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方法。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将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中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中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黄金分割线是利用黄金分割比率进行的切线画法,在行情发生转势后,无论是止跌转升或止升转跌,以近期走势中重要的高点和低点之间的涨跌额作为计量的基数,将原涨跌幅按0.236、0.382、0.5、0.618、0.809分割为5个黄金点,股价在反转后的走势将可能在这些黄金分割点上遇到暂时的阻力或支撑。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的关系: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边形。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中国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
当然黄金分割比例的数值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黄金分割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比例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
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
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而现今的女性,腰身以下的长度平均只占身高的0.58,因此古希腊维纳斯女神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从而创造艺术美。难怪许多姑娘都愿意穿上高跟鞋,而芭蕾舞演员则在翩翩起舞时,不时地踮起脚尖。同时音乐家也发现,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和谐、最悦耳。
与此同时,黄金分割也被认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黄金分割与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还有,在古希腊神庙的设计中就用到了黄金分割。
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
对于黄金点的划分,其实通过我们自身就能够找到答案,如:
1、肚脐为头顶——足底之分割点;
2、咽喉为头顶——肚脐之分割点;
3、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
4、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
正是由于黄金分割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股市又是由人来控制的,自然就会有黄金分割比例出现,无论对于大盘还是个股我们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其纵坐标,以确定更为精确的支撑压力位置,从而在已经掌握横坐标时间轴的前提下,选对正确的介入和出场点,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