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后台、前端项目,现在做一些总结,希望对过往有一个概括。同时,也希望能给其他徘徊在后台、前端的产品从业者带来些借鉴,以便选择出自己真正适合、喜欢的产品方向。
想了想,既然本文定位在后台、前端徘徊的、或想了解两个方向的产品从业者,那么就从对比的角度予以描述一下两个产品方向的不同分析,以及个人对两端未来的趋势判断。
对比后台、前端,个人总结了一些如下:
无论是后台还是前端,其实都是面向用户使用的,这是产品的根本。前者是面向公司内部,后者是面向大众用户。要想把产品做好,都需要先把所面向的用户理解透,这才能是一个正确的开始。至于如何理解、从哪些方面理解用户,作如下几点举例:
1、后台用户对产品的熟知普遍有很大的驱动力。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压力,需要尽快了解业务,所以对产品的熟知速度、尝试愿望、效率要明显些。所以有时,你会看到一个少有注释语、字段甚至存在歧义的后台,但业务人员依然可以“硬解”,硬着头皮去尝试、理解。(这貌似是后台产品的福音。)这点告诉我们,后台产品其实可以为了提高迭代速度、功能完善进度,初期可以做得粗糙些。更多的可以通过培训来让后台业务人员熟知后台的功能含义。
2、无他选择,对UI、UE接受力、忍耐力较大。
公司内部的后台产品一般是无竞品这一层的考虑的。所以,业务人员使用时,为了完成本职工作也就接受、忍耐了后台在交互、UI层面的不足。(这也是后台产品的福音。)竞品分析对于前端产品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后台人员少有直接的竞品分析,因为一般而言是难以拿到对手的后台系统的。这样一来,增加了后台竞品分析的成本。但辩证的看,也是因为没有了竞品参考、抄袭,有时也是比较难做一些比较陌生的功能。
3、需求较统一、明确,各异不多。
后台的用户毕竟是内部的、少数的,而且都是以部门、小组为单位的。一般而言用户的需求目的是一致的,各异的不多。甚至,一般不会遇到同一部门、各异的需求。如果有一般请业务部门确定最终即可。
4、角色众多。
后台产品在思考功能时,免不了对各种角色的权限功能分析。后台有一些敏感数据、操作,对业务人员有明确的限制。在后台功能规划中,要要了解清晰不同角色的权限是如何的,才能满足公司级别的权限要求。
5、公司阶段不同特点会不同。
随着业务的增多、流程的成熟,对后台系统也会有新的要求。例如:交互、主次、排版等等。大公司成熟的后台系统,就会测重后台的全面性、性能、体验,为的是提高业务人员操作的便捷性、通畅性、稳定性、持续性。这时后台产品可能更多开始考虑体验、样式、结构、排班等等。开始接近前端产品的思路了。
……
后台可能更能考验一个产品人的架构能力。
前端考核的比较明显,就是用户反映出来的数据。
后台的话,可能就比较麻烦了。各个公司可能都会不同。这里举几个例子:业务部门的匿名调研满意度,投诉情况,以及产品自己部门给小组打分等等。
前端理解业务是为了更好的呈现给用户,让用户进入自身产品的业务中,并且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完善业务。
后台理解业务,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后端处理、监控、增删改查,去实现业务。
个人理解,从无限长远来看,后台和前端会逐步的走到一起,一个标准。后台像前端一样,才更加的人性化。但后台要做到如此体验,绝非“一日之寒”。
在选择哪个方向时,要从多渠道了解到不同方向的工作内容,避免偏听一方,立场不同大家给出的信息自然不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获取的全方位信息作出判断、选择。
并且,即使同是C端或后台,不同行业、不同属性的产品,要求依然不同,还会有更多细分。选择的公司不同,对C端、后台的要求也会不同。这里面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去获取信息了解。
总之,选择哪个方向,客观方面要考察清晰。同时为自己定位清晰,在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擅长什么的基础上,结合客观考察,作出最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