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什么是国民教育 国家为什么提供国民教育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体系 规定)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与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称。(比如:学校、少年宫、教育考试制度……) 教材不属于广义的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一般来说,学制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二)教育制度的特征——客观性、强制性、价值性、教育性、历史性

二、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传统文化

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现代学制的类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末的欧洲,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西欧双轨制(英法德俄)——不公平

一轨为学术教育(富人),一轨为职业教育(穷人),两轨互不衔接,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二)美国单轨制——无效益

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很大。

(三)苏联分支型学制(沙皇俄国时期)

优点: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的水平。

缺点: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以及教材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现代学制的类型

四、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没有系统)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我国:“废科举、兴学校”

例题: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的“非学校化”。

建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重视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

毛入学率低于 15%的属于精英教育,大于 15%小于 50%的为大众化教育,大于 50%的为普及化阶段。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由保罗■朗格朗提出

特点:终身性、全民性(民主性和普及性)、广泛性(连贯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形式多样性和

自主性)。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
标签:

  • 关注微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