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什么是鼻窦炎 鼻窦炎费用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是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浓涕、头面部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临床上鼻窦炎多与鼻炎同时存在,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其中慢性鼻窦常合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分类:

1、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鼻窦黏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或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和周围组织及邻近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临床上较为常见。好发于老人、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冬春季多发。

2、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没有完全治愈所引起。慢性鼻窦炎又可以分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和上呼吸道感染,其致病多为化脓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溶血型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等。急性鼻窦炎若长期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鼻窦炎。

1、急性鼻窦炎

(1)鼻腔疾病:急性或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肿瘤等,上述疾病均可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而致鼻窦炎发生。

(2)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可同时伴发鼻咽和鼻腔炎症,进而导致鼻窦炎发生。

(3)鼻窦外伤或异物:鼻窦外伤骨折或异物进入鼻窦,游泳跳水不当或游泳后用力擦鼻致污水挤入鼻窦等,均可将致病菌直接带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4)医源性感染:鼻腔内填塞物留置时间过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黏膜受压迫水肿、继发感染而致鼻窦炎;此外,填塞物留置过久亦可因妨碍窦口引流和通气而致鼻窦炎。

(5)气压改变:高空飞行迅速下降致窦腔负压,使鼻腔炎性物或污物被吸入鼻窦,引起非阻塞性航空性鼻窦炎。

(6)全身因素:过度疲劳、受寒、受潮、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全身抵抗力降低,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等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原因。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低下、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猩红热和白喉)等均可诱发急性鼻窦炎。

2、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与急性鼻窦炎的病因较为相似,除上述原因以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异常:泡状中鼻甲、鼻中隔偏曲及钩突位置或结构异常等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可成为慢性鼻窦炎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2)过敏反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增加。但过敏性鼻炎对慢性鼻窦炎发病的影响仍不明确,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过敏反应是引起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因素或直接原因。

(3)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的人群患慢性鼻窦炎的要高于普通人群,这可能与胃酸刺激和纤毛功能障碍(正常鼻腔鼻窦黏膜纤毛功能在清洁鼻腔鼻窦和预防慢性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关。

(4)囊性纤维化: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合并慢性鼻窦炎。

(5)支气管哮喘: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你真的了解鼻窦炎吗

典型症状

1、急性鼻窦炎

(1)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如两侧同时罹患,则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均应鼻黏膜炎性肿胀和分泌物积蓄所致。嗅觉可因鼻塞而暂时减退或丧失。

(2)脓涕:鼻腔内大量脓性或粘脓性鼻涕,难以擦尽,脓涕中可带有少许血丝。脓涕可后流至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黏膜引起发痒、恶心、咳嗽和咳痰。

(3)头痛或局部疼痛:为鼻窦急性炎症时最常见症状。一般而言,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面颊部,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4)嗅觉障碍:急性鼻窦炎时患者可因鼻塞而出现传导性嗅觉减退;亦有少数病例为感觉性嗅觉减退。一般情况下前者随着鼻塞好转,嗅觉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常常遗留永久性嗅觉减退。

(5)全身症状:因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故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等。儿童和体弱老人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消化道和下呼吸道症状。

2、慢性鼻窦炎

(1)鼻塞:为主要症状之一,常因鼻窦和鼻腔黏膜增厚、鼻甲反应性肿胀引起。

(2)流涕:常为黏脓性鼻涕,可伴鼻后滴漏。牙源性上颌窦炎还可伴恶臭。

(3)头面部胀痛:常表现为眼睛、脸颊、鼻子及额头周围的胀痛和压迫感。

(4)嗅觉功能障碍:可为暂时性嗅觉功能减退或永久性嗅觉功能减退。

(5)全身症状:患者可伴有乏力、咳嗽、易疲劳、注意力减退等全身症状。

你真的了解鼻窦炎吗

并发症

鼻腔及鼻窦与眼眶、颅脑毗邻,其病变可通过骨质破坏、血行感染、经淋巴感染、经解剖通道、外伤及直接感染蔓延导致局部骨髓炎、眶内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等。

1、骨髓炎

慢性鼻窦炎经久不愈者易引起额、蝶、筛、上颌骨骨髓炎。以额骨骨髓炎常见,除鼻窦区压痛外,头痛性质是闷胀样钝痛。骨髓炎经久不愈还可有黄绿色鼻涕,X线摄片显示骨质结构不清、死骨形成和鼻窦骨壁缺损。

2、眶内并发症

鼻窦炎眼眶并发症发生率约3%。最常发生于筛窦,其他依次为蝶窦、额窦及上颌窦;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鼻窦的炎症易通过邻近窦壁裂隙直接扩散到眼眶,尤其是菲薄的筛骨纸板;主要包括眶隔前蜂窝织炎、眼眶蜂窝织炎、眶骨膜下蜂窝织炎或脓肿、眼上或眼下静脉血栓、球后视神经炎和中央动脉闭塞;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球结膜水肿、眼眶肿胀、头痛及视力下降。

3、颅内并发症

根据鼻源性感染途径和病情程度的不同,引起的颅内并发症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4、其他

鼻窦炎脓性分泌物向后可流入鼻咽、咽喉部引起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同时还可以引起中耳炎。分泌物流入和致病菌直接蔓延侵入下呼吸道引起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治疗原则

急性鼻窦炎的治疗在于根除病因,积极治疗鼻炎、鼻息肉等疾病;解除鼻腔、鼻窦引流和通气障碍;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慢性鼻窦炎不伴有鼻息肉时首选用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症状较轻时可以选用药物治疗,若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可以应用手术治疗。

那中医角度如何认识鼻窦炎的呢?一般分为3大类:1.肺经风热导致的鼻窦炎:风热邪毒,袭表犯肺;或风寒侵袭、郁而化热、风热壅遏肺经、肺失清肃,致使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灼伤鼻窦肌膜而为病。风邪束肺,肿气不宣,故鼻塞少气;卫气失于宣达,故见发热,怕风。风热上扰而致头痛,咽痛,咽干;热邪熏灼鼻窍窦孔,腐化肌膜,故出黄脓涕;肺气不清,故咳嗽有痰.苔薄黄,脉浮数,是风热在表之候。

2.胆腑郁热导致的鼻窦炎:胆为刚脏,内寄相火,其气通脑。若情志不畅,喜怒失节,胆失疏泄,气郁化火,循经上犯,移热于脑或邪热犯胆,胆经热盛,上蒸于脑,伤及鼻窦,燔灼肌膜,热炼津液而为涕,迫津下渗发为本病。胆经郁热上移鼻窍,故鼻黏膜红肿,阻塞清澈,清阳不升而鼻塞,头闷痛,口苦咽干,眼花耳鸣。热敷肌膜故生脓色黄;风湿夹杂故脓臭,缠绵不休。肺气不和,鼻窍受阻,故嗅觉减退,听力下降;至于寐少梦多,神疲性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均为胆经热盛之征。

3.脾胃湿热导致的鼻窦炎:素嗜酒醴肥甘之物,脾胃湿热内生。运化失常,清气不开,浊阴不降,湿热邪毒循经上犯,停聚窦内,灼损窦内肌膜所致。脾胃湿热,循经上蒸鼻窍,故鼻涕黄浊量多,湿热滞鼻,基阻脉络,湿胜则肿,热盛则红,故外黏膜红肿甚,鼻塞重而持续,湿热上蒸,蒙蔽清窍,则头晕闷重,或局部压捕、叩痛等,湿热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则胸脘痞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证。

鼻窦炎除了中医中药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的刺激,若室外空气不好时可选择戴口罩出门,有吸烟饮酒嗜好的患者最好戒烟戒酒。

你真的了解鼻窦炎吗

心理护理

1、鼻窦炎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反复头痛、流涕等不适症状,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2、患者可通过多和医生沟通交流了解自己的病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3、家属要多鼓励、安慰患者,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多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心理支持。

生活中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和急性鼻炎、鼻窦炎的发生发作。

2、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空气污染时(尤其是雾霾天)要注意戴口罩,避免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等吸入鼻腔。

3、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每日早晨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黏膜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

4、保持鼻腔通畅,鼻腔分泌物尤其是脓性分泌物较多需要擦鼻时,擦鼻的方法要正确,以防把分泌物逼入窦内。同时不要用手挖鼻,以免引起鼻疖等炎症。

5、保持规律化的生活起居,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注意合理饮食,饮食营养全面均衡,戒烟限酒,少食辛辣肥腻之食物。

饮食方面建议多喝热饮,鼻塞发生在上班时间,不妨利用热水、热茶或咖啡,以提供热蒸气。用双手罩住杯口,倾鼻用力吸也可缓解鼻塞。

2、多补充水分,每天喝大量的水,可以稀释黏液,保持其流动性。

3、患者应多吃全谷类、豆类和坚果,以摄取B族维生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也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

但是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忌烟忌酒,吸烟可能会损伤患者的鼻粘膜,而饮酒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胃食管反流。

感谢您的欣赏,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忘记转发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