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数字时代,你是否也有过这些疑问,当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起源在哪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互联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艾森豪威尔、利克莱德、鲍伯·泰勒、拉里·罗伯茨,这些名字和互联网有什么关系?苏联、美国、世界霸权、冷战、军备竞赛…这些又和当今的互联网有什么联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互联网的BIG BANG!
01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
在介绍ARPANET之前,我们得来先说一说ARPA。
ARPA诞生于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简称,隶属美国国防部。1958年,受制于苏联发射旅伴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惊人事件影响,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建议下,这个机构得以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军队寻求最新的科学与技术。
无论是二战时期、冷战时期、美苏争霸时期等等,美国很多研究机构,表面上是大学的实验室、研究室,但实际上都会为军方提供一些秘密技术研究,比如香农当年研究出信息论所在的贝尔实验室,也是为军方提供技术支撑。
ARPA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1962年,利克里德(J.C.R.Licklider)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利克利德前瞻性的判断“(军事)命令和控制系统”方面的改善,必须通过推进现行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利克利德富召集了美国很多知名的计算机专家,并将他所领导专家小组称为“星际网”(Intergalactic Network),并从中孕育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整体思想。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02初识ARPANET
ARPA之所以从事ARPANET的研究,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美国军方为了减少集中的信息站点易受攻击的危险为做出的。当时的大背景是冷战中美苏争霸,尤其是围绕核武器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军事竞赛。
二战期间,美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战后,世界核武库不断扩大,核武器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加,相关的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很多国家相继加入了核俱乐部,打破了美国独家垄断核武器的局面。尤其是美苏两国先后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使得在冷战高峰期,核武器库成为最主要的威慑力量。为了避免出现集中命令式的控制系统极易遭到破坏,优先考虑改善通信设施,于是冷战时期的军事智囊团兰德公司提出了有关阿帕网的最初设想:建立一个分布式冗余的计算机网络,使所有的消息拆分为一个个分组并可以通过协议发送,这样,即便出现核战争,也总是可以找到最保险的信息通道,将命令等信息的发送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
利克莱德卸任之后,他将交接棒交给了鲍伯·泰勒。泰勒接受了利克莱德的思想,接管了“星际网”的这些“大神”们。泰勒的办公室坐落在五角大楼的第三层,放着3台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终端,他们分别连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莫妮卡市的主机。这三台电脑必须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一不小心弄混了就前功尽弃。于是,泰勒萌生了将这些不同操作系统的电脑联系到一块的想法。1966年的一天,泰勒走进了隔壁ARPA署长查尔斯·赫兹菲尔德(C.Herzfeld)的办公室,提出了一个超越时代的互联网项目建议,经过20分钟交谈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泰勒提出的这个不到20分钟就启动的项目就叫“阿帕网”。
另一个对阿帕网有着铺垫性贡献的“神级”人物、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有着天才学霸之称的拉里·罗伯茨。泰勒请罗伯茨出山的时候,却多次被拒之门外。因为只想搞自己研究的罗伯茨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无奈之下泰勒只好向ARPA署长赫兹菲尔德求助,因为这位大佬掌控着罗伯茨的经济命脉,罗伯茨所在林肯实验室的全部经费。在金钱的威逼利诱之下,罗伯茨只能乖乖就范。
罗伯茨不负众望,阿帕网的框架迅速的搭建了起来。1967年10月,上任不到一年的罗伯茨便写了第一份建立阿帕网的开发计划。在计划中,他提出了阿帕网的构想《多电脑网络与电脑间通信》。1968年6月,罗伯茨又提交了一份《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报告。这份报告中提出在美国的西海岸用四种主流机型(Sigma-7、IBM360、PDP-10和XDS-940)建立四个实验节点。
那么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让这四种电脑相互通信呢?
为此,泰勒和罗伯茨召开了一次庞大的技术研讨会。会议持续了一整天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就在所有人准备好又一次无功而返时,另一位“远古大神”克拉克出现了。克拉克告诉泰勒和罗伯茨,并不需要将所有电脑都接入网络,只需要将提供资源的主机和网络之间安装一台中介电脑。这个中介电脑的任务只有两个:接受远程传来的信息,并转为本地电脑使用的格式,负责线路调度工作。这个中介电脑就是路由器的前身,在当时被命名为“中介电脑处理器”(IMP)。
此时,一个崭新时代的轮廓开始慢慢浮现,并清晰了起来。互联网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从这个位于硅谷中的狭小网络开始,迈向改变世界的征途。1969年底,阿帕网正式投入运行,全球互联网的始祖就此诞生。
03 燎原之势
阿帕的构成具有浓厚的研究色彩,而不单单以军事产品为方向。阿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制过程中,与很多知名大学合作,在阿帕网的产生历史中,大学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初的主机间传播协议由密歇根大学承担,它包括字符和部件传输、错误检测和转发、计算机和使用者识别等规定:“接口信息处理器”的基础研究由“斯坦福研究所”进行,在完成以后,由博尔特·贝拉尼克和纽曼公司赢得了生产“信息接口处理器”之间的子网络的合同;麻省理工学院承担多路存取计算机(MAC)计划的工作,1974年,该计划被更名为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正是这个实验室,90年代成为举世闻名的万维网大本营。
阿帕网的4个第一批节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网络测试中心;斯坦福研究所的网络信息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互动数学系统;犹他大学的图形学(隐线移去)系统。
在70年代这个分布式结构网络大量扩展的时期,又是少数军事基地和将近20所大学被连接到阿帕网,由此带来的是对于阿帕网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促使阿帕开始认真讨论连接不同网络、实现转型的问题。
1970年已具雏形的阿帕网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务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到1971年,随着阿帕网的成功运行,已经有扩充到15个节点。
1975年7月ARPA网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到1981年已有94个节点,分布在88个不同的地点,并结束了网络实验阶段,从此阿帕网不再是实验性独一无二的了,美国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04 巨星陨落
大量新的网络在1970年代开始出现,包括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加拿大网络(CDnet),因时网(BITNET)和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NSFnet)等。
由于ARPA网无法做到和个别计算机网络交流,因此,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Bob Kahn)开始思考如何将ARPA网和另外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SAT NET)和基于夏威夷的分组无线业务的ALOHA网(ALOHA NET),瑟夫设想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1982年中期ARPA网被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
1983年1月1日,NCP成为历史,TCP/IP开始成为通用协议。
1983年ARPA网被分成两部分,用于军事和国防部门的军事网(MILNET)和用于民间的ARPA网版本。
1985年成为TCP/IP协议突破的一年,当时它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它放进了Sun公司的微系统工作站。
1990年,NSFNET代替了原来的慢速的ARPAnet,成为互联网的骨干网络。
9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取消阿帕网。
最后,
科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的认知不断提升而不断进化的,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环境、解决的问题等因素,阿帕网的“结局”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注定是个“悲剧”。任何一项伟大技术的发明,都在建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相信当时建立阿帕网的专家团队怎么也不会想到它能发展到今天链接地球每一个角落的因特网,当我们为今天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喝彩的时候,那些奠基今天伟大成就的技术与过程,也应该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