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些产品或者行业的分析,总结了些自己的分析套路或者方法论之类的东西,和大家一起讨论。分析一个产品或者行业,就像看到海中的冰山,不光是看到表层的冰山,更应该看到海中的冰山,才能找到本质。
分析手段类似庖丁解牛,一刀一刀解, 同时又能给他重新组上。我把自己的分析套路叫做:“三层研究法”。具体是:从表层-浅层-到深层来思考
1.表层:看山是山层次-让观众知道这个产品是怎么玩的
第一阶段需要解决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分析的产品是什么以及怎么玩的。所以这个阶段解决的是What和How的问题;
1.1What:产品是什么,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框架写:
1.2 How-该部分需要回答的是一个产品的利益相关方是谁,他们是怎么把这个产品玩起来的,因为只有了解利益相关方,才会知道各种的诉求。以下是youtbue的主题诉求:
我想完成这个部分了,基本是就会知道这个产品是什么了。
2.浅层:看山还是山层次-让观众知道为什么这个产品还会玩起来
第一阶段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产品能玩起来,他玩起来解决了哪些方面的诉求,在做分析的时候,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
2.1 Why-产品玩起来的原因
主要是产品怎么解决哪些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比如Youtube来说:
2.1.1 对于内容创作者的诉求:获得自我满足,实现名、利,解决思路是:
2.1.2 对于观众的诉求:快速找到所需内容,解决思路是:
所以,这一层相对比第一层要深入一点,但是还是在还原产品背后的逻辑,只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找到产品的脉络和思路。
3.深层:看山不是山层-结论推导
我觉得这个是一份分析报告最有价值的地方。当然结论和启示需要是些干货,而非空洞想法。比如,针对youtube对我们的启示有两个:
1、流量分配机制:YouTube通过个性化推荐满足观众长尾内容需求,流量分配差异比国内视频网站小;国内主流视频通过编辑推荐,优先推荐头部内容,流量分配马太效应明显
2、内容的组织方式:YouTube用频道来组织内容,对于UGC产品实现内容生产者对内容的二次编辑、组织,可以降低观众选择成本,这种内容推荐的思路目前在主流的产品线中普遍
总体来说,产品分析的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本质不是那么好找的,需要一定的内功和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