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回顾下上次的竞品分析的流程:明确目的,行业分析(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确定竞品,确定维度,搜集数据,对比分析,输出结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大家从一个陌生行业,需要通过这个方式去了解这个行业。本节一起看看如何做竞品分析
收集竞品和选择竞品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前提之一。
确定竞品的的整个过程,找到经营中的相关情况,来选择气恰当的竞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分析。
新品其实用户规模不大,但是功能上有特别创新的点。
主流的应用市场即可:华为,小米,豌豆荚,苹果的。只要搜跟自己相关的产品就会出现相关的,为什么呢?在应用市场都会做关键词的优化,输入产品的名字,主流特性。搜索产品的主流特性。
当你搜索共享单车的时候会找到小鸣单车的,接着从小鸣单车找到hello单车,一步一步找到延伸的可能的竞品。
找到各种竞品分析后,不可能全部进行分析,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并且分析的价值,并不是分析的越多就越好的,所以要做竞品的分级。重点关注的就是龙头产品。
1.核心竞品
产品直接相关的细分市场内,第一梯队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用户体量,成交额多少)。
2.重要竞品
产品相关细分市场内排名第1的竞争对手(功能的逻辑,产品的策略)。
3.普通竞品
一般就是产品直接和细分市场的其余产品。
选择竞品时,还可以多考虑竞品的细分方向。
基于分析目的和自身定位,选择强竞争力产品
多采用2/8原则,密切关注20%比较突出的竞品即可,一次选择1-2个优质竞品即可
按照这些点进行收集。
不会有第三方的报告直接告诉你的,某些电商类的产品,应该基于产品本身,自己测量统计+推测。例如电商类:选择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平台比较和销量的统计,最笨的方式就是一个一个来找,聪明一点就可以借助爬虫的力量。马蜂窝做假评论的故事不知道有老铁知道不,根据评论和销量的比例,调研出来,发现很多评论存在重复的信息。
百度指数1.趋势研究:产品动作,运营动作,市场动作。一定要分析每个数值的波动原因。2.舆情洞察:市场动向,危机公关。3.需求图谱,解决的问题4.人群画像:应用的差异。5.应用市场:应用的问题,功能演化和迭代的变化。
举例拼多多
其他方式1.访问竞品公开的文档。论坛。力图通过访问拼多多商家社区,了解商家数量及分布。2.模仿用户去咨询竞品客服3.冒充赝品的调研人员,对竞品用户进行访问。4.借助一些公开的论坛,展会接触竞品的参会人员。5.找一个竞品公司员工来面试(比较贼,核心数据不能说,没有上限的功能逻辑不能说,整体后续战略的指定不能说,主要讲自己做了什么,万一人事谈你口风的泄露了可能就面试失败了)。6.百度贴吧、微博等舆情重点战场。
前面的确定目的,行业分析,确定竞品,确定维度,收集数据,都是为了对比分析做准备的。
1.竞品定位(我们面对怎样的市场以及怎样的用户去做产品)
营销学上的定论理论:占领用户心智。核心就是通过竞品分析找一个竞品还没有占领的山头,让自己的产品成为这个山头的No.1。通过定位理论,在竞品分析后,找到一个可以得到切入角度去包装营销产品。
1.核心功能特点与自己的差异。2.竞品的目标市场与自己的差异。3.竞品与自身之间的用户有什么差异?
4.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不用的标签。
2.竞品的功能
功能不同,主题运营策略不同,用户的认知不同。为什么这么做,哪些点是需要去学习的。
围绕定位,分析竞品到底做了什么核心功能。
功能结构与核心流程逻辑1.研究竞品的功能结构及流程是如何更好的满足其核心功能的。2.哪里是好的值得借鉴,哪里不好的优化。
交互体验(很多产品经理把这个做的很重,从颜色配色log对比的很细)1.研究竞品的交互细节哪里做的好2.是否有值得借鉴的部分。
3.竞品的策略
定位就是战略,策略就是战术
商业模式(赚钱逻辑)产品策略(不同时期做了什么功能)运营策略(都做过哪些特别的运营事件)
S (strengths)是优势(自身)、W (weaknesses)是劣势(自身),O (opportunities)是机会(外部)、T (threats)是威胁(外部)。一起分析下共享巴士。
方案重于分析,分析重于罗列,模仿≠ 抄袭,结合自身情况,微创新结论有理有据。先罗列,在分析,最后方案的提炼。
预言分析:为新项目或项目优化做分析常规跟进:日常搜集分析行业竞品动态
结构清晰,表述恰当,明确对象,合理输出。
PS:对于产品经理在选择竞品的时候,一定要用对应的竞品,对自我提升很大。多了解SWOT这种战略来进行思维。多用多思考。定位,特色,运营特色,用户是什么样的,必须带这这种思维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