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和位置性的幻觉。发作时会感到周围物体旋转或自己本身在旋转,有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引起眩晕的疾病主要有贫血、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症状轻者平卧闭目片刻即止,症状重者则需要入院进行检查治疗。
中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有关。《黄帝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虚则眩”,所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眩晕,可以达到平肝、补肾、健脾、止眩的功效。
取穴:
百会穴、大杼穴、涌泉穴。
操作:
①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头顶,用中指揉百会穴,其他两指辅助,顺时针转36圈。
②用两手手指指腹按揉大杼穴1分钟。
③用拇指指腹推擦涌泉穴1~3分钟,至发热为止。
刮拭部位:
头部、背部、上肢、下肢。
操作:
①刮头部,重点刮拭百会、风府、风池穴。
②刮背部膀胱经,从风门穴开始,经心俞、肝俞、脾俞穴等刮至肾俞穴处。
③刮上肢内关、合谷穴。
④刮下肢胃经,从足三里穴刮至丰隆穴处,之后刮肝经太冲穴。
注意:刮拭力度均以出痧为度。
取穴:
百会穴、风池穴、阳池穴、三阴交穴。
操作:每次取麦粒大小的艾炷进行艾灸,每穴每次灸3~5壮,隔日灸治1次。
注意:每次艾灸灸至皮肤红润,中央略黄为止,不过总体以灸后无任何痛感,皮肤不起疱、不化脓为度。
1 鸡蛋红糖
材料:
鸡蛋2个,红糖30克,豆油适量。
做法:
豆油倒入锅中烧热,打入鸡蛋、红糖,加一点水搅拌均匀,并不停地搅拌至熟。
用法用量:空腹服用,连服10天即可。
2 鸭蛋蒸赤小豆
材料:
鸭蛋1个,赤小豆适量。
做法:
赤小豆浸泡一夜,放入锅中加水煮至九成熟,连汤带豆备用。鸭蛋磕入碗中,每次加入赤小豆20粒,少量赤小豆汤搅拌均匀,隔水蒸熟即可。
用法用量:早晨空腹服,每天1次,连用7天。
来源/公众号“科普酱紫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