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什么的溪流 溪流用什么量词

这是一条从崇山野岭中奔腾而出的溪流,是故乡人祖祖辈辈赖以繁衍生息的生命之源,是客居异地外邦的游子魂牵梦绕的母亲河。她有个颇有神话色彩的名字—龙津溪。

龙津溪的上游河床,堆积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岗石,经过千百年来湍流激浪的冲刷,光滑晶莹,油黑发亮,如娇憨可爱的海豹海狮。越往河的下游,河石成了小巧玲珑的鹅卵石,躺卧在波光粼粼的清流中,五彩斑斓,熠熠生辉。赛似奇珍异宝。拾它几枚,用以点缀盆景,诚为极品。当龙津溪流经县城时,河床已是柔软的石英细沙铺垫。溪流千百年来日夜欢歌,奔流不息。她以甘甜的溪水,哺育着世世代代的长泰百姓。灌溉着无边无际的沃野田畴。她曾经见证过明朝长泰军民抗击大举来犯的倭寇的惨烈战斗,愤怒的浪花卷走凶狠的两腿豺狼的污血。郑成功抗清复明的大军也曾在这里饮过战马,洗过征尘。太平军将士曾在河畔驰骋征战。这是一条历尽沧桑的古老的河。

多么痴恋那清波荡漾的溪流(云樵)

溯溪而上,闲游漫赏,你会为那龙津溪畔的美妙风光而心醉神驰。那河畔生机盎然,绿意醉人的万竿修竹,那拔地撑天、巍然卓立的古榕;那摩云荡雾、红花胜火的木棉树,那芳菲满目、硕果盈枝的果林;那枝叶菁葱、风姿袅娜的樟树、鸟桕,那江边草丛中嬉戏的野鸭,沙滩上悠闲梳理羽毛的白鹭,胜似一幅幅妙绝天工的天然画卷,美不胜收。历朝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丹青妙手,为这迷人的山光水色而倾倒,吟咏佳句,泼墨挥毫,留下多少珍贵的诗篇画卷。这条溪,还曾长期是极为重要的水上通道,一叶叶高挂银帆的轻舟,把本县的芦柑、文旦柚、石铭芋、龙眼、芒果、橄榄、香蕉等土特产载往外地,又从四面八方载回百姓生活生产需用的用品。古代那些将赴考的读书人,也是从县城乘舟赴考。明代状元林震,明清时期著名的朝庭大员戴时宗、戴曜、林秉汉、刘其忠、卢经、吴益非等,都曾乘坐扁舟,从这条溪流胸怀壮志而出,摘星折桂而归。我们这个县,尽管只是蕞尔小县,龙津溪却用其甘甜乳汁,哺育出不少出类拔萃的英才。本县在历史上曾立有石牌坊71座,其中建于县城范围的就有58座。三世尚书,父子进士,祖孙执法,可谓簪缨世胄,出过不少封疆大吏和叱咤风云的英豪,中国通史记载的曾在台湾举义称王的朱一贵,也是龙津溪水养育的豪杰。

多么痴恋那清波荡漾的溪流(云樵)

早先时候,每逢端午节,都在这条溪上举行龙舟竞渡。那些精通水性的弄潮好手,在端坐船尾的鼓手的鼓点指挥下,动作协调地猛力划桨,龙舟凌波破浪,疾若离弦之箭,两岸观众人山人海,万头攒动,不管是鹤发龙钟的老人,还是花枝招展的姑娘少妇,都被那热闹紧张的划龙舟赛牢牢吸引,不时暴发出阵阵惊呼与欢笑。那是多何等壮观的场面!孩提时期,我最爱陪着一群小伙伴观看赛龙舟了,我们脖子上吊着粽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为参赛的健儿们呐喊加油,嗓子喊哑了,掬一捧甘甜的龙津溪水解渴,肚子喊饿了,吃两个粽子充饥,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哟!   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龙津溪。幼年的我,常伴随着挑着满满两大竹篮衣服、被单、蚊帐的母亲,到清波粼粼的龙津江边,母亲用洗衣槌捶打着衣物,我却和几位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在水浅处戏水,或拎住蚊帐当鱼网捕捞小鱼小虾。那时的鱼虾多极了,你站在水中,经常会有游鱼冷不防撞到你的腿上,吓得你哇哇大叫。我常准备好几个洗净的透明的玻璃瓶,把捉到的鲜蹦活跳的小鱼虾小心翼翼地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看着瓶中的鱼虾在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心里乐得开了花。有时,就与小伙伴们在河畔的野草丛中扑蝴蝶、捉蜻蜓,那蝴蝶,彩翼斑斓,那蜻蜓,五颜六色,漂亮极了,那些年纪大些的伙伴,还会在野树上捕到那知知鸣叫的蝉,还有那浑身金光闪闪的纺织娘,浑身碧绿的金龟子。那充满欢乐与憧憬的童年哟。

多么痴恋那清波荡漾的溪流(云樵)

  随着岁数的增多,我学会了游泳,更是迷恋上龙津溪。盛夏酷暑,蝉声不断,那是我最欢乐的时候。下午放学后,同几位要好的同学,到龙津溪劈波斩浪,那高高木棉树下,水流湍急,却是深谙水性的健儿们施展身手的好去处。那缀满青苔的石平台,成了天然的跳水台。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光腚的孩子们,一个个凌空跃起,潜入绿得醉人的江流中,在好远好远的下游才冒出头来。我同伙伴们或蛙泳,或蝶泳,在清柔的水中各显身手,尽量舒展身躯。游累了,换用仰泳,观赏着天际那血红的残阳和变幻万端的烟霞,隔一段时间才轻轻舒臂蹬腿,,人在水中,随波逐流,如卧于柔软至极的绿色丝绸中,好舒服,什么忧虑,什么烦恼,早抛到九霄云外。   我喜欢俯卧在沙滩上,观看那乘风破浪的翩翩归帆,观看那泊于龙津大桥下随波起伏的渔舟,观看那立于溪畔执竿垂钓的老钓翁。我爱观看那掠过苍空的归巢鸦阵,爱观看那幽篁丛中高低明灭的萤火,爱聆听那浩浩江风,鸟语呢喃、……。   回忆是欢愉的。龙津溪这一母亲河曾给多少长泰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然而,而今的龙津溪,由于一些人急功近利,沿溪山岭的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河沙堆积,再加上沿江一些工厂把石渣、废水一再偷偷摸摸排入溪中,已使龙津溪这一母亲河逐渐失去往昔的绮丽风彩。我心坎上如负千钧巨石。我呼吁乡亲们善待我们的母亲河,那是我们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此文登于欧洲《梅园文学》,福建《生活 创造》杂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