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攻
1.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有专攻,如是而已——攻书莫畏艰(钻研、研究)
2.不攻自破——群起而攻之:批评指责
3.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制作
132达
1. 了解,明白,懂得事理。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2003北京卷,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不达(懂得)世务 乡书何处达(送达)
2.闻达(显达)于诸侯──性明达(豁达)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达官贵人:显贵。
133患
词义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1担心 担忧 忧虑、发愁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何患不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后引申为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2忧患、麻烦、祸患
纵故,患生—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肘腋之患(肘腋:胳膊肘和夹肢窝,比喻极近的地方。产生于身边的祸患)—内忧外患、养痈遗患、患难之交
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
采薪之患(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此数者用兵之患(忌讳、禁忌)也。
134故
推导提示:“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1.旧的,旧有的 原来的
凡在故老(旧臣),犹蒙矜育—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依然故我—不经世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成例)
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轩东故尝为厨:过去。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 老交情)
温故知新:故:学过的旧知识。谓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也指回顾历史,对现在有新的指导意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中性成语
故步自封: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遵行旧时的步法而封闭自限。喻墨守成规,不求进步 。含贬义。
一见如故:故:故人,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形容初次相见就情投意合。
2.前夫或前妻 ,故人(一见如故 非亲非故 老朋友)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3.缘故(平白无故—既克,公问其故)
4.所以(故莫能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故意、特意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大人故嫌迟:故意——既欲结大义,故(特意)遣来贵门
故遣将守关者—明知故犯 故弄玄虚
欲擒故纵:故:故意。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含贬义
6.衰老、死亡
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前以降及物故(死亡),凡随武还者九人
7.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 ,本来)
135过
词义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1.走过、经过
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白驹过隙—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多)—雁过拔毛—过屠门而大嚼—秋风过耳(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
2.访、探望
大母过余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拜访、探访。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超过、胜过
不过二十里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犹不及:过:过分。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白驹过隙:过:越过,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4.过分
过蒙拔擢——过甚其词—矫枉过正—过为已甚
5.犯过错 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孤之过也,大夫何罪—闭门思过—文过饰非
闻过则喜:过:过失、错误;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很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6.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之—无乃(恐怕)尔是(宾前标志)过与
136比
1.其两膝相比者—比翼齐飞—比肩而立(并列 靠近 挨着)
2.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较)。
3.每自比(比拟,认为和……一样)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朋比(勾结)为奸
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适合)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6.(及,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
7.比( 最近)得软骨病。
形近字比较: 比比皆是 秕(bǐ不饱满)谷 纰pī漏 瑕疵(cī缺点) 仳(pǐ)离 先妣抚之甚厚──如丧考(父亲)妣:母亲。
137方
名词义:
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方位,方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区域,地方】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理,礼仪】
请买其方百金【药方】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四周,周围】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策【方法,计策】
形容词义:
(韩)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方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公也【正直】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翼,方首,长胫,意似良【方形,与“圆”相对】
动词义:
此人可方比干_____董槐……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2006江苏卷,董槐……谈论时事慷慨激昂,常自比为诸葛亮、周瑜。父亲董永对他要求很严格,听到他自比诸葛亮、周瑜的事后,非常生气……)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比拟,相比】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两船并行】临洮道险,车骑不可方骑【两车并行】
副词、介词义:
副词,才,刚刚。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将要】
见有人方引婴欲投之江中----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介词,正,正在】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介词,当】
138丧
1.贤者能勿丧耳──闻风丧胆、玩物丧志:丧失。
2.六国互丧(先后灭亡),率(一概)赂秦耶?
3.秦不哀吾丧(丧事)而伐(攻打)吾同姓
139会
〇巧遇、正赶上、适逢。
会其怒,不敢献——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2010全国Ⅰ卷,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〇单于使使晓(通知)武,会(一起、共同)论(审判)虞常,欲因(趁)此时降武。
〇吾已失恩义,会(当然、应当、一定)不相从许
〇 精思傅会(精心构思),十年乃成。
140身
1.名词义: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常以身翼蔽沛公:身体
乐岁终身饱——终身不复见:一生、生命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足以荣汝身——吾不忍见祸及吾身——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___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自身、自己、本身
守身如玉:名节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身份地位
2.形容义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身执耒以为民先──身披坚执锐——身体力行、感同身受、身先士卒:亲自。
3.与身体有关的词——股、胫、颔、膑脚、股肱、股栗
断其左股──悬梁刺股:大腿 胫不生毛──不胫而走:小腿。 但微颔(点头)之。颔联─律诗第二联 孙子膑脚;被剔去膝盖骨 股肱:辅佐得力的大臣 股栗;因害怕而两腿发抖
141拘
1.不拘于时(时俗)——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不拘一格、不拘小节:束缚、限制、拘泥。
2.武夫力而(才)拘(拘捕、拘禁、抓住)诸原,妇人暂(一下子)而免诸国
142耻
1.而耻学于师──不耻下问:以……为耻
夫差耻(侮辱,同义词辱、诟)吾君于诸侯之国
2.越王苦会稽之耻(可耻之事) 知耻(羞耻、羞愧之心)近勇
143众
1.今之众(平常、普通)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众人指一般人。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众人的、大家的——芸芸众生;众多的
死者甚众:多
2.收众(招收人马)汉南——名微而众寡(人少)——众议以宠为都:大家
145族
1 (同姓)亲属, 类 种类,
①家族。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门望族。(《过秦论》)
②类,辈。如:士大夫之(这)族—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条心的人)之族:这些人。
每至于族:聚集处。
2 灭族,聚结
原为一种刑罚,指诛杀三族或九族,后用作动词,意为“灭族”“灭亡” 族灭
。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汉闻,族陵母妻子.
3 众,一般
146临
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郦元以为下临(临近、靠近、俯视)深潭
2.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临大敌:从高处往下看,面对、对着。
3.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谁为我临朝(到时候)成此大节者—临帝子之长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
4.临崩。临质。临行密密缝。:正当 将要
147去
词义推导提示:“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1离开(扬长而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欲呼张良与俱去。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怪罪)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何去何从)
一去不复还:一去就不再回来了。比喻事情已成为过去,再不能重回。
2距,距离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今之墓而葬焉──相去无几)
3 除掉、去掉(以杀去杀,以刑去刑。陈言务去。为汉家除残去秽)
刮骨去毒(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釜底抽薪相似。)
4 丢弃 厌弃 失掉(人所畔者,天所去也-被臣属所背叛的领导人,就是被“天”所丢弃的人。)
大势已去(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动作的趋势)
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形容用眉眼传情。贬)
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6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148走
推导提示:“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叫“行”)引申出“奔向”。
1跑,逃跑.
〇兔走触株──走马观花 走投无路 走为上计 奔走相告:跑。
〇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___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持剑盾步走:逃跑
〇可烧而走也——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使之走,使之逃跑
2奔向
〇走赵,赵不内──直走咸阳_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奔向 趋向 走向
投奔。如: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跑,奔向,逃跑。如:两兔傍地走。(《木兰诗》).如:从华容道走。(《赤壁之战》)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奔走相告: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作谓语、补语;用于互相转告重要消息
挥动:如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149卒
推导提示:“卒”的本义是肚子上的创伤。(甲骨文字型是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文饰,乃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杀后的伤口。)由于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后“卒”亦有“突然,匆忙”的意义。“死”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词义有1步兵2 完毕 终于3 死 4 同“猝”,突然,匆忙。
1.基本义是士兵。如: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丢卒保车jū 原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2.还可作动词用:
①古代称诸侯士大夫的死,又称年老寿终,后又为“死”的通称。可译为“死”“死亡”。 如: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②完成,到……为止。如:A.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B.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优游卒岁-悠闲度日,出自《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3.虚词用法:
①副词,表终竟,可译为“终于”“最终”。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通“猝”,副词,表突然或急速,可译为“急促”“立即”“突然”。如:
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苛刺秦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猝不及防——猝死
翻译: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表突然义的词还有暴、骤、遽等,如水暴益─“暴病身亡-急遽的敲门声”。
150兵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1兵器、武器 (斩木为兵、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戎相见) 以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
草木皆兵:兵:士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厉兵秣马: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2士兵 军队(兵强马壮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兵临城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按兵不动:兵:士兵,军队。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3侵略、战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军事、作战(兵不厌诈。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纸上谈兵:兵:用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贬义词。
4 战略、战术、兵法(上兵伐谋)
151刊
刊有砍 砍削、修订、雕刻、消除 磨灭等意义。
删改,删除。
每醉,辄属辞,笔不停书,咸有可观,未始刊饬(每次喝醉了,就撰写诗文,不停地写,所写诗文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指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不曾删改和修饰润色。采分点:“属辞”“可观”“刊”“饬”。)
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成语有不刊之论。
152内
推导提示:“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内部、内室”;一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由把妻妾称为“内”。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等。
1 名词义:
里面,跟“外”相对(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妻妾(惧内)、妻子的亲属(内侄)、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外交攻)、内室卧室(家有一堂二内) 、 内心(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五内俱焚)
色厉内荏:色:神色,模样。厉:威严、凶恶。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
2 动词义,
通“纳”:由外进入 进入 放进(内与囊中。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2010四川卷)
使进入(距关,毋内诸侯、欲止不内)、接纳 收容(亡走赵 赵不内)、 交纳(百姓内粟千石)
153举
推导提示:“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有引申出“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为“占领”之义。后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
1.举起、抬起(举所配玉玦、举目、举手投足、举目无亲、举重若轻)
举手之劳:举:抬起。一动手就能办到的小事。指办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作宾语;比喻事情轻而易举
举足轻重:举:举起、抬起。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谓语、定语;用于指人的地位等
举案齐眉:举:托举、举起。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2.举动 举行、发动、起兵(轻举妄动、举大计)
3提拔、举荐 应举(不识抬举、举贤任能、举贤以自佐、以言举人)
选贤举能:举:选举、推举。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4拿、用 攻下、占领(函谷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举棋不定:拿。
包举宇内: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5 举出 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举言-发言)
举一反三,举:举出、提出。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6 考中(举乡试)
7 全 尽。举家 举国——举国上下(形容词 全)、杀人如不能举(副词 尽)
举世无双:举:全。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或物。形容极其罕见稀有。作谓语、定语;指罕见.
154【纵】
①发。莫敢纵兵。(《史记》)②放。纵火。
③释放,放跑。例1、纵所俘还之。(《旧唐书》)例2、从令纵敌,非良将也。(2004天津卷,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
155【雅】
①平素,向来。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并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②交往,交情。无一日之雅。 ③高尚,不俗,美好。雅望。
④正,正确的。察纳雅言。 ⑤很,甚。雅善鼓琴。
156【奄】
①覆盖,完全。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②突然,忽然。狼奄至。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③昏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157【夷】
①平,平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铲平,除灭。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 ③和悦。言和而色夷。
158【辄】
①总是,常常。
1、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3、初至,滞狱以百数,断讫皆当。后一省疑狱辄付瑾治,屡有平反。居三年,病卒。(刚到这里的时候,积压的案子有几百件,他判决之后都很恰当。后来全省的疑难案件也总是交给他来处理,很多被平反昭雪。过了三年,张瑾得病去世。)
②立即,就。1、一鸣辄跃渠,行且速。2、动辄得咎。
③才。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山东卷,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159【征】
①赋税。
1、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有人把这事告诉太祖,太祖立即下令,李汉超私设交易市场的地方,全部免除赋税。) 2、当室者死,三年释其征。
②征召。(辕)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2006山东卷)
160【足】
①满意。吾于此人,不足久矣。(2006上海卷,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②够,够得上,值得。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不足为训:值得
料大王士卒足(足够、能够,不能解释为值得)以当项王乎?
1、吾德薄不足以荫卿。(2006辽宁卷,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薄:微小,少。荫:荫庇。)
2、奚足以语文事#(2006湖南卷,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奚:什么,哪里。《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语:谈论,说话。《论语》中提到“食不言,寝不语”。文,指文章。
注意足下(敬称),鼎足(脚)之形,充足满足富足,补足等意义。
161微
推导提示:“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故此义用于假设,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用词之巧。)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
1.微小,细微衰微等
小。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其文约,其辞微(精妙、深奥)
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褒和贬)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见微(细事,微小的苗头)知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细小的事情)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动刀甚微(轻微)
烟涛微茫信难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准许)臣微志(微薄的心愿)
天下分裂,而唐势固以微矣(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衰微,衰败。
2稍微
副词。但微(稍微略微)颔之——童微(悄悄地偷偷地)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3低贱,低微,卑下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微小)而众寡─微不足道、白璧微瑕─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人微(地位低)言轻─先祖微(不显达)时
人微言轻: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4,不,没有,如果没有,用于假设
①不。微独,不但,非但。
②无,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太子言,臣愿谒之——微夫人之力,吾不及此。
③如果没有。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译文: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5隐匿、隐蔽 暗暗地
隐晦的。颇有微词(隐晦的批评)
隐蔽,不显露。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行、微服(隐藏身份,便装出行)
悄悄地,暗暗地。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隐约。微问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162【易】
推导提示:“易”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改变,变更”(从日从月,意为日月变换);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日月变换是平常容易的事吧)。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换”“修治,治理”的意义;由“容易”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容易走吗?),进一步引申出“安稳”(平坦的路走得安稳)。
动词义
①换,交换,互换。
〇移风易俗—何可废也?以羊易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罢夫赢老(身体衰弱的和年老的人)易子而咬其骨─以物易物─易子而食(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2009湖北卷,(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②改变,变更。
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移风易俗—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此义项相当于“夺”,强行改变,如舅夺母志)─至当不易—改弦易辙(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作宾语;用于指论点或意见正确③轻视,轻慢。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守自负年德,易之(2007福建卷,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
④治,整治。田肥以易则出食百倍。(《荀子》以,而且。)
⑤替代。
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2007四川卷,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形容词义
⑥容易
易如反掌—知易行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审容膝之易安
冯唐易老(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胡虏易与耳——易与之辈:(容易对付)
平和,平易。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安稳。平易近人(和悦安稳,此成语可用于人和作品)
简单 随便。李广军极简易。
辟易(因畏惧而后退、倒退)数里
163【罔】
①网,张网捕捉。例1、作结绳而为罔罟……罘罔弥山。例2、罔罗,同网罗。
②欺骗,蒙蔽;毁谤,陷害。欺君罔上(欺骗君上);罔民(陷害或欺骗百姓);罔主(欺骗君主);罔辟(欺骗君主);罔冒(欺骗冒充);罔惑(欺骗蛊惑);罔渎(欺枉轻慢);罔人(欺骗、欺诈他人);罔己(受人欺骗陷害)。罔利(渔利);罔贪(奸诈贪婪)。
③迷惑,失意。例1、学而不思则罔。例2、罔然若酲,朝罢夕倦。例3、罔然流涕。(即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④表示禁止或劝阻,不要。例1、罔失法度。例2、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不要违背正义来求取百官的好名声。)
⑤无,没有。例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2005湖北卷,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的对手。) 例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例3、罔不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罔伏(无所藏匿);罔莫(无不)。
⑥不,不能。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2006江西卷,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 罔顾(不顾);罔已(不尽);罔既(不尽);罔效(不能报效);罔措(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罔替(不更换,不废除);罔恤民隐(不管百姓的隐忧)。
⑦白白地。罔生,苟活。罔死,白白地死。
164【委】
①委托,托付,交给,担任。例1、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例2、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例3、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2006北京卷,我请求恭敬地拿齐国的粟米财物交给百姓,拿多拿少,只听您的吩咐。)
例4、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2010湖南卷,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②献给,送给。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
③抛弃,舍弃,丢弃。例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 例2、若一旦委之,恐后患益前,悔将无及矣。(如果有一天丢弃了这两个地方,恐怕以后的祸患比以前更严重,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例3、委尸填满沟壑。(2010北京卷,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
④确实,实在。常“委实”连用。
⑤散落,卸落,掉落。如土委地。
⑥曲折。河道委曲,音乐委曲
⑦弃之不顾,任随。何不委心任去留。
⑧无精打采,不振作。
⑨让。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2010年山东卷,(朝廷里的权贵们)妒忌申甫本来是个百姓,却得到越级任用,就出主意让他先出头去抵挡敌人。)
165【畏】
①敬服。例1、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2007湖南卷,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
例2、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三国志·诸葛亮传》邦域,国家的疆域。)
例3、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
②后生可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望而生畏、畏葸xǐ不前:畏惧。
敬佩 敬畏(后生可畏)、使人敬畏的(畏友)
166【务】
①致力于,从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②力求,追求。例1、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例2、(韩)休直方不务进趋。(2008天津卷,韩休做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但考题中把“务”解释为“致力于”,且是正确项,以此看来①②是一样的。)
③一定,务必。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2005江西卷,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采分点:“要”,关键;“急”,严酷;“残”,伤害;“折中”,宽严适度;“称”,合乎。)
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除恶务尽。
③事情,事业。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紧要的事情)
167道
推导提示:“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1.名词义
路 大路、途径 方法、事物本原、正当手段、道理 规律、道德 思想 学说
① 路,道路
怀其璧,从径道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康庄大道—道不拾遗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近义词:缘木求鱼、求道于盲。含贬义,也作自谦用语)
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任重道远: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背道而驰: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作谓语;形容越跑越远,永远达不到目的
② 道路以目—道听途说:在道路上
③ 旁门左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式,方法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臣之所好者,道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头头是道:道理,规律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含贬义
⑤ 于是废先王之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文以载道:思想,学说
志同道合:道:途径,引申为“意见”“思想”“信念”或是“目标”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谓语、定语
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⑦ 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志向)
⑧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道义—师道尊严:道德,学问
安贫乐道: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一般作谓语、定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神仙之道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原形容外表正经严肃,现多用来指表面大方得体,处处忍让,实际上阴险狡诈,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含贬义,用于嘲讽人。
2.动词义
取道 说 述说 引导(后作“导”)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指名道姓—津津乐道(津津jīn: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筑室道谋(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微不足道: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作谓语、宾语;用于人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68穷
词义推导提示:“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 (穷途之哭形容因陷入绝境而悲伤)。仕途上不通,则是“不得仕进,不能显贵,处境困难,困窘”;生活上“阻塞不通”,则是“生活困难,无依靠,贫困”。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尽”(穷途末路)了。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 穷奢极欲-穷凶极恶)
1.贫困,生活困难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人穷志短- 穷不失义,达不失道—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穷家富路
2. 困窘,处境困难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窘迫,意志应当越坚定。
3. 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 尽,穷尽,寻求到尽头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追本穷源—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也指丑态毕露)—穷目—穷兵黩武—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欲穷其林-穷原竟委(彻底探究事物的源流始末)
5.言有尽而意无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黔驴技穷一心目耳力俱穷一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圆转不穷_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 穷则思变(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尽,到尽头
层出不穷:层:重复(多次);出:出现。穷:尽,不穷:没有尽头。形容某些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没完没了,没有尽头。
6.穷寇勿追(走投无路) 穷冬—严冬 穷(荒僻)山恶水 穷(陋)巷
169朝
推导提示:“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1朝廷、 朝代(朝野上下、班师回朝、改朝换代、自将磨洗认前朝、两朝开济老臣心)、政事(期年不听朝)
六朝金粉(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2早晨(朝令夕改、只争朝夕、朝发夕至、暮去朝来颜色故)
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聪明的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也比喻人反复无常。
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出自《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近义词:危在旦夕、岌岌可危。反义词:安然无恙、高枕无忧)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3朝见、上朝(相如每朝时)、使朝见(欲辟土地,朝秦楚)、拜访
百鸟朝凤: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170当
推导提示:“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1 抵,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抵挡(锐不可当: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阻挡 阻拦(有狼当道,人立而啼—豺狼当道-有大石当中流)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贬义词
占据 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占据,把守。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负责(独当一面)
承担(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当之无愧:当:担当 承受。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作谓语、定语;中性成语。
独当一面:当:承担,担当。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单独负责
主持 掌管(北邀当国者相见) 判决,判处,判罪(失期当斩-犯法当死)
2 相等(旗鼓相当:当:相当,对等,比得上。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相当。门当户对—罚不当罪:当:相当,抵当。处罚和罪行不相当。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
应该 应当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对酒当歌(指及时行乐)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近义词:燃眉之急、迫在眉睫、事不宜迟。反义词: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当仁不让(当:面对。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老当益壮:当:应该;年纪虽老但志气豪壮。多用来赞扬老年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含褒义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必然,必定 一定(不就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将要(今当远离)
3对着、面对,介词(木兰当户织) 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4 处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马当先、当机立断(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