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调漂很难,有人说调漂很简单,我觉得调漂还是挺复杂的,一直没有彻底明白,今天有空重新琢磨一下调漂问题。
1、为什么当时是“调四钓二”
据说台钓传入大陆那时候,最经典的,也是最基本的调漂方法就是“调四钓二”,台钓传入大陆有20多年了,现在我们调漂方法很多了,有调平水钓1目的,有调1目钓2目的、有调3目钓1目的,有调5目钓3目的,有调8目钓4、5目的等等,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呢? 据说,1989年,台湾的廖心阳、萧春平等一行6人,来到大陆切磋钓技,在大陆搞了两场比赛,人家台湾人大获全胜,引起了大陆对台钓的崇拜,纷纷学习台钓,但是当时大陆的钓具啊、饵料啊、浮漂啊没有,于是廖心阳在广东创办了一家钓具公司——东峻钓具公司,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钓具公司了。
据说当时的浮漂的漂尾都是空心的,浮力大,而且漂尾不像现在的浮漂那么长,那么细,还有实心的,有三角形的各种各样,当时浮漂只有软尾漂,漂尾是圆的,而且漂尾只有7目,当时,萧春平老师培训学员时,推广的都是“调四钓二”,当时有一个调漂的计算公式就是:调目是漂目的一半 0.5,钓目是调目的一半,7目的一半是3.5目,再正0.5就是4目,钓目是调目的一半正好是2目,所以就形成了调四钓二。因为漂尾目数最高是7目,所以当时就没有调五钓三、调七钓四啊等等,现在我看前天刚收到“钓鱼人”平台寄给的一苇浮漂,15目的,照15目按公式计算,应该就是可以调成“调八钓四”,即15目的一半是7.5目,7.5 0.5=8,8是调目,8的一半是4,4就是钓目,所以由于条件所限当时最基本的也是最经典的调漂方法就是“调四钓二”了。
2、“调四钓二”是怎样调的
调四钓二我是这样理解的,先不挂饵重铅找底,然后调漂出水四目,再双钩挂饵钓二目,具体大概是这样的:
(1)重铅找底
要找水深,就要重铅找底,找到水深,找到底,才能更精确地调好漂,因为浮漂跟浮漂以下的水深及线组关系密切。比如,我经常去上庄水库钓鱼,上庄水库中间的水深是5米,如果调漂时没有找到底,我把浮漂放在距离铅皮2米的位置,然后把钩扔水里看不见浮漂就开始剪铅皮调目,这个时候剪出来的铅皮,调出来的目数假如是四目,即是浮漂只承受了铅皮 8字环 子线 双钩 浮漂以下2米鱼线的重量。如果把浮漂往竿尖方向撸2米,这时的浮漂又增加了2米鱼线的重力,刚刚调好的四目浮漂调肯定低于四目了,因为多了2米水下主线的重量呢。所以一定要水深、重铅找底。
我还是画个图吧,虽然画得不好,可是好理解一点:即就是铅皮包多一些,让它直接拉下浮漂没入水中,看不见浮漂为止,然后提竿,把浮漂往上撸(就是往竿尖方向)直到看见浮漂露出水面一目(其实调平水也行,1目只是为了看清楚一点),这时说明从露出水面的这一目到铅皮之间的距离就是水的深度,此时铅皮是躺底的。
(2)调四目
接上面的,我们找好底了,就开始调四目了,方法就是,提竿把浮漂往下撸(就是往鱼钩的方向)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从铅皮到底钩的距离 5公分,为什么 5公分?我觉得是假如现在慢慢一点一点剪铅皮让浮漂露出1目时,底钩在水下的状态应该是底钩离底5公分,现在我们要调四目,就是让浮漂露出水面四目,就得一点一点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四目为止,此时钩在水下的状态应该是如下图:
(3)钓二目
我们已经调好了四目,即“调四”已完成,接下来就是钓二目了,“钓二目”就是把饵料,当时一般选用的是搓耳,那时候还不会弄拉饵,据说拉饵是后来易哲大师发明的。搓耳大小就是正常大小,就是一会儿真正开钓的饵料大小,然后调整浮漂露出水面二目即可。
3、调四钓二好不好呢?
我们现在很多钓友都用拉饵作钓,拉饵比搓饵比重轻,还有的钓友用红虫、蚯蚓等来作钓,针对使用这些饵料作钓,那调漂方法就应该改变了,因为饵料轻,为了使饵料到底,就应该调低目钓高目,比如调2目钓3目,当然也可以钓离底、钓浮,鱼儿不在底层,在中层就相应的做出调整,钓浮钓中层了,这得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做出布署。
当然,我们说的“调四钓二”我认为也是一种理想型的,我们的假设是没有水流,水底是平的,而实际上我们去野钓,去大江大河、小溪湖库中作钓,是不可能风平浪静、一马平川的,所以调漂时也不会是很准的,得在钓点前后左右反复调钓,也要记得把风线压入水中,话又说回来,就算是调我们认为调漂调得很好,一钩躺底,一钩触底,那也不一定钓上鱼啊,也许此时钓浮才有鱼获呢。
所以调漂方法,没有说哪个调钓方式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调四钓二有时好,有时不好,根据鱼情环境了。 总之我们在垂钓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水况、鱼况,来选择调漂方法,有时候需要钓灵一点,有时候需要钓钝一点,只有不断变化,才有可能钓到鱼,钓好鱼。调四钓二只不过是一种基础,它给我们一个思路,一个启发,让我们在实战中举一反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爆护!
这就是我对“调四钓二”的理解,不知道画的图和文字描述是否正确,恳请大师指点!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