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式,本质上就是你的思维是否够全面,你的思维层次决定了你的运营进阶。8种互联网运营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逻辑思维、场景化思维、生态化思维、极致思维、跨界思维。
用户画像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它是根据用户在互联网留下的种种数据,主动或被动地收集,最后加工成一系列的标签。构建用户画像的四个维度:用户静态属性、用户动态属性、用户心理属性、用户消费属性。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得用户者得天下。以庞大的用户数据为依托,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用户画像,借助其标签化、信息化、可视化的属性,是企业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强有力的前提基础。可见,深入了解用户画像的含义,掌握用户画像的搭建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例如,从事新媒体编辑的员工需要在运营新媒体的过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了解公众号用户画像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运营一个新媒体账号。
用户数据资产将成为企业精细化运营不可或缺的血液:
搭建用户画像挖掘系统,基于大规模存储和机器学习计算平台,定期对全量用户数据进行计算和挖掘,并提供用户标签的使用和查询服务。
怎样通过微博活动快速获取海量用户?常见的运营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当然,它们的运营手段和作用不同,它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如果要做用户增长,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定目标。
在收集到一个用户可能存在的标签后,还需要给标签赋一定的权重,用来区分不同标签对于该用户的重要程度。不同标签的来源用户质量,标签的传递路径,转发关系,标签的本身,以及标签与用户之间的共现关系都会考虑在内。一个标签对于特定用户的权重值可以大致表示为:标签权重 = (来源因子 + 亲密度因子 + 转发因子 + 长尾因子) × 共现因子。
用户画像是对现实世界中用户的数学建模,是描述用户的数据,是符合特定业务需求的对用户的形式化描述,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通过分析挖掘用户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得到的,源于数据,高于数据。
第一步:确定用户常量/基本特征/静态信息数据
第二步:确定用户典型变量/动态信息数据
第三步:确定用户使用场景
第四步:结合以上所有内容(常量、典型变量、使用场景),形成用户画像
第五步:确定用户画像是否完整、是否重复
最后一步:确定用户画像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