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带你领略中国戏剧之美 中国经典戏剧作品有哪些

1、《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出戏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形象。该剧同时体现了关汉卿的语言风格,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

2、《汉宫秋》。全称《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创作的杂剧。该剧讲述汉元帝派毛延寿去民间挑选宫女,毛延寿借机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毛延寿画丑,因而被打入冷宫。后汉元帝巡视后宫偶然得见王昭君,遂加以宠爱,并封为明妃。毛延寿自知罪责难逃,投奔匈奴,并献昭君美图于呼韩邪单于,致使呼韩邪单于向元帝索要昭君为妻,不从则兵戎相见。汉朝文武百官畏惧匈奴,劝元帝忍痛割爱,以美人换取和平。元帝无奈,只得让昭君出塞,并亲自到灞桥送别。汉元帝回宫后,心情无比悲痛。而昭君不舍故国,在汉蕃交界的黑龙江投水而死。该剧的基本冲突是汉元帝、王昭君和文武官僚、奸臣贼子的冲突。与匈奴的矛盾只是作为一个社会背景来写的。全剧的艺术特点在于抒写人物内心的感情,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3、《西厢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4、《玉簪记》。是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传奇(戏剧),刊行于明万历年间。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曾向妙常挑逗,但为所拒。女贞观主潘法成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亦来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一番曲折后,终于私自结合。事为观主觉察,乃逼必正赴试。登程之日,妙常追至江边,雇船赶上,哭诉别情。后潘生登第得官,路出金陵,迎娶妙常归家团聚。《玉簪记》情节简单而生动,语言朴实而优美。

5、《风筝误》。《风筝误》是清代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传奇(戏剧),共三十出,完成于顺治十年(1653年)。《风筝误》讲述胸无点墨的戚友先拿才子韩琦仲题诗的风筝去放,风筝断线后落在詹烈侯的两院,被二小姐詹淑娟拾得,貌美且有才的詹淑娟依韵和诗一首于风筝上。风筝被戚家书童索回去后,韩琦仲见所和之诗赞不绝口,由此萌生了对詹家小姐的爱情,于是另作风筝题求婚诗一首,仿戚友先的做法去放。但风筝不坠西院坠东院,被貌丑且急色的大小姐詹爱娟拾得。爱娟密约韩生,韩生误以为是会淑娟,见面惊丑而急退。韩生赴试,状元及第,上司詹烈侯要以女儿淑娟配之。韩琦仲追忆“前惊”而不受(误以为婚配者就是密约时所见的爱娟)。后怕犯欺君逆父之罪而屈从:洞房之夜如临深渊,懊丧至极,结果银灯高照,方识“聘婷”而大喜。《风筝误》一剧,以关目新奇而又针线细密着称。它以风筝为姻缘的线索,通过巧合、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引出许多逗人发笑的喜剧效果。李渔的“十种曲”中,惟《风筝误》最脍炙人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