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想当年,“白云大妈”在春晚上说出“薅社会主义羊毛”这句台词之时,恐怕想不到“薅羊毛”这个词会在短短几年后,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代名词。
“薅羊毛”,起初是指那种在网购消费中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去找优惠、占便宜的行为。这么来看的话,还有点儿勤俭持家的意思。“块儿八毛”的没人在乎,钱一多了,味道可就变了。从最初抢夺免费福利和优惠券,到近年来发展成为技术水平升级的“掘黑金”产业链,由“薅羊毛”衍生出来的“羊毛党”不断壮大。
这种事情,一个人做的时候,或许还有点儿忐忑不安;一堆人一起干的时候,那胆量可就大了。如今的职业“羊毛党”更趋专业化、团队化:有情报人员搜集电商平台的优惠信息、防御手段等;有基础资源操作人员负责运营手机号、开发绕过验证码的打码平台、打造傻瓜式抢购器等;还有套现人员将抢到的优惠券或商品倒卖变现,一些学生、宝妈等业余“羊毛党”就通过干分销而获利。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羊毛党”灰色产业市场规模逾1000亿元。职业“羊毛党”的存在,直接影响的就是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平台上的企业为促销投入的大量资源被“羊毛党”侵占,真实用户享受优惠的机会就会被剥夺,他们不仅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及其产品,还可能对企业产生抵触心理,企业的品牌信誉度也会受到影响。“羊毛党”洗劫一空后转身就走,企业砸下“真金白银”却吸引不到对产品有需求的客户,不只“懵圈”,更是“欲哭无泪”。
在很多案例中,平台上商家的反应也并不相同。“家大业大”的商家选择为失误造成的损失买单,“不愿惹事”的商家则选择“砍单”或者下线止损。长此以往,商家为了防止被“薅羊毛”,对内,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维护系统后台,增加了运营成本,进而就会缩小让利幅度,导致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对外,商家会在优惠规则或领取优惠的资格程序上采取更为复杂的设置,从而导致不少网民看不懂优惠规则,即便有意参加活动,也望而却步。
进一步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台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便是真实、活跃的海量用户。一个个活跃账号产生的数据,经过聚合之后具有巨大价值。职业“羊毛党”借助技术手段批量运营未经实名认证的账号,无疑会搅乱平台生态,为流量造假、网店刷单、虚假涨粉等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如果任其潜滋暗长,势必会干扰平台经济的正常运行。
其实,在灰色的产业链里,傻呵呵跟随组织者“攻城略地”的底端“羊毛党”,何尝不也是被“薅”的角色?他们充当着数据、流量,在别人的游戏里沦为一颗颗棋子。当然,法律或制度再完善,也会有漏洞。大家都是普通人,爱占点儿小便宜本无可厚非。正所谓“薅羊毛”一时爽,小心被当成了羊!有一句话请记住,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受伤害最多的永远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