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睡觉会做噩梦,有时还会被梦惊醒,大汗淋漓;还有人,会因为做噩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喊大叫,拳打脚踢,那情形就像是正在经历一场生死搏斗。噩梦,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人的情绪,还会在早晨起床后,感觉头痛或虚弱。做噩梦的时候,咱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噩梦是身体疾病的表现吗?咱们现在来解析。
噩梦现象,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兴趣。2019年时,有学者招募了17名志愿者,在睡眠实验室度过2个晚上,进行脑电波分析。结果发现,咱们人类清醒的时候,大脑释放的α脑电波频率,在8到12赫兹之间,而当人处在愤怒情绪中,左右大脑的α脑电波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如果试图控制情绪,就会释放更多的α脑电波。当人处在睡眠状态时,如果额叶α脑电波的不对称程度较大,就会报告自己做了更多的噩梦。
噩梦的产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学者发现,睡眠过程中,如果受到气味刺激,会将相关信号融入梦境,比如,睡觉时闻到花香,会做美梦;闻到腐败食物或煤气产生的硫化物气味,则会做噩梦;声音,也会影响梦境,软柔的海浪声,可能给人带来海滩的放松场景,而闹钟的声音,会让人梦到火警场面。
生活中还有很多因素,会带来噩梦。比如睡前2小时吃辛辣食物,会影响睡眠,促使人做噩梦;趴着睡觉,容易出现被捆绑或锁住等噩梦,这是大脑供氧不足的表现;睡前看恐怖片,或者受到情绪刺激,做噩梦的几率会增大;此外,有些药物也会影响梦境,比如抗抑郁药物,可能增强睡眠中的快速眼动阶段,增加噩梦比例;服用维生素B6,也会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增强对噩梦的记忆。
噩梦的出现,的确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联系。相关研究发现,噩梦与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障碍,以及心脏疾病有关。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大约3.6%的人,每周至少做1次噩梦,而这些经常做噩梦的人中,约46%自述失眠;约19%自述抑郁;约17%自述焦虑;28%的人存在睡眠呼吸暂停。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则发现,每周做噩梦次数,达到或超过2次,会使高血压风险增加51%;心脏病风险增加50%;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32%。学者们还发现,做噩梦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驱信号,属于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研究发现,大约38%出现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人,经过13年会发展为帕金森病。因此,学者们提醒,对于经常做噩梦的人,尤其是年龄较长者,应该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及时确诊。
噩梦,还可能是低血糖的表现。因为,血糖过低的时候,血液循环不能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蛋白质合成受阻,造成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延长,引起神经兴奋增强,容易诱发噩梦。这种情况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生。因为天黑时间提前以及气温较低等影响,人们会将晚餐时间提前,这样,就会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特别是在凌晨2点左右,容易在人们熟睡的时候,带来噩梦。糖尿病或其他慢性代谢疾病患者,如果做噩梦,还伴有出虚汗和心慌等现象,应该加强睡前血糖的测量,必要时需要补充复合型碳水化合物,或者吸收较慢的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比如牛奶或鸡蛋。睡觉时,床边需要准备糖块或糖水,如果确认为低血糖反应,可以救急。如果症状不能改善,就要及时就医。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慢性病那些事##健康科普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