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B站的印象是什么?
动漫、鬼畜、二次元,年轻人的乌托邦?
还是生活区、知识区、二创区,up主的各显神通?
而就在昨天,飘突然发现,B站竟然做相亲节目了!
一件让年轻人颇烦恼的事,和受众大多为年轻人的视频网站。
两个在大众印象中毫不相干,或者说是极端对立的事物凑到一块了,飘还不得凑个热闹?
当下这个时代,年轻人之于相亲,就像是辜鸿铭之于陈独秀,贾宝玉之于贾雨村,蜡笔小新之于青椒。
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对立面。
然而,看完第一期后,飘悟了。
与其说B站做的是一档相亲节目,不如说是对当代青年亲密关系的一次调研观察。
先说说第一期里,三位让满屏弹幕都直呼“我可以”的女嘉宾,每一位,其实都代表着当下社会中的一类青年。
因此,她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青年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第一位女嘉宾韩笑,典型的宅女。
在和男嘉宾的聊天中,她张口“追番”,闭口“手办”,穿的是三坑之一的JK制服,谈的是纸性恋,玩的是《原神》(已经氪了一万五)……
看不懂?
没关系,孟非也看不懂。
对,就是《非诚勿扰》里的那个孟非
但你只要理解她说的,“给我一根网线,包吃住,我可以永远不出门”,就能理解这个女孩的生活方式了。
因此,韩笑的情感问题其实主要来自于宅,工作忙,以及交际圈太小。
在聊到过往时,她说自己初恋是个渣男,而第二次恋爱,选了一个适合但不太喜欢的男生,结果还是分手了。
这两段恋爱经历,让她成为了一个在感情上比较冷漠自我的人。
因此,在择偶要求上,除了大众化的“个子高、长得好看、内心成熟”,还有一条,“男人不要影响我拔刀速度”。
大概意思是,希望另一半不要过于打扰她原本的生活。
这样一来,我们大体就懂了韩笑的择偶需求:
男朋友只是附带品,有就有,没有的话,自己过也挺好。
她代表的,是大多是被感情伤害过,或者根本不期待感情的都市少女,感情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而如果说韩笑还不够成熟,那么第二个女嘉宾付邦,则更实际落地一点。
这一点,从她的择偶标准就能看出来。
相比于韩笑的大众、宽泛,付邦则更确切、细致一些:
年收入税后50万以上,身高175以上,可以有婚史但不能有小孩,基本不抽烟……
武汉大学本科,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现在做的是城市规划师。
在节目中,她称自己是“时间管理大师”,不仅兴趣爱好多,而且极其善于利用时间,堪称生活中的学霸。
因此,她的感情问题,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忙,但更多的是个人世界过于充实,目的性太强。
在和男嘉宾聊天时,相比于韩笑的闲聊,她问的,都是年龄、职业、异地等落到实处的问题。
可,在聊天时,她也明确说明了,自己不会因为爱情抛下工作和生活,前往另一半的城市。
因此,付邦代表的,其实是更为成功的都市女性,在自我、事业与爱情中的拉扯与考量。
而相比韩笑的年轻,付邦的优秀,第三个女嘉宾左冉冉似乎更大众一点。
在她的短片里,飘都能看到自己的模样。
普通上班族,养猫,每天算好八分钟,听两首歌走到地铁站,晚上独自一人坐在公司加班,周末的时候出门逛逛街。
而相比于前两位的局促与陌生,左冉冉从一入场主动和众人聊天,走流程,和众人相谈甚欢,甚至走之前还和所有的男嘉宾们说“感觉没聊够,我们下场加微信吧”。
是否真的如此善谈飘不好说,但独立,是左冉冉给飘最大的印象。
可随着之后的聊天,飘和男嘉宾们慢慢了解到了左冉冉的原生家庭。
她从小父母的关系就不好,经常吵架,后来爸爸出车祸去世了,一系列的生活无常,让她对生命开始有了敬畏和反思。
因此,投射到自己身上,她开始觉得人生应该要好好地享受当下,也逐渐养成了独立自我,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习惯。
所以,与其说她是独立,不如说是被原生家庭和生活巨变逼着变得理智又自我。
至此,三位女嘉宾,三种生活方式,情感问题。
细细看来,其实每一个都不太符合传统社会认知中,对女性伴侣的要求。
韩笑太“年轻”,付邦太“独立”,左冉冉太“自我”。
但这就是《90婚介所》和过往相亲节目第一个不同之处。
哪怕女嘉宾是如此的独树一帜,依旧能在节目中为自己大声表达。
但,要说《90婚介所》最让飘惊喜的,其实是女嘉宾和男嘉宾的价值观“battle“。
曾经相亲节目里的女性是什么样子?
不是在爹味的“选妃”环节中,成为被挑选的物品;
就是得表现出迎合传统婚姻观里,对女性“贤良淑德”的印象。
在传统的相亲节目中,女性是“失声”的。
她们成了用传统婚姻观和女性规训的标准,来量度的一件商品。
所有“不合时宜”的话,都会成为她的减分项。
可《90婚介所》却通过节目设置,为男女嘉宾制造了一个性别意识更平等的讨论场。
在这里,女性是有足够的空间去交流、表达的。
节目把32位男嘉宾自选分为四组,分别是过去、未来、兴趣爱好、价值观四个房间。
而女嘉宾,则通过选择进入不同的房间,与里面的男嘉宾见面聊天。
不同的房间,其实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爱情观。
讨论这些内容,是为了跳过日常交流,让男女嘉宾更快地去谈论一些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飘还是第一次,在一档相亲节目里看到,女性掌握了选择权;
在谈论的过程中,男女立场的不同,势必会发生一些观点上的冲突。
而这些观念上的对立与冲突,节目也没有刻意掩饰或忽略。
而是把它真实地呈现出来。
女嘉宾们可以很自由地,表达着自己对一些观念的不同看法。
对男嘉宾那些让人不适的回应,也敢直接回怼。
比如女嘉宾付邦的介绍一出,因为太过优秀,导致有男嘉宾暗戳戳地说:
女人一旦比男人强,就会显得男人很弱
节目组请来的助恋团的孟常立马回击:
我觉得那样想的男人的确不配(优秀的女性)
这还没完,等介绍视频播完之后,有个男嘉宾甚至直接开问:
你觉得过于“优秀“,会成为你脱单的一个门槛吗?
话虽委婉,但依旧是基于传统社会中男强女弱刻板印象的低情商提问。
可没想到的是,付邦的回答可谓满分:
你这么一说,好像“优秀”是一种错,但抛开性别,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想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人生大体是孤独的一生,如果我没有那么幸运,找到合适的人,我大体可能更多的时间是自己陪伴自己。
在没遇到那个人之前, 我为什么不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去陪伴自己呢?
这番回应,不仅跳开了性别意识,说明自己的优秀只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错误。
更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哪怕是孤独而优秀的一生,女性也不需要依附于男性生存。
同样刷新了大众对传统女性认知的发言,还有左冉冉。
当男嘉宾拿“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会救谁”这个千古难题,来问左冉冉“对象和猫你选谁”时。
左冉冉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否定了这个问题:
其实我觉得问出这样问题的人还是蛮,幼稚的。
你在一段关系重不重要 ,你是能感觉到的。为什么非要用这样一个极端,或者说比较逼迫的方式,来寻求一个结果呢?
真诚又理智,帅气又得体,《90婚介所》让我们看到了从前相亲节目中不能看到的女性一面。
当然,有理智的你来我往,自然也有尖锐的针锋相对。
就比如聊到是否要丁克时。
女嘉宾韩笑表示坚决丁克,但有的男嘉宾则表示不支持。
于是,冲突来了。
换成以往的相亲节目,一个女性直接表明不想要孩子,估计会被场上的男嘉宾和亲人团里的七大姑八大婶怼成筛子。
可这这节目里,韩笑在听完男嘉宾对养孩子这件事的美好畅想之后,却能直接质问他们:
请问你有没有为女生考虑过?
因为毕竟想生孩子这件事,男生再操心,也只是空操心
说实话,尽管性别意识抬头的如今,这类话飘在网上见过许多女孩说过。
但在节目中,还是一档以寻求伴侣为目的的相亲节目中,飘还是第一次听见。
而在看到韩笑如此硬气后,有的男嘉宾则直接上升到历史层次。
说自己想要孩子的理由是,觉得人的生命需要厚度,文明需要延续。
韩笑一听完,直接反问:
文明延续关我什么事?
直接把在场男嘉宾怼得眉头一皱。
你看,在生育这件事上,现代的女性确实更在意个体的感受。
她们会从自身的意愿去出发,而不是首先去考虑男嘉宾们理直气壮抛出的“生命厚度”“文明延续”等更空泛的意义。
至此,我们就已经能看出《90婚介所》的精彩之处了。
在曾经的相亲节目里,女性的表达,就只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等待被挑选。
而在《90婚介所》里,女性是在为自己表达。
哪怕这些“优秀”“丁克”“不服输”等自我观点,并不符合传统相亲市场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条条框框。
除了给足女性嘉宾表达自我的自由,《90婚介所》请来的场外嘉宾,也不会动不动就拿传统那套标准来说教。
还是丁克争议。
嘉宾孟非在听完大家的讨论后,他不表示支持,也不反对。
只是将观点从“人类”“男女”跳脱出来,提出了一个更现实的考量。
有的丁克叫“铁丁”,一辈子都不生孩子,但有一些人,他们到了四十多岁时,忽然又想生孩子了,可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已经过去了。
丁克可以,你只需要把未来变化的预见性纳入考量就可以了。
再比如聊到“父母不同意的婚姻,坚持自己还是听从父母的”。
男女嘉宾观点同样对冲。
但当听到有男嘉宾以身边例子,表示应该听从父母安排时,孟非直接回怼“妈宝男”。
说自己家附近有一个女人因为感情跳楼,可他们却是父母支持的婚姻来反驳。
瞬间,男嘉宾“身边例子”的理由土崩瓦解。
孟非最后总结说:
我们要不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时间去体会一下,而不是说,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一个年轻人,90后的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是我希望的事情。
《90婚介所》提供了一个相亲节目的新范式。
洗掉了传统相亲节目的“爹味”和说教感。
把男女嘉宾放到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就不同的话题各抒己见。
男性嘉宾不再是掌握绝对标准的主导者。
而女性嘉宾,也能通过对自身感受的表达、对不同观点输出更言之有物的思考,达到与对方交流的目的。
想法一致的,我表示赞同;想法不一致的,我也能直接回怼。
女性嘉宾在节目里,拥有了自由表达的“爽感”。
冲突也有,交锋也好。
从这些冲突和交锋里,飘看到的是节目在性别意识上,难得的平等态度。
众所周知,年轻人的婚恋问题一直是一桩社会问题。
外界施于的,是越发极端的催婚、催生、催二胎;
而年轻人自己,虽然嘴上说着拒绝,但生活中又毫不掩,对脱单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
怎么看,怎么拧巴。
说到底,还是因为外界催促的,是一种形式,一种名为“婚姻”的捆绑。
它被建立在物质条件、能力阶级以及家庭认同等基础之上。
可年轻人向往的,却是一种名为“爱情”的结合。
它来自于精神层面的交流。
所以,这就是之前的相亲节目的问题所在——
更像是从长辈的视角策划,谈物质,说婚姻,却独独不说“精神交流”。
飘不否认两个人最后的结合,是需要这些东西做基础。
但情感的萌芽,从来都不与这些相干。
而这,也是《90婚介所》值得一看的原因。
它不再停留在那些物质层面的交流。
而是用不同的主题房间, 让男女嘉宾更快地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
用直白的观点争论,让男女嘉宾有了更平等的交流。
也正因有了这些安排,才更完整了一对男女相知相爱的过程。
就比如在一番了解后,男嘉宾刘梦竹、女嘉宾左冉冉互相选择对方。
但在后期的试恋环节中,从小在“洗衣粉广告一样美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刘梦竹,以为原生家庭残缺的左冉冉,可能和自己一样。
对家庭生活有着更美好的向往。
可左冉冉却因人生的无常,认为没有永远的爱情,也没有永远的婚姻,所以,只想谈论当下。
最后,二人因此而分开。
但即便分开,我们仍不能否认他俩一开始在一群人中确定彼此,互相选择,也是一段很好的开始。
如果爱情因为物质而分开,带给我们的或许只有惋惜。
但如果因为想法而分开,反倒会让我们产生一些思考。
这便是《90婚介所》最打动飘的一点。
它不仅读懂了年轻人,也读懂了当代爱情。
以前的相亲节目被我们所厌弃,是因为它加深了女性被规训的境地。
而《90婚介所》却颠覆了女性被挑选的设定。
不仅能自主选择,还能在爱情中注重对个体感受,以及对伴侣价值观一致的需求。
这才是当下年轻女性所追求的爱情。
很庆幸,在《90婚介所》这,我看到:
对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婚恋观的认知,终于被刷新。