢蓄力,短暂的预备动作之后,迅速扑到其他猫的尾巴上。
往往这个情况,会引发两只猫玩笑似的斗争,猫会滚作一团,这样的情况,铲屎官并不需要插手,这是两只猫互建友情的重要阶段。
多猫家庭并不希望自己家的猫打架,但如果每一只猫整日都懒洋洋地趴在自己的领地睡觉,铲屎官又要有另一番忧愁了。最好的情况就是家猫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每日能够闹着玩似的你追我赶。
大概再没有比看到自家猫在室内忘我地相互追逐的场面更让铲屎官舒心的。动物学家发现,你追我赶的游戏并不是凭空产生,家猫在开展你追我赶游戏之前,一只猫会率先用尾巴发出信号。
对于陌生的成年猫,猫的尾巴如果弯成倒U型则表示威吓对方。但对于已经熟悉了的家猫,一只猫将尾巴弯成倒U型,就是开始这种游戏的信号。当一只家猫觉得太过无聊时,会率先隔着一段距离对另一只比较要好的猫做出这一动作,尾巴形状的变动会很好的吸引到另一只猫的注意,而此动作意在表达:快点,快点来追我吧!
如果另一只猫也认同和这只发出邀请动作的猫的友好关系,它将接收这一信号,并愉快地追上来,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即将上演。
两只猫在一起嬉戏一会儿之后,在后面追逐的猫也将会把自己的尾巴弯成倒U型,就这样,你追我赶的游戏会让铲屎官眼花缭乱,而家猫在执拗的追逐游戏中将得到充分的锻炼。
而两只猫也将在此互动中沉淀更为友好的情谊。
如果家中不只有一只猫,而是有其他猫或其他动物存在,那么猫在睡觉时会格外注意自己尾巴摆放的位置。
动物行为学家观察发现,相比较多宠物家庭,只有一只猫的家庭中,猫的睡姿会更为随意,在睡梦中,猫的尾巴摆放位置也会很随意。但对于多动物家庭,猫即使在睡眠状态也会更多的蜷紧身子,而尾巴的摆放也较为谨慎,通常会垂下贴紧自己的身躯。
但有例外,当家里的动物们相处时间较长,已经互相熟悉时,猫会出现将自己的尾巴放在其他猫身上、信任的铲屎官身上或者同处一个屋檐下的狗身上。这是猫的有意行为,前提条件一定是猫对对方有好感。
猫是一种戒备心尤为重的动物,但长期和谐相处的环境能够将猫谨慎的内心融化,进而猫会有意在行为上展现出自己的友好。铲屎官需留意猫的这些小动作,并及时回应友好的反应和互动。
在猫用尾巴向对方表示友好的同时,猫尾巴根部的腺体会散发带有香味的物质,在对方的身上留下自己的气味,这就像是双方建立了结盟关系:我们是一伙儿的。
猫本是一种具有神奇色彩的动物,猫的很多身体部位都有着其存在的恰到好处的独特之处。而猫的尾巴,更像是会说话会表达的嘴巴,虽然脆弱但很重要,猫的尾巴在猫的社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铲屎官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家猫的毛茸茸的小尾巴,更要保护它们免遭熊孩子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