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在生产劳动,和他们的生活人生中,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而得出的通俗易懂,又好记又好用的智慧结晶,并且口口相传,世代流传,以至传承至今。所以,许多俗语都说得生动形象,且具有哲理。那么,俗语老话“10个瘦子9个贫,一个不贫有精神”究竟是啥意思,该如果理解呢?又有何道理呢?
关于这一句俗语老话“10个瘦子9个贫”中的“贫”字,有人把它解释为“贫穷”,意思是说10个瘦子中,有9个是贫穷的,为此还遭到过不少人的质疑。笔者也认为这种解释是欠妥的,也许是望文生义吧,反正觉得不是“贫穷”的意思。本人认为,这里的“贫”字,应该理解成“贫嘴”。其意思是,在10个瘦子中,有9个都是喜欢耍贫嘴,爱说话的人。
所谓“十个瘦子九个贫,一个不贫有精神”,意思是在10个瘦子中,有9个是爱说话的“贫嘴”式人物,即使有一个不太爱耍贫嘴多说话,却很有精气神。听起来这话说得确实有点夸张,但是众所周知,在过去比较贫穷落后的时代里,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三寸不烂之舌”,多说话,多联络,多交流,多干活,才能有生计讨得了生活的。况且,贫穷的人中瘦子本来也确实就相对多一些,所以俗语中的“9”实际上就是“大多数”的意思。
在贫困时代里,如果不太爱说话,不太会说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头脑不够灵活,比较呆板,相对说来,交际交往能力就会差一些,从而也会导致养家糊口的本领也就差一点。所以学会说话,爱说话也是一种生存的本事。常言道“瘦精瘦精”,是说瘦子往往都是些精明干练的“精人”,他们脑筋灵活,善于交际,能说会道,如果再能够吃苦耐劳的话,就会在求得生存,摆脱贫困方面,做得更好一点。因此,相对而言,大多数的瘦子们在与人沟通、说话聊天、闲谈扯耍、信息交流等方面,甚至是“摆龙门阵”、“神吹”、“侃大山”等,都相对要擅长一点的。
在农村俗语中,还有一句相类似的老话“10瘦子9个精,剩下一个是人精”,意思是说10瘦子中有9个都是有精有神,精明强干之人,而剩下的那一个更是了得,还可能是出类拔萃的“人精”哩。确有夸张之嫌,但也基本属实。这充分说明,在瘦人之中,肯动脑筋,善于动脑筋,爱说话,会说话的应该居多,他们之所以爱“贪嘴”多说话,很干练,有精神,是因为他们的适当和变通能力较强,才给人留下了会说话很精明的印象的吧。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