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玻璃器皿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制造首饰和艺术品,以后扩大到容器和器皿,让我们随着时空的转换,再次回到那个远古的时代。
公元前3500年在美索不达亚地区(今伊拉克地区)的先民就用原始玻璃制造仿珠宝、玉器,当时用黏土加黏结剂制成坯芯,再将石英砂,天然碱或草木灰等混合料放坩埚中,加热后形成玻璃先驱体(原始玻璃)。
然后把坯芯浸入原始玻璃中,或将原始玻璃转绕在坯芯上,成型为珠、首饰和容器,此种方法称为坯芯法。
公元前16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玻璃制造技术传入叙利亚、塞浦路斯、埃及和爱琴海地区,有代表的为埃及和罗马,埃及此时制成单色玻璃珠,公元前10世纪制成彩色镶嵌玻璃珠。除坯芯法,还采用浇注成型为玻璃的法老头像。公元前1350年用改进的坯芯法制成玻璃瓶,表面还镶嵌彩色条纹装饰。
公元前11世纪后叶西周时代,我们日用玻璃开始萌芽,制造了釉砂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代,釉砂制作水平得到提高,有些已属于玻砂范围。战国时已能制造初级的产品,如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剑格上蓝色和浅蓝色的玻璃。
公元前10世纪,玻璃制造技术由西亚通过地中海和克里特岛传入希腊,到了公元前4-2世纪,希腊日用玻璃制造趋向成熟,既用坯芯法制造玻璃瓶,又用浇注法制造玻璃碗。
公元前5世纪,罗马成为玻璃制造中心,在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人发明了吹管,创造了吹制法,对玻璃制造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玻璃切割、雕刻、彩绘、镀膜等深加工方面,罗马人均有创新,产品也由不透明的玻璃珠、装饰品到透明的玻璃罐、玻璃器皿、平板玻璃、玻璃镜、镶嵌玻璃。
公元前5-3世纪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用吹制法制造日用玻璃碗、钵、杯、瓶,表面用模具或热加工成连珠圆形纹或椭圆形纹样装饰,称为著名萨珊玻璃(Sasanian glass)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为我国西汉时期,由小尺寸玻璃珠、玉璧发展到有一定大小的日用器皿及平板玻璃,透明度也有所提高;已出土的西汉早期的16个绿色玻璃杯以及玻璃兽、玻璃碎块,可为证,两汉时期还将玻璃成为琉璃,此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结束南北朝分裂后,皇帝命令宫廷制作的官员恢复玻璃生产,请了中亚地区大月氏人来制作玻璃,并开始采用高铅玻璃成分,以适合吹制生产,吹制了绿色玻璃瓶、玻璃杯、玻璃盘。
后采用模压、压铸、自由成型和吹制法,使玻璃器皿的品种十分丰,有仿珠宝饰品、也为皇室特供陈设品和日用品,还有佛教用品,如舍利瓶、玻璃果、葫芦瓶、盏及盏托等。
公元8世纪阿拉伯地区生产了大小不同、形状多样、颜色各异的香水瓶、餐具、器皿、灯具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也有明显的伊斯兰文化特色的玻璃,称为伊斯兰玻璃。9-12世纪阿拉伯人在镀金、彩绘、色釉、刻花等表面装饰方面也有所成就。
公元960-1234年为宋、辽、金时期,虽然宋代陶瓷制造成就显著,但是日用玻璃制造技术只能维持在唐代的水平,而辽时与西亚交流频繁,近年来东北、内蒙多有出土当时的萨珊风格、拜占庭风格、伊斯兰风格的玻璃杯、玻璃瓶。
公元982年威尼斯开始制造玻璃,公元13-17世纪为全盛时期,1291年起曾为世界玻璃制造中心,产品有杯、水具、酒具、盘、香水瓶、托盘、镜子、玻璃饰品、陈设品,销往欧洲各地,狭义的威尼斯专指威尼斯市穆拉诺(Murano)岛上生产的玻璃。
12世纪时波西米亚(今捷克西部地区)有较多的玻璃工厂生产刻花玻璃制品,称为波西米亚玻璃(Bohemian glass)其透明度超过威尼斯玻璃,命名为波西米亚水晶玻璃(Crysta-lex),至今还在生产。
13-17世纪为我国元、明时代,日用玻璃的生产与应用都有很大的发展,元代设立瓘玉局,制作玻璃是其职能之一,玻璃品种有各种颜色的玻璃珠、簪、珥、壶、顶、棋子、风铃、华灯、屏风。以及吹制的灯泡、鱼缸、水盂、火珠等。
西方17世纪,日用玻璃生产从意大利北移到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1670年英国人乔治-拉文思克罗夫特(Ravenscroft)研制了铅玻璃,既钾铅硅酸盐成为系统,玻璃易融化、料性长,可成型复杂形状玻璃,硬度低、易于磨刻,更重要是透明度高,光泽度比威尼斯和波西米亚的水晶玻璃更类似水晶,命名为铅水晶玻璃(Lead crystal glass)简称水晶玻璃,成为今天水晶玻璃的鼻祖。
明末清初,康熙皇帝建立造办处设玻璃厂,由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参加筹建,以后又请了一些法国技术工人,雍正年间在圆明园建立新厂,成为玻璃制造的鼎盛期间,玻璃厂有库房和厂房42间,年产数万件典礼品、陈设品、装饰品、佛堂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