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词义中,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做事追求细致周全式的完美。我们通常会把它理解为一种态度,但它实际上却是一种能力,一种在碰壁中培养起来的理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得越来越严谨就是成长的最具体的表现,并且严谨的程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
与严谨相反的是随意、感性......而很不巧的是,这些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开始以任性的姿态,面对来自严谨的层层阻碍。
他一离开母亲的肚子便“哇哇”放声,长辈们温暖的拥抱,便学会了严谨地哭。
他一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形状和色彩,便学会了严谨地认知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存在。
他咿呀学语,得到了他人的回应,便学会了用语言严谨地表达。
他们慢慢认字,发现不同的文字组合有不同的含义,便学会了用文字严谨地写意。
他们开始接触各个学科,理解了每个学科各自的规则,便学会了严谨地学习知识。
他们成年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需要独自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便学会了严谨地生活。
......
严谨,是成长中必须不停跨越的那道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慢慢长大。
当我们有一天发现原来严谨之顶如此高不可及,却又能带来诸多好处的时候,再回过头去看曾经的自己,看现在年幼的孩子,便很容易有了源于高度的鄙视。这种鄙视对自己便成了后悔,对子女便成了恨铁不成钢。
只不过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必然也会像曾经的我们一样,在成长中接受来自严谨的种种挑战——克制自己的任性,总是需要在“严谨”这道铜墙铁壁前撞得鼻青脸肿,甚至头破血流的——然后又在每一次攻克中实现成长。
若孩子有幸早早领悟到这点,便能一路泰然自若地去跨越;若不撞南墙心不死,总幻想着用自己的任性去挣扎着,试图和严谨一较高下,那么一路相伴的就必然是花式崎岖。然而,无论如何,最后生活一定会亲自教会他们最高级别的严谨,哪怕是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既然谁都逃不过这个劫,那就勇敢地去面对吧!每当闯到一个新的严谨关卡,要做的不是退却,更不是不停碰壁,而是改变自己,好好地解锁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