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血浓于水是什么意思 对血浓于水的理解

人们在形容亲情的时候,通常会用一句“血浓于水”来表达,“血浓于水”就是割舍不断的血脉。

人们大都相信,只要血脉还相连,那么,不管有多少山川阻隔,不管有多少误解隔膜,那都不是事儿。

人们大都相信,在浓浓的血脉面前,所有的问题都会化于无形。

果真如此吗?

现实生活却经常出乎人们的想象,人们笃信的“血脉”,常常败给一种时间武器——“陪伴”

血浓于水,却浓不过“陪伴”

“陪伴”效应不仅是跨血脉的,甚至是跨物种的。

我本是一个十分讨厌猫的人,在我的印象中,猫高冷、神秘、拒人于千里之外,民间还有“猫是奸臣”“猫嫌贫爱富”的种种定论。所以,在那只布偶猫到来之前,我曾经认为,这辈子绝对不会养一只猫的。

但是,偏偏那只布偶猫就闯进了我的生活。

起因是有一段时间,我因工作的事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孩子们看在眼里,千方百计想让我减压,其中一个谋划就是撺掇我养一只宠物猫。

那时的我,情绪混乱到极点,竟然无力去和孩子们讨论利弊,稀里糊涂地说:“我不管了,你们看着办吧!”。于是一只小布偶猫,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我的生活。

刚看到它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戒备。怕它的小尖牙、小利爪,怕它掉毛,怕它乱拉乱尿,怕它抓坏沙发、衣服……。总之,我并没有准备好接纳它。

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耐心地教我怎么和猫相处,我也渐渐放下戒备,学会了喂食,学会了铲屎,学会了“撸猫”。

这只布偶猫会轻轻走过来,用小脑袋顶一下我刷手机的手;会把我扔出去的小纸团叼回来吐到我手边;会在晚上打着呼噜游走到我枕边,团成个毛球安然酣睡。也许是它的功劳吧,我的情绪真得慢慢好转起来。小布偶猫在慢慢长大时,我也逐渐习惯了有它陪伴的日子。

血浓于水,却浓不过“陪伴”

有一次,出门倒垃圾忘了关门,这只猫溜了出去,我并不知道,结果把猫关在了外面,然后就去上班,下班回来才发现,猫不见了。

当我为此抓狂,楼上楼下、院里院外找了半天无果时,当我对着手机里它的相片掉泪时,我突然意识到——天哪,我竟然对一只猫有了感情!

所幸,猫并未跑远,被孩子们从下水道里找了回来。抱住失而复得的猫,我再次落泪。

是陪伴,让我抛开了以前对猫的所有成见;

是陪伴,让我接受了这只猫的一切;

是陪伴,让这只布偶猫变成我的家人。

陪伴久了,假的也能变成真的

有这么一个老人,丧偶之后,找了一个保姆。所谓保姆,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生活伴侣。

老人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常年不在老人的身边。儿女们当然不能反对老人雇保姆,但是对这个保姆充满了戒备和敌意。偶尔回家见一次老人,总忘不了提醒老人——对保姆要小心,不要让保姆骗走你的钱,甚至骗走你的房产!

老人每次听了,都笑着说——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老人对这个保姆还挺满意,一年一年下来,没有再换人。就这样,保姆陪着老人度过了十四年,一直到老人故去。

到了分家产的时候了,儿女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保姆当然也在场。可是,当律师宣读遗嘱时,儿女们都傻了眼,老人的遗嘱中,居然把他所有的遗产,包括房子、存款,都留给了保姆。

儿女们没听完遗嘱就大闹起来,叫嚷着——这怎么可能!

律师让大家安静,说——遗嘱还没念完,老人在遗嘱里给你们做了解释!

血浓于水,却浓不过“陪伴”

儿女们安静下来,只听律师继续念到——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听到这个决定会不高兴、不理解。你们经常提醒我,保姆对我的感情是假的,她图的是我的钱、我的遗产。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保姆对我的感情,即便是假的,这十几年陪着我,假的也成了真的。你们对我的感情,即便是真的,这十几年不在身边,真的也成了假的!……

儿女们听了老爸在遗嘱中这么说,想起这十几年的确是陪老爸陪得太少了!心中不禁满是愧疚,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人们,不要过于自信你们的血缘关系。

没有陪伴,没有时间的积累,亲生儿女也许拼不过一个外人。

错过陪伴的岁月,亲情的拼图再也无法完整。

刘德华主演的《失孤》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

他叫郭刚堂,山东聊城人。1997年,郭刚堂两岁的儿子郭新振被人贩子抱走,郭刚堂发动亲友拉网式搜索,无济于事。于是郭刚堂骑上摩托车,开始了漫长的天涯寻亲之路。

郭刚堂说,我们大人可以选择绝望或者坚强,但孩子只能等待,等待父亲的出现,等待父亲来带他回家,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孩子。

从1999年底开始,郭刚堂的生活彻底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基本放弃,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开始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骑行。看到了和他儿子差不多年龄的男孩,郭刚堂就会多看两眼。

郭刚堂说,他这么些年一个人在路上孤独地行走,其中有几十次好像是发现了孩子踪影,但探究下去,几十次希望变成了几十次失望。

24年来,郭刚堂跑了31个省,报废了10辆摩托车,骑行50多万公里。

血浓于水,却浓不过“陪伴”

从结局看,和其他被拐儿女的父母比起来,郭刚堂还算是幸运的。今年7月,警方打拐行动中找到了郭刚堂的儿子郭新振。

时隔24年,父子再次见面,当然是抱头痛哭。

但是,郭刚堂的儿子郭新振并没有跟着生父回家,而是选择留在了养父身边,这不禁令寻子24年的郭刚堂有一些失落。在确认儿子的选择后,郭刚堂只有接受现实。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郭刚堂缺席了儿子郭新振24年的生活陪伴。这24年,是郭新振的养父在陪伴他。

血缘、伦理、法律等等一切,你以为能说得过去的东西,都通通败给了24年的相依相伴。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血浓于水,却浓不过“陪伴”

所以,对血脉亲情,我们还是多一些敬畏吧,多一些呵护吧,多一些经营吧!不要以为只要血脉相连,就不需要常回家看看,就不需要嘘寒问暖,就不需要时常陪伴。

一定记住,没有时间上的付出,血会淡!脉会断!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